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年來,
台灣銀行業獲利頻創新高。2013年,整體本國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在台分行)稅前盈餘高達2,576億元新台幣,明顯擺脫金融海嘯的泥淖。而根據金管會統計,2014年前三季銀行業累計盈餘更是高達2,618億元,並預估全年獲利將突破3,0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不過,值此銀行業獲利欣欣向榮之際,象徵銀行業經營績效的資產報酬率(ROA)及淨值報酬率(ROE)卻未顯著提升、同步創高。2013年本國銀行業的ROA為0.68%,與2012年持平,ROE則是10.26%,較2012年的10.41%呈現衰退。此意味著銀行業整體獲利能力並沒有趕上資產與淨值增加的速度,經營狀況及
競爭力不足的隱憂依然存在。換另一種角度來看,獲利創新高,其實是一種虛胖的假象,掩蓋住銀行業的真實經營能力。
若與國際間大型銀行相較,這樣的ROA及ROE也是不及格的。一般的國際大型銀行,ROA多在1%以上,ROE則大多介於15%-20%之間,我國銀行業的經營績效明顯落後。雖然這可能與資本結構有關,尤其是我國銀行資本形成多以普通股為主,與國外銀行普遍採用較多的股債混合式資本存在根本的差異,因此當獲利一樣時,國外銀行的ROA及ROE自然會比較高。但扣除這個因素不說,我國銀行業ROA及ROE無法跟上國際水準的真正原因,可能還是出在銀行業自身的經營能力。
特別是我國的銀行業產業結構相當分散,前三大銀行的市占率約僅占全體銀行的四分之一,銀行家數過多導致殺價競爭的情況長期存在,加上資金過剩的經營環境,使銀行難以提升與客戶的放款議價能力,無形中也弱化銀行業的獲利能力。此外,在整體產業結構上,泛公股銀行的資產比重約占銀行業整體的一半,而泛公股銀行主要獲利來源大多是仰賴授信利差的收入,尤其是企業金融的授信業務就佔了七成。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銀行授信業務承作愈多,資產自然而然也會跟著膨脹(因為銀行的資產主要來自放款),ROA自然也就不容易提高。加上現今存放利差已經低至1.43%(2014年第3季),銀行獲利能力自然也跟著被壓縮。
相較於泛公股銀行,民營銀行業者的經營就相對靈活有彈性,獲利來源也不全然倚靠授信業務,而是分散至財富管理業務的手續費收入及買賣衍生性商品的投資收益。在這樣的營運模式下,由於不需計提高額資本、風險性資產也不多,加上資金成本低,ROA及ROE的表現自然就優於泛公股銀行。根據金管會的統計,2013年ROE超過10%的金控業者有8家,其中只有兆豐金一家是泛公股銀行,其他七家都是民營金控,顯見民營金控的經營績效確實較泛公股銀行為主的金控來得優秀。從上述的論述也可推斷,未來若是要改善銀行業的競爭力、提升整體銀行的ROA及ROE,從公股銀行著手,似乎會是較有效率的方式。
然而,以目前我國公股銀行的企業文化來看,行事作風相對保守,業務的開發與創新不足,獲利來源有限下,要讓公股銀行脫胎換骨可能會是條漫漫長路。即使目前主管機關舉著打亞洲盃的大纛,積極鼓吹公股銀行之間的整併,希望能創造出媲美新加坡星展銀行的區域性金融機構,但這樣的整併內容與過程,除了規模擴大外,其實並無法保證可以發揮綜效,進而提升經營績效。更不用說,最後究竟能不能順利整併出一家或二家規模夠大、足以與國際大型銀行競爭的區域性金融機構,都還是未知之數。
平心而論,基於提升我國銀行國際競爭力的考量,我們不反對金融機構的整併。但整併的過程與內容,主管機關似乎更應該放開心胸,不要怕社會大眾及輿論的批評聲浪,而將政策目標僅侷限於公公併。站在發揮綜效及提升競爭力的角度,反而更應該鼓勵公民併,才能有效整合彼此擅長的業務。除此之外,在經營人才的考量上,目前泛公股銀行的董總大多以退休的政務官為主,雖然這些人的市場經驗豐富也具有良好的政商關係,普遍能配合政策的推動,但相較於真正的專業經理人,這些人是否具備足夠的經營、創新與開發能力,令人存疑。加上這些人會隨著政黨輪替而被替換,因此通常會採取短期衝刺業績破壞市場的作法,而無法抱持長期經營的理念,對經營績效顯然是負面的效應。更何況,2010年通過的反肥貓條款,大幅限制公股銀行高階經理人的薪酬,加上泛公股銀行董總需至立法院備詢、且需公布財產,此都讓真正的專業經理人望之卻步。因此,主管機關若真要有效提升公股銀行的經營績效,相關的經營階層聘任制度及管理規範勢必有所改革。唯有改變,才能帶來新氣象。
(本文刊載於2014年12月13日台灣時報)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