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兩岸青年都有出走現象發生,台灣少年郎因看好大陸市場及工資上漲的趨勢,有意西進者年年增多;而大陸七0後的白領則因日益惡化的環境與食品安全問題,不惜拋售房產、汽車湊錢移民。
在全球華人的眼中,台灣絕對是個適合居住的好地方,年輕人會選擇渡海工作,大都是因賺得少,想成家都難。大陸青年雖享有快速的經濟成長,卻是願意為了「安居」,而放棄「樂業」。兩者離鄉理由不同,但所呈現的共同意義就是,全球化提高了「移動」(mobility)的可能性。
不只是資金和技術流通加速,人也一樣。企業只要具競爭力,就能選擇到對其最有利的地方進行投資,藉以避開法令限制,或降低生產成本。同理只要是人才,就有條件去挑選他最想要過生活和發展的所在。
這幾年台灣的人才問題不斷被關注,從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與企業缺工問題並存,到博士生賣雞排、吳寶春的EMBA就學資格,所凸顯的不單是學用落差或是制度僵化而已。事實上,在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年代中,一個能夠吸引人才與人盡其才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具備「區域發展潛力」,因為一個持續成長,且能發揮所長,讓人安心居住的環境,自然受到歡迎。
但在全球化的衝擊下,以往不論是政府或企業的決策,不是過份注重短期效益,就是被「量」的概念所拘限,從未認清網路科技所造成的二次工業革命,已使我們的生活徹底產生「質變」。就像台灣的廠商偏好以「薄利多銷」衝高業績,所以在低價原則下,老闆為了控制成本,捨不得「砸錢」培植員工,或提供較佳的待遇福利,用於創造有賣點的商品或服務。相反的德國企業是以增加「毛利」為導向,因此會以專利或品質取勝,雇主栽培員工也就不遺餘力。
不同的發展策略,造就不一樣的就業情勢,低薪迫使台灣的年輕人跑到澳洲去打工,但德國卻是西班牙、希臘及東歐青年外出的首選工作地。為了化解本地青年的就業困境,政府將多數資源放在「縮短學用落差」上,除了發展各類產學合作計畫,並推動典範科技大學,以改善技職高教化的問題。卻忽略了以更宏觀的角度,解讀國考熱及青年出走潮的背後,是對所得安全與勞動保障的期待。
在台灣有超過百分之七十五的公司,員工數未達五人。為靈活運用人力,企業常以定期契約、派遣或外包等方式,聘僱臨時性員工,卻未必按勞基法給予他們和正職人員一樣的福利,諸如工作滿一年有七天的特休,但打工族就沒有。
年輕人需要一個免於工作貧窮的環境,從「在地全球化」的觀點,管見以為,首先不論是派遣或打工族,都應享有與正職人員同工同酬的待遇。其次,政府應以補助社會保險支出的方式,鼓勵企業將目前僱用之非典型勞工轉為正職。再其次,為扭轉雇主高薪低報,以及日後勞工請領給付保障不足之問題,勞政主管機關可規定企業若想成為勞退、勞保基金的投資目標,就必須在財報中揭露,基層員工的薪資結構與調薪情形。
為了推升台灣產業競爭力,政府以放寬居留限制的方式,吸引高階白領來台,但要能真正「根」留台灣,我們就必須培育出可以和全世界比武的人才。因此,需要建立創新性的「學用落差」指標,不能再以「主修科系與工作關連」的觀點衡量高等教育,應以「職能」標準,搭配具評估態度功能之指標,養成新興產業所需的跨界人才。
羅伯森(Roland Robertson)於1992年提出「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一詞,意指跨國行銷應導入符合當地文化和社會需求的作法,適度地調整商品或服務內容,以增加銷量。而「在地全球化」(logloblization)則是形容具地方特色的商品風靡全球的現象。其實不論是「全球在地化」亦或是「在地全球化」,均以擺脫全球化的宰制為出發。處在這個高齡少子化的年代,打造一個可以讓下一代安心發展,且吸引國外菁英長住的空間,正是全體台灣人的責任,期待藉由打造「在地全球化」的青年就業願景,幫助我們的年輕人像「珍珠奶茶」一樣,克服全球化的挑戰。
(本文刊載於2013-04-06中國時報A22版時論廣場)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