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一個小型開放的經濟體,對外貿易一直就是帶動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之一。近年來,國際之間經濟整合的速度非常快,依WTO公布的資料顯示,迄今為止,全球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FTA)已經超過500個,其中正式生效的也超過300個以上。亞洲國家之間經濟整合的速度也同樣不落人後,2000年只有5個FTA,到現在已經超過45個。其中以東協國家與其他國家簽署FTA的速度最快,現在更進一步計畫在2015年成立「區域性綜合經濟夥伴協議(RCEP)」。另外,以美國為首正在進行的「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議(TPP)」,目前已經有12個國家表達有意願參與。
加入經濟整合是目標
另外,特別要指出的是,我們的最大競爭對手韓國已經與東協、美國、與歐盟都簽署了FTA,未來台灣的產品在這些市場上將會愈來愈難與韓國競爭,因為韓國商品享有免關稅的優惠,但是我們的產品必須支付關稅。
中國大陸是台灣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近年來對大陸出口占台灣總出口約40%。另外,在服務業出口方面,大陸也是台灣最重要的市場;比方說,去年來台的旅客總人數約730萬人,其中大陸遊客達到250萬,約占1/3。由於大陸市場對台灣是如此重要,因此從經濟效益來看,兩岸簽署自由貿易協議,可以直接讓台灣的產品減稅,一方面出口廠商減少大量的關稅支出;另一方面,也增加台灣產品在大陸的競爭力。
更重要的還是全球市場。馬總統曾經說過:「簽署ECFA,可以讓台灣走向世界,讓世界走進台灣。」也就是說,在戰略上,我們是要努力的走向全世界,去爭取全球的市場;但是在戰術上,我們先解決與大陸自由貿易的問題,因為大陸是台灣最重要的市場。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2010年6月,兩岸簽署ECFA之後,我們與新加坡在8月立即宣布啟動FTA的協商,名稱訂為「台星經濟夥伴協議」,現在已經基本完成協商,只剩下文本細節的討論,應該可以很快的完成簽署。另外,在今年6月21日與大陸簽署《服貿協議》之後,台灣與紐西蘭在7月11日,簽署了《台紐經濟合作協議》。
國際商品必然走進來
除了星紐以外,印尼、印度、菲律賓、香港、澳洲都表示有興趣與台灣簽署FTA。另外,我們與日本在2011年簽署「雙邊投資協議」;然後,在去年7月解決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的問題之後,我國於今年4月與美國重新啟動「投資與貿易架構協議(TIFA」」的協商,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早日與美國完成簽署FTA。此外,2011年5月,歐洲議會主動通過建議案,建議歐盟執委會與台灣開始洽簽FTA,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消息。也就是說,在過去幾年之間,台灣正在穩健的走出去。目前經濟部的做法是,「多元接觸,逐一洽簽」,我們希望未來台灣能夠逐漸的與上述國家洽簽FTA,而長期目標是加入TPP與RCEP。
但是,必須特別說明的是,與其他國家洽簽FTA時,一方面固然可以打開國際市場,讓我們的企業能夠順利走出去;但在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打開自己的市場,讓國際商品走進來。也就是說,未來我們的國人、企業與政府部門都必需有更大的決心與準備,來面對國際上的挑戰。
在兩岸簽署《服貿協議》之後,國際上的許多國家都在仔細的看,一方面他們想知道台灣政府、企業與人民會如何看待此一協議;另一方面,他們也想知道未來是否可以協助他們的企業,來利用此一協議進軍大陸市場。當然,這也將是他們是否願意與台灣簽署FTA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
因此,就這一次的《服貿協議》而言,行政部門自然希望立法部門能盡快完成審查,讓全世界的國家知道我們簽署FTA的決心。尤其是因為《服貿協議》中,我們對大陸開放的項目並不是那麼多,如果國人及立法部門對於這些開放都有疑慮,未來又如何與其他國家去討論更大幅度的開放呢?
(本文刊載於2013年8月14日旺報論壇)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