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臺灣的健身運動教學,著重於教學之「過程變項」的描述及其受「先置變項」及「情境變項」的影響。方法:使用The Time-On-Fitness Instrument for TAIWAN (TOFI - TAIWAN) 工具對抽樣所得13 堂、11 類課程中485 位樣本學員、122 位觀察標的學員進行「系統觀察」分析,另輔以教練問卷調查。結果:一、學員「主動健身」行為發生率達45.04%;二、學員的實質運動參與時間 (MET) 平均佔課堂時間76.53%;3.學員MET 不但受各該教學「情境變項」─特別是課程、場地、時段、下課時間之掌控、器械使用、教案使用及教學決策權之隸屬等因素影響,也受「先置變項」─尤其是教練證照及其職業倦怠程度等因素的影響。結論:一、臺灣地區健身運動的「教學品質」若就學員MET 觀之,較諸國內外其他體育運動教學相對優良;二、因受「先置變項」及「情境變項」之影響,不同班別學員的運動參與行為相當歧異; 三、本研究所研發、使用的工具─TOFI-TAIWAN 對觀察本土健身運動教學而言,概為可行且適用。
Abstract
Purpose: This study placed main focus on students’ classroom behavior in fitness clubs in terms of how they spend class time with particular regard to students’ motor engagement time (MET). Methods: In examining both th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collected through a systematic observation of thirteen classes (including 11 curriculum, 485 students sampled, and 122 target students observed) by use of the descriptive analytic instrument ‘The Time-On-Fitness Instrument for TAIWAN (TOFI-TAIWAN) ’as well as the qualitative data from the supplementary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from coaches. Results: The study comes up with the following three findings: 1. Students were enthusiastic, with the‘active fitness time’reaching 45.04 %; 2. Students’ METstands at a whopping 76.53 %; 3. The ‘context variables’such as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course, equipment used, class time allocation, and the division of authority over curriculum as well as the ‘presage variables’ such as coaches’ accreditation and the level of their occupational burnout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MET. Conclusions: 1.Students’ MET in local fitness clubs surveyed is superior to that in other typ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fitness class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2. Student behavior varies a great deal from class to class, and the ‘context variables’as well as the‘ presage variables ’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MET; 3. TOFI-TAIWAN system was considered feasible and reliable.
Key words: fitness club, systematic observation, MET, TOFI-TAIWAN
壹、緒論
本研究旨在描述分析臺灣本土的休閒健身運動教學。沿用美國教育研究協會(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ERAT], 2001) 所歸納體育教學模式所涉四類研究變項 (Dunkin & Biddle, 1974; Dunkin, 1996; Graber, 2001) 進行描述分析,特別著重於:一、教學「過程變項」(以學員上課時間的運用為焦點)的描述;二、進一步探討此「過程變項」與「先置變項」(以教練背景、條件為焦點)及「情境變項」(以課程實施背景及學員條件為焦點)之間的關係和影響(研究架構詳見圖一);三、並將分析所得「過程變項」中學生的「實質運動參與時間」與國內、外其他場域的體育運動教學中學生的實質運動參與時間進行比較探討。
圖一研究架構圖
貳、方法
經徵得本土健身事業主要經營者同意協助之下,克服抽樣錄影的困難,並依文獻探討所悉,臺灣本土健身運動俱樂部的發展現況,以儘可能具備「代表性」的原則(趙麗雲,2005)採擇了教學樣本共13 個(含11 類課程、485 位樣本學員、122 位觀察標的學員及13 位教練)。同時, 按部就班研訂一組具有信、效度的量化觀察系統─TOFI-TAIWAN(趙麗雲,2005),以及「質化」的教練訪談問卷調查輔助工具,據以進行系統觀察與描述分析,茲綜整研究步驟及採得教學樣本的情境變項與先置變項等資料如圖二、表一及表二。
圖二研究步驟圖
表一教學樣本的情境變項資料一覽表
表二教學樣本的先置變項資料一覽表
參、結果
一、健身運動教學中學員的運動參與行為
本研究透過TOFI - TAIWAN 進行系統觀察發現:健身運動教學樣本中的學員的運動參與行為相當積極。課中行為以與體育運動教學效果具直接關聯之「主動健身」介面行為的比率最高,行為發生的時間比率平均幾佔整體課堂時間的一半 (45.04 %);其次是「調節運動」介面的行為,行為發生的時間比率平均幾佔整體課堂時間的三分之一(31.49 %)。各介面、各類目學員行為發生率詳見表三。
二、健身運動教學中學員的實質運動參與行為
本研究透過TOFI-TAIWAN 進行系統觀察,並進一步統計所蒐集到健身運動教學樣本中的學員「實質運動參與時間」(MET) 比率,發現13 個教學樣本中學員的MET 普遍很高,平均佔全部課堂時間四分之三以上(平均76.53 %、中位數為76.39 %、組距為67.22 % ~ 87.77 %)。學員實質運動參與率詳見表三暨其註2。
表三學員行為發生率及實質運動參與率一覽表
三、臺灣地區健身運動教學的「情境變項」與「先置變項」對其「過程變項」之可能影響
經研究資料的分析結果發現,樣本教學的「過程變項」的確受到各該教學的「情境變項」以及「先置變項」的影響。就統計上的意義而言,對於本土健身運動教學之「過程變項」(以學員行為之MET 為焦點)具有顯著性差異意義的「情境變項」(以課程實施背景條件為焦點)有:(一)課程教材內容、(二)室內或室外場地、(三)上課時段的安排、(四)下課時間的掌控情形、(五)是否使用器械、(六)是否使用教案,以及(七)教學內容決策權隸屬於教練或課程提供單位等七個變項。若以學員的「實質運動參與時間」(MET) 作為教學「過程變項」的指標予以比較分析時,可以發現,前述七個具顯著性影響力的變項:在課程內容方面,新興(單項/器械運動、舞蹈等)課程的學員平均MET 普遍高於一般傳統(徒手)有氧運動課程;在活動場地方面,於室內場地上課學員的平均MET 高於在室外場地上課者;在上課時段方面,於下班後 (18:00 ~21:30 pm) 時段上課的學員平均MET 高於其他時段上課者;在下課時間的掌控情形方面,逾時下課班級的學員平均MET 高於提早下課及準時下課者;在器械使用方面,有使用器械班級的學員平均MET 高於未使用器械者;在教案使用方面,有使用教案班級的學員平均MET 高於未使用教案者;在教學內容決策權的隸屬方面,以教練為決策中心班級的學員平均MET 高於以課程提供單位為決策中心者。至於列入觀察的其他「情境變項」諸如:學員的性別組合、班級人數多寡(班級大小)、教練自行設定的教學目標及其自覺使用的教學方法等,對學員行為而言,則未見顯著性的差異影響。教學情境變項與學員MET 關係分析詳見表四。
有關本土健身運動教學的「先置變項」(以教練背景、條件為焦點)對其「過程變項」(以學員行為之MET 為焦點)的影響方面,若就統計上的意義而言,具有顯著性差異的變項有:(一)教練的年齡、(二)教練的婚姻狀況、(三)教練專業證照的持有情形,以及(四)教練專業技能的自主性等四個變項,率皆印證文獻探討所悉與教練的職業倦怠程度有所關聯。如果仍以學員MET 的高下作為教學過程良窳的效標予以分析可以發現:在教練的年齡方面,年齡較輕的教練(職業倦怠程度大體較低者)表現優於年齡較長者;在教練的婚姻狀況方面,未婚教練(生活壓力及倦怠程度大體較低者)的表現優於已婚者;在教練專業證照的持有情形方面,持有專業證照之教練(職業倦怠程度大體較低者)的表現優於沒有專業證照者,而擁有國外證照者的表現又優於擁有本土證照者,其中又以兼具國外及本土證照之教練的表現為最優;而在教練專業技能的自主性方面,教學技能係由教練自主(職業倦怠程度大體較低者)的班級學員MET 表現優於依據公司標準化指示作業實施教學者。至於其他列入觀察的「先置變項」諸如:教練的性別、教練工作滿意度、教練的教學年資以及教練是否具備體育運動科班出身的專業訓練背景等,對學員行為而言,則未見統計上的顯著性影響。教學先置變項與學員MET關係分析詳見表五。
表四教學情境變項與學員MET 關係分析
表五教學先置變項與學員MET 關係分析
肆、討論
從研究結果得知本土健身運動教室(俱樂部)的學員相當善用時間,不但四分之三以上的上課時間 (76.53 %) 是在從事熱身運動、心肺適能訓練、肌力與肌耐力訓練及緩和運動等攸關課程終極目標(增進健康體能)的活動,即使在接受教學資訊時,也大都未停止肢體活動(純粹用於「說明/講解/答問」類目行為的時間比率平均只有6.34 %,其餘時間均邊聽邊跟做動作)。此一結論,亦應證了教練訪談問卷調查的結果:所有(100%) 教練對上課學員的學習態度均予肯定、有92 %的教練認為學員的配合度好、有85 %的教練滿意教學情形,另有77 %的教練自覺能達成教學目標…等,對學員學習行為均持十分正面的看法。
若以學員實質運動參與時間 (MET) 能反應教學品質的觀點 (Siedentop, 2003;AERA, 2001; Borys, 1982) 而言,本研究所獲得的MET 比率為76.53 %,此足以顯示本土健身運動教學品質普遍具有令人「滿意」的成效,即使是MET 最低的初級有氧運動課程,也有將近七成 (67.22 %) 的MET 水準。但是本研究同時也發現,各課程班別之間亦存在明顯的落差。整體而言,舉凡運用特定器械、設備者(例如階梯、游泳池等),或添加流行元素者(例如拉丁舞、瑜珈等),或較進階之課程(例如高低衝擊有氧、強力瑜珈等),其學員平均MET 即較高。
若將本研究所歸結之本土健身運動教學的「情境變項」與「先置變項」對其「過程變項」─學員行為的影響關係,與相關研究文獻之結論進行比較可以發現,除「情境變項」之學員性別因素在不同研究文獻的研究結果出現並不一致情形;另外本研究列入「情境變項」觀察的教學方法變項則因係依當事教練自覺予以分類,有別於其他相關文獻係由研究者逕予歸類故無法並論之外,其他所獲致之本土健身運動教學的「情境變項」與「先置變項」對其「過程變項」之影響關係的研究結果,包括牽涉多變項的教師職業倦怠程度之影響等,大都與國外相關研究結果相符。
本研究透過TOFI - TAIWAN 進行系統觀察,並進一步統計教學樣本中學員的實質運動參與時間,得到學員平均MET 為76.53 %。此一MET 測量值較諸國內、外其他場域體育運動教學中學員的MET 數值而言,除了TOFI 觀察系統的原創者Chung Tchang-Bok (1985) 於觀察系統啟用期間,觀察美國基督教青年會YMCA (Young Men’s ChristianAssociation) 所開設的體適能訓練課程時,曾獲得90 %超高的TOFI 測量值之外,無論係:一、較諸蜚聲國際的四個大型研究計畫結果,包括:Mcleish 在加拿大西部抽樣測得學員平均MET (26 %)、Piron 在比利時抽樣測得學員平均MET (30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學資料庫專案計畫測得學員平均MET (27 %)、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專案計畫抽樣測得學員平均MET (21%) (Siedentop & Tannehill, 1999);或是二、較諸其他國外較零星之體育運動教學研究所得學員的MET 測量值,例如:Pieron and Dohogne (1980)研究發現,團隊運動(球類為主)課程的學員平均MET 為 25.2 %、個人項目(體操)課程的學員平均MET為 15.4 %、中學女學員排球課的學員平均MET為33 %;Silverman,Dodds, Placek, Shute, and Rife (1984) 研究發現,接受動作教育 (Movement Education)教學方法施教學員的平均MET 約在41.9 % ~ 46.4 %之間、接受傳統運動與遊戲教學法施教學員的平均MET 約在18.6%~28%之間;Placek and Randall (1986) 研究發現,由專任教師授課班級的學員平均MET 為 14.1 %,而由科任教師授課班級學員的平均MET則為15.6 %;Pieron and Forceille (1983) 研究發現,排球課中學習成就較高學員的平均MET 為22.6 %、學習成就較低學員的平均MET 為16.5 %,體操課中學習成就較高學員的平均MET 為20.7 %、學習成就較低學員的平均MET 為15.3 %;Mancini, Wuest, Clark, and Ridosh (1983) 研究發現,由職業倦怠程度較低教師授課的學員平均MET 為 48 %,而由職業倦怠程度較高教師授課的班級學員平均MET 為 25.7 %;甚或是三、較之本土唯一的相關研究結果─臺北市的國中學員平均MET 為30.2 % (Chao, 1987) 而言,均足以顯示本土健身運動課程參與者,相當珍惜課堂時間的運用,上課中實質運動參與的時間比率亦十分可觀,較之國內、外體育運動教學的學員實質運動參與行為,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茲綜融各項發現,並參據文獻探討所獲致之結論,本研究爰歸結出下述六點綜合性觀察結論:
一、臺灣地區健身運動教學品質相當優良。不但學員MET 及主動健身行為發生率高,學員從事與教學效果無關之行為發生率低,且有近八成的教練自覺已達成預定教學目標。
二、臺灣地區健身運動教學中,同一班級的學員上課行為具高度一致性,但不同班級學員的上課行為卻相當歧異。不僅學員MET 因各班情境變項與先置變項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各班別學生於各介面、各類目行為測量值也有懸殊的差異。
三、儘管當事教練未必自覺,臺灣地區健身運動教學所採用的教學方法,無論就其教學結構、流程、師生互動特質,或是從學習訊息傳送的路徑觀之,多屬於傳統直接法。
四、臺灣地區健身運動教練,雖逾半非由學校體系培養,但逾八成持有相關證照,且對本身工作感到滿意,還有八成以上教練擁有課程內容的決策權,其專業素質及信心具有相當水準。
五、臺灣地區健身運動教學與課程教材有求新、求變、重趣味的趨勢。除了有超過一半的教練將課程目標加入「娛樂」元素外,在開課內容方面,須藉助器械實施或添加新元素的舞蹈課程也有增加開課的趨勢(單項/器械運動計抽樣到4 種;新興舞蹈課程亦抽樣到4 種之多),且前述求新、求變的課程也被發現較具提高學習興趣與效果的功能,以學員MET 而言,排名前三高班別均屬此流。
六、本研究所研發、使用工具─TOFI - TAIWAN,歷經專家校度檢測及實驗校正程式,嗣被順利運用於觀察員訓練及實際觀察,其各類目、各段落觀察信度均達到90 % ~ 100 %的水準,可知其對觀察本土健身運動教學而言,概為可行且適用。
茲對應於前述綜合性觀察結論提出下述三點相關建議:
一、積極改善教學「情境變項」與「先置變項」的相關條件
本研究發現,臺灣地區健身運動教學中同一班級的學員上課行為具高度一致性,但不同班級學員的上課行為在各該「情境變項」與「先置變項」的牽引之下,表現卻相當歧異。故積極改善教學「情境變項」與「先置變項」的相關條件,特別是其中影響力較重者,諸如:新課程教材內容的研發,場地與器械的充實與更新,教案的引介與使用,教練認證制度的建立,教練專業自尊、自信、自主性的提振,教練專業知能進修管道的增闢及其職業倦怠的防杜等要項,以提升學員的實質運動參與程度暨其學習效果,當為健身運動教學提供單位,無論是公共(政府)部門、私人(企業)部門,或是非營利(專業社團)部門,以及執業教練所應共同加強致力的目標。
二、加速建構及推廣教練專業證照制度
本研究發現,臺灣地區健身運動教練的專業素質具相當水準,不但年輕、有自信、重視自我成長的需求(八成以上的教練期待職能進修),同時,大都擁有專業證照(比例約八成),並且肯定、期待證照制度的落實(有四分之三的教練有此期待)。而專業證照的有無,無論係在本研究或其他研究文獻,的確也都被印證對教學之良窳具有重大的影響。但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教練中擁有本土證照的比例極低(僅15.38 %),顯示臺灣地區的健身運動俱樂部在任用健身運動教練時,傾向於以國外專業證照的持有情形為其專業素質的主要參考依據。換言之,本土證照的持有,無論係政府認證的三類證照,或是民間自行授證之證照,均尚未能建立起市場的公信力,有效佐證教練之專業素養。因此,本研究爰建議,無論專業證照的供(政府與社團)、需(產業與社團)雙方,均應通力合作加強本土專業證照授證體系的建構與推廣,以副當前及未來臺灣健身運動事業及專業發展的需求。
三、創新、研發健身運動之課程與教材
本研究發現,臺灣地區健身運動教學之課程與教材有求新、求變、偏激烈、重趣味的趨勢。現階段開課類型的求新、求變特質傾向,不但表現在單項(器械)運動與舞蹈課程的開班數量上,同時也表現在學員的實質運動參與時間的數量上。為此,本研究爰建議本土健身產業的經營者,應積極研發新課程,不但課程內容要求新、求變,多運用新式器械,在學習目標的設定方面,亦宜添加娛樂、趣味色彩,以提升學員的上課興趣,促進學員的實質運動參與程度,加強健身運動產業的事業競爭力。
引用文獻
趙麗雲(2005)。休閒健身運教學研究— 健身運動學中的學生行為描述分析。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001).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4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Borys, A. H. (1982).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training procedure to increase pupil motor engagement tim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hao, Li- Yun (1987). A descriptive study of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Pupil motor engagement time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in Taipei cit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hung, Tchang- Bok. (1985). A descriptive study of teaching physical fitness: Time-on-task in a non-school sett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Dunkin, M. J., & Biddle, B. J. (1974). The study of teaching. New York: Holt, Rhinehart and Winston.
Dunkin, M. J. (1996). Types of errors in synthesizing research in educ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6, 87-97.
Graber, K. C. (2001). Research on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V.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pp. 491-519).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Mancini, V., Wuest, D., Clark, E., & Ridosh, N. (1983). A comparison of interaction patterns and academic learning time of low-and high-burnout secondary physical educators. In T. Templin & J. Olson (Eds.),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pp.197-208).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ieron, M., & Dohogne, A. (1980). Comportements des eleves dans classes d’ education physique conduites par des enseignants en formation. Revue de I’ Education Physique, 20(4), 11-18.
Pieron, M., & Forceille, C. (1983). Observation du comportement des eleves dans des classes de I’ enseignement secondaire: Influence de leur niveau d’ habilete. Revue de I’ Education Physique, 23(2), 9-16.
Placek, J., & Randall, L. (1986). Comparison of academic learning time in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of specialists and nonspecialist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5(3), 157-165.
Siedentop, D. (2003).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education, fitness, and sport (5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
Siedentop, D., & Tannehill, D. (1999). 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s in physical education (4th ed.). Palo Alto, California: Mayfield Pub Co.
Silverman, S., Dodds, P., Placek, J., Shute, S., & Rife, F. (1984). Academic learning time in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LT-PE) for student subgroups and instructional activity unit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56, 66-72.
(本論文曾發表於《體育學報》第39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