15年前台北街頭的交通規則是先占先贏,路霸滿街蠻橫,機車不禮讓行人,就連卡車也橫衝直撞,十足美式橄欖球賽的戰術打法。為了爭前搶先,駕駛人時時交叉變換車道,不是他擠我避,就是我爭他閃!勤儉變通的道理,使單線行進的路段車輛並排走,人行道也變成機車調撥道,防火巷充作臨時停車場,種種的權宜作法不在話下,原因無他,路空著可惜。
當時所流行的觀點是:亂中有序,塞車歸塞車,遲早總會到;企業界最愛僱用敢把紅燈當成參考用的人,因為他們兼具冒險的豪氣與應變的彈性。只不過人人爭先的結果卻是:尖峰小塞、離峰大塞;警察撤崗,交通癱瘓。
如今時移境遷,基於交通執法強度與對他人行為預期的改變,路口淨空、行人優先等優雅氣質,悄然流瀉在台北市區。畢竟,在有限的道路面積上搶先,只是滿足相對快速的錯覺;唯有用路人相互合作,保持路口通暢與道路順暢的流動,才能發揮最大輸運能量。台北道路文化的改變,對經濟發展有足以借鏡之處嗎?
不在枝節法令找藉口
在標榜輕薄短小的90年代,靠著勤勉與靈活,我們曾經搶占發展契機;但經濟永續所依賴的人力特質,不只要冒險敢衝,還要有團隊情操與不氣餒的傻功夫。由改造台北交通的漸進過程中,可以發現用路人的態度其實是會隨著對彼此行為預期的改變而作調整。若要進一步提升台灣的經濟效率,創造未來競爭優勢就需要類似的思考。
就如同交警加強執法力度改變路人行為預期,在經濟轉型上,政府也要有所作為,首先,政策規畫應著重產業深度分工,以促進資源使用的重整配置;企業則要不斷追求加工的價值創造,並隨時做好人力組訓與任務調配。再則,政府要階段性改變執法強度,建立行政團隊的威信,才能讓有限的公部門資源多處理例外狀況的排除,而不是在枝節的法令適從性上找藉口。
過去50年來台灣私部門的活力卓著,不論在建立企業競爭力與出口創匯的表現上,仍是發展中國家的學習榜樣。雖然,中小企業被公認是台灣經濟的源泉活力,但當歐美市場的發展不樂觀,代工毛利保三都有困難,企業就連接單也不易之際,台灣正面臨著難以突破現有格局的困境!
再次開放外來競爭
然而,社會互動尚取決於有良好規範的推廣,才能讓勞動者從成長經驗中孕育出道德信念,能對他人行事作為抱持良善預期。因此,進一步強化人我間的互信基礎,好帶出良善預期,才能影響到企業經營與組織型態的選擇。
如今面對兩岸直航後的和平促進,與金融變盤下的全球大洗牌,台灣政經改革的成果已現,就只差再次開放外來競爭的具體行動。唯有取得全體民眾的配合參與,並激勵企業主敢於追求新目標,和改善勞資互動的長遠思考,台灣經濟也才能有向上提升的全面動能。
(本文刊載於2011年11月15日旺報論壇)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