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日前,中國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率團訪問
台灣,陳會長表示此次訪問行程除了參加「
兩岸企業家峰會」,也將著重兩岸未來在農業合作上的機會。自2008年12月兩岸開放直航、簽署農産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及
ECFA等政策利多下,中國大陸已成為台灣農產品外銷第一大市場,顯然兩岸農業合作充滿無限潛力與前景。然而由於兩岸皆屬於小農經營型態,尤其面對當前經濟貿易自由化的競爭壓力下,未來應更進一步提升兩岸農業合作層次,共同加速轉型升級。本文將從兩岸交流概況、ECFA執行成效、兩岸農業未來展望等層面來進行分析與討論,最後提出建議。
二、兩岸農業交流概況
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兩岸農產品貿易日趨頻繁與密切,根據台灣農委會統計資料顯示,近十年來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農產品金額及比例從2002年0.66億美元、2.11%,大幅增加到2014年1-11月的9.13億美元、18.7%;至於自中國大陸進口農產品部分,進口金額及比例從2002年3.68億美元、5.17%,大幅增加到2014年的1-11月的8.7億美元、6.09%。
雖然台灣自中國大陸進口農產品逐年增加,然而出口至中國大陸的增加幅度更大,因此兩岸農產品貿易逆差逐年縮小。根據統計資料顯示,2014年前11月臺灣對中國大陸農業貿易由逆差轉為順差達0.42億美金。在雙邊農產貿易明顯成長下,2014年1到11月中國大陸已成為臺灣第1大農產品出口國及第4大農產品進口國。
若進一步以貿易結構來分析,2014年1月至11月台灣出口中國大陸前10大農產品項目分別依序為:石斑活魚、其他農耕產品、牛皮革、其他皮革、烘製糕餅、冷凍魷魚、羽毛及羽絨、麵食、酒類、冷凍秋刀魚,其中前四名出口總值共計4.5億美元,佔出口至中國大陸總值比例約5成左右;至於台灣自中國大陸進口之前10大農產品則依序為羽毛及羽絨、合板、其他農耕產品、植物性中藥材、其他水產品、牛皮革、酒類、其他畜產品、針葉樹合板、單板,這些產品大部分臺灣都沒有生產。由此反映了兩岸農業市場空間的互補性,以及不同的生產結構與相互優勢。
另外,有關臺灣農業界赴大陸投資方面,相關農業部分項目主要有農林漁牧業、食品製造業、皮革、毛皮製品、木竹製品、菸草製造品。根據投資會資料顯示,截至1991年至2013年農企業赴大陸投資核准件數共5,036件,金額50.43億美元。其中,食品製造業投資約30億美元,佔其比例約6成為最大投資項目。其次以皮革、毛皮製品14億美元為第二大投資產業。
三、ECFA執行成效
為照顧台灣農民權益,自2005年開始實施一系列兩岸農業合作政策,例如開放臺灣水果出口中國大陸部分產品實施零關稅,以及2010年3月陸續開放石斑魚活魚搬運船直航中國大陸15個港口,更於2010年6月與中國大陸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迄今已舉行10次兩岸兩會會談」,簽署21 項協議,並達成2項共識。
其中與農業相關者包括「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海峽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及「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而在兩岸簽署ECFA後,中國大陸同時開放臺灣18個稅項農漁產品納入早收清單,包括文心蘭、金針菇、香蕉、柳丁、哈蜜瓜、紅龍果、檸檬、茶葉、活石斑魚、虱目魚、秋刀魚、烏魚、生鮮甲魚蛋等分階段降稅,大幅提高外銷中國大陸
競爭力。資料顯示,2013年底早收清單中的農產品出口量、值達到4.51萬公噸、1.63億美元,較2010年未降稅前大幅成長316%、194%,顯見ECFA效益持續發揮功效。
早收清單的項目均為台灣產業屆時分重視的產品,其中2013年以活石斑魚出口金額佔早收清單總整體比例最高(1.23 億美元)、其次為冷凍秋刀魚0.2 億美元)。由於臺灣養殖石斑魚技術成熟、秋刀魚產量更於2014年超越日本,排名世界第一。在此利基下,將有利於兩岸農業合作共創雙贏局面。
四、兩岸農業未來展望
目前中國大陸正積極發展農業,根據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內容其中一項重點即是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農村建設。並於2012年明確提出《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和《關於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政策,指導中國大陸農業發展和建設。由於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累積了充分的資本,加上科技的進步,透過改革創新,將加速農業轉型升級的速度,有助於提升農業競爭力。
而臺灣已於2009年至2012年執行「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在精緻農業、農業旅遊、鄉村建設方面已取得十分顯著的成果。例如石斑魚倍增計畫,成功推廣使用高效能石斑魚人工飼料、推動建立優良石斑魚苗場,強化臺灣石斑魚產業競爭力。而現階段正推動「黃金十年國家願景」,以「樂活農業」為施政主軸,並因應經貿自由化提出「自由經濟示範區-農業加值」政策。由於臺灣具有農業技術的優勢,無論是質或量,都超越世界平均水準,政府將利用此優勢規劃農業加值政策為推動重點,期望從「農產品」擴大為「價值鏈」,推動產品創新加值,進一步促進臺灣農業搶攻國際市場。
目前中國大陸透過成立「台灣農業創業園區」,進行兩岸農業合作與交流,截至目前為止共計有29個「台灣農業創業園區」。由於兩岸在農業生產各有優勢,加上語言相同、地理位置近在咫尺、文化背景相同的條件上,兩岸農業若能夠強化互補優勢,持續深化合作,將可創造兩岸農產貿易互惠大於競爭。
五、建議
隨著兩岸農業密切交流情勢下,增加了更多合作契機,然依然存在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例如兩岸農產品防疫檢疫標準差異化、農產品仿冒、以及農產品及食品安全方面等問題,建議兩岸之間應建立兩岸農業交流之安全機制,並於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機制下共同討論農業議題,透過持續不斷的交流,將有助於深化兩岸農業合作與發展。
(本文轉載於103年12月14日中央日報論壇)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