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員工組裝、測試光纖系統。)
不讓陸韓
FTA媲美於前,中國大陸與澳洲於6月17日簽署FTA,不但範圍廣,開放程度亦高,是中國大陸洽簽的FTA中貿易投資開放程度最高的FTA。在韓國及澳洲積極與中國大陸完成FTA簽署之際,
台灣如何因應在此波經貿自由化開放,將關係著台灣未來十年的前途。
細觀中澳FTA內容,貨品貿易將大幅開放,九成六的澳洲產品輸往中國大陸將享有零關稅,中國大陸出口到澳洲的產品則在五年內全部零關稅。另在投資開放上,彼此給予最惠國待遇,並大幅降低澳洲企業赴中國大陸投資的審查門檻,可以預期在中澳FTA簽署之後,未來澳洲許多公司將因而考慮進駐中國大陸投資。
更重要的,在服務貿易上,澳洲爭取到中國大陸在服務貿易部分以負面表列方式呈現,包括教育、法律服務、金融服務、醫療服務、工程建築、管理諮詢等澳洲公司具有服務競爭優勢的服務業,可以預期將透過這次中澳FTA的簽署,運用投資開放擁有最惠國待遇的商機,增加澳洲人赴中國大陸工作及服務的機會。而澳洲方面亦同步提供中國大陸年輕人每年5000個工作及培訓機會,針對中醫師、廚師、中文教師、武術教練等專業人士提供每年1800名入境配額。
對應澳洲希望藉由中澳FTA的簽訂,進軍中國大陸服務業產業的企圖,兩年前
兩岸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尚待立法院先行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生效之後才有可能生效,兩岸貨品貿易協議也因而延宕,各國在中國大陸新一波的經貿自由化開放中,進度逐漸超前,趕上台灣。
然而面對當前全球新一波經貿自由化的浪潮,台灣的社會氛圍仍然採取抗拒開放的態度,害怕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生效之後,開放中國大陸服務業會衝擊到台灣本土服務業的生存及就業機會,現在連台灣引以為傲的高科技產業,亦有害怕紅色供應鏈之虞。
恐懼中國大陸崛起的輿論,最近常引用
美國學者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所謂的棄台論,認為台商90年代大舉投資助長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台灣面臨如今當前險境,有一部分是台灣自己人造成的。也因此許多人認為台灣應該重新審慎評估兩岸經濟合作的開放腳步,也是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所以延宕的背後真正原因。
棄台論點出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促進中國大陸經濟崛起,但卻忽略兩岸經濟發展可以促進兩岸和平穩定的貢獻。台商的確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初期,進駐投資帶動中國大陸工業發展,並成為製造大國,台商進駐中國大陸沿海的廣東、深圳、福建、上海等地後,沿海經濟因而發展,而在促進兩岸間接貿易及投資之餘,台海之間因為經濟連結、人員互動而降低衝突的可能,進一步建立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為亞太區域和平穩定做出巨大的貢獻。
各國面對中國大陸經濟崛起,採取與中國大陸洽簽FTA的方式,積極為企業爭取減免關稅及非貿易障礙的公平競爭環境,爭取企業赴中國大陸投資掌握商機的機會。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大陸積極與各國洽簽FTA,事實上亦是決心進一步經貿自由化的具體體現,未來趨勢已經愈來愈清楚,中國大陸將逐步在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領域愈來愈開放,國際跨國企業將會進駐中國大陸尋覓商機,間接促進中國大陸市場開放,不但對於世界各國有意進駐中國大陸的企業有所幫助,亦對中國大陸經營環境與國際接軌也有助益。
從兩岸經濟發展的過程,可以了解兩岸經濟合作可以互利雙贏,產業在發展的過程,必須透過產業升級及提升技術,隨時保持自身
競爭力,以因應後起之秀急起直追。
台灣在全球經貿自由化的過程中,透過出口貿易獲取貿易利得,並創造台灣經濟奇蹟,面對中國大陸崛起,以及紅色供應鏈的威脅,仍然必須積極因應,而不是採取退縮害怕的態度。期盼台灣能積極因應經貿自由化,儘速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並完成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生效,積極掌握兩岸服務貿易商機,才是面對中國大陸崛起的正確態度。
(本文刊登於2015年6月23日旺報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