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古代絲綢之路。)
習近平在2014年底的
APEC會議期間,正式提出推動「
一帶一路」的政治宣示。「一帶一路」戰略係以陸上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貫穿歐亞大陸。一帶是從西安出發,沿河西走廊,途經中亞與西亞進入歐洲;一路則是取道麻六甲海峽西進緬甸與孟加拉,再取道東非,從地中海進入歐洲。目前中國政府尚未提出具體的政策細節和推動計畫,各界對經濟效應的期待也顯得過於樂觀。
本文僅從經濟與國際政治兩方面,分析「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基礎,再針對經濟及政治層面,提出我國應預先起步的準備策略建議。
壹、「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基礎
一、經濟因素:
(一)中國大陸以政策引導產業轉型,將國內過剩的產能和勞工,藉著向外擴張的基礎建設輸出,同時搭配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措施活絡資金。
過往中國大陸以勞力密集型產業搭配出口導向的生產模式,在全球生產鏈中以產量取勝。隨著全球對出口產品量的需求下降,「緩成長」是目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中國政府因此將產業政策的重心,逐漸引導至注重生產技術優化、注重產品與服務創新的「投資導向型」產業,引導產業轉型。
為了加強區域經濟平衡,中國政府實施擴大基礎建設的計畫,將高鐵、核電、光纖網絡等基礎建設向西、向內陸佈局;該等基礎建設的動工,能緩解鋼鐵、水泥等重工業原料產能過剩的壓力,也促進國內勞動市場「充分就業」;基礎建設陸續完工之後,新的投資型產業(目標是吸引目前中國還未發達的產業,主要並非吸引東南沿海的勞力密集型產業遷廠)才有更高的意願西進。
在活絡國內資金、吸引國際資金的策略方面,中國政府延續金磚五國高峰會所提「新開發銀行」(資金規模上不足以影響IMF和世界銀行)的計畫,領導發展中國家推行自己的儲備基金和銀行,接續在2014年10月提出創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2014年11月又在APEC峰會上,承諾提出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用於協助「一帶一路」的各國基礎建設。
(二)中國政府透過國營企業推動「一帶一路」,以建制基礎建設,完備中國與中亞及俄羅斯之間的能源網絡,有助於穩定原油及天然氣等能源供需量及能源價格;目前相關建設都透過國營企業與地方政府推動,台商能夠參與及獲利的機會少。
中亞與俄羅斯是中國大陸天然氣與石油的重要來源地,中國大陸加強投資於建置和維護能源管線,開闢新的海上能源貿易線,有助於掌握中國國內的能源供需,以及穩定能源價格。
石油和天然氣在中國大陸屬於獨占市場,由國營企業掌控;即便是先行動工的高速鐵路工程,也是由中央政府、省籍政府與國營企業主導,各省市尚在積極爭取的階段,民間企業的參與有限,台商在其中能參與及獲利的機會少。
(三)中國大陸「一帶一路」的藍圖並沒有納入台灣,一旦網路成形,台灣將再一次被排除在區域經濟整合之外。
中長期而言,中國大陸仍期待以「大中華經濟圈」的框架,建構
兩岸的經貿關係;若要減低「一國兩制」的政治敏感問題,中國大陸可能傾向採取讓新加坡也加入「大中華經濟圈」,共同以「大中華裡的華人」為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為身分條件。
二、國際政治因素:
(一)「一帶一路」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藉此打造中國大陸主導的歐亞經濟圈,建立新的霸權規則。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經濟戰略構想,企圖以「貿易帶」重新將歐亞大陸地區連接起來。產業轉型政策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相配合,便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經濟戰略布局。
(二)以統領歐亞陸地的經濟和政治實力作為爭霸的後盾,更能支持中國帶領亞洲「陸權國」,對抗以美國為首的「海權國」集團。
「一帶一路」的經濟戰略充滿政治與安全的考量,以中國為首的亞「歐陸權國」若能藉此團結起來,對美國領銜的亞太「海權國」會構成更大的霸權威脅。
(三)在外交目標上,中國大陸期待「海陸平衡」,正在累積足以對抗美國「亞太再平衡」的歐陸力量,但實際的外交資源恐怕倍多力分。為此,中國必須仰賴盟友,拉攏南韓、俄國、印度等,才有足夠的力量抵抗海權國家集團。
習近平在2012年底首次闡述「中國夢」,2014年中提出「亞洲夢」的說法,2014年底再提出「亞太夢」,將目標逐漸聚焦在亞太爭霸。
中國大陸的國際地位崛起之後,不時出現「霸權大頭症」的外交模式,為了換取睦鄰的政治名聲,中國大陸藉著「一帶一路」的外擴策略,將國家資金外移,援助或投資政治上的盟友。
實際執行方面,國家的資源終究有限,國際關係史上海陸爭霸的國家,都無法同時兼顧海與陸;最多僅能做到「平衡」。若海上是長久的經營基礎(例如英國、日本),在大陸地區只能採取短期爭霸;若大陸地區是國家的基礎,無力將重點資源長期投入海上爭霸(例如法國)。
中國大陸在擴大經營中亞與東南亞的同時,很有可能顧此失彼,短暫削弱其可用在東部沿海的外交資源及政治影響力。對此,中國大陸需要東亞的盟友(例如南韓、俄國、印度等)的協助,牽制亞太海權國(例如美國、日本、澳洲、紐西蘭等)。
(四)「一帶一路」的策略是以「多邊關係」的架構,同時攏絡對中國較友好的鄰國;針對「與美國較友好」的其他國家,中國大陸則藉由「雙邊關係」拉攏、削弱美國與美國盟友之間的友好程度。
中國大陸將美國的
TPP與「重返亞洲」政策,視為圍堵中國的「政治手段」。因此,中國大陸是以「削弱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勢力」為總體戰略目標,以對抗及圍堵的策略,回應美國的亞太政策。
「一帶一路」採取「多邊關係」的架構,優先考量地理鄰近性,從中國周邊國家挑選友好的鄰國(未來可能根據不同友好程度,選擇重要交通樞紐的轉運點,或分配不同的產業鏈),以政經策略拉攏歐亞集團的盟友。與此同時,中國大陸也分別針對「美國的盟友」,以「雙邊關係」的策略積極拉攏,削弱美國集團的緊密程度。
目前美國主導的12個TPP成員國中,除了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及美國本身之外,其餘都已和中國大陸完成自由貿易協定,中國大陸對TPP成員國的分進合擊策略,已經達到一定成效。未來中國大陸與澳洲的自由貿易協定,也會對加拿大產生導引作用。
貳、對區域政經的影響與台灣因應策略
一、經濟層面的準備:
(一)「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階段,由中國政府與國營企業主導,台商較無利可圖。
目前中國政府對「一帶一路」的策略,處於政治宣示的階段。尚未公布「一帶一路」的具體實施計畫,各省市正在爭取重要港口、交通節點、產業聚落的競爭階段,整體的預期成效也不明朗。現階段「一帶一路」的經濟投資,有較高比重投入「基礎建設」,且多由國營企業掌握,台商較無利可圖。
(二)台灣應提前做好法規升級的準備,透過立法及修法,完備跨境投資、跨境金融服務、跨境貿易等相關法規。
未來若逐漸開拓新的產品貿易線路,台商在「物流」與「金融」服務兩方面較有持續西進的優勢。此前,台灣政府應儘速升級跨境貿易、跨境金融服務、跨境投資所涉相關法律規範,加速擬訂立法或修法程序。
產業政策與法規的升級,目的除了從積極面幫助台資企業提升國際
競爭力,並保障台灣民眾的資金和產業技術;消極面的作用,是儘量避免陳舊的法規與產業發展邏輯,成為產業創新與投資的絆腳石。
(三)台灣參與區域經濟自由化的「政治決心」必須以行動展現。建議政府相關單位,儘速將目前規劃中的、具備自由化意涵的政策方案,啟動和落實。
建議規劃指標性的產業,提出具有作法步驟的「升級策略」,引導企業與社會各界一起投入國家產業升級的工作;或以一個全新的國家級發展計畫(或以相似的發展模式為一類,未必要以傳統的「產業」來分類),引導各界新的資金、吸引新的人才組合,投入新創產業。
(四)建議政府、政黨、學界、產業團體、企業與所有支持經貿自由化的國人,應持續提出台灣內部支持經濟自由化的輿論,共同營造社會各界對經濟自由化的認同。
1.「擴大參與」就是提高公共政策透明度的關鍵。政府從多元的意見中釐清各類型產業團體和民眾的需求,才能漸進微調,擬訂對社會發展有利、民眾願意參與的產業升級方案。
2.建議我國經貿與教育部門,多與產業協會、全國大專院校(包括技職體系)合作舉辦企業校友講座(或加強建立校友網絡),或增加轉介學生到企業、工業及科技園區實習的機會,持續從「產業發展」、「就業環境」、「創業投資」等議題,共同釐清政府、資方、勞方、學界的需求和因應策略,創造多元參與的機會,作為建立政策認同的基礎。
二、政治關係的強化:
(一)在亞太爭霸的格局中,台灣並不歸屬於海、陸集團的單一一方。台灣仍應謹慎維繫「美、中、台三邊關係」,避免太傾向其中一邊,或孤立於兩霸之外,成為中、美爭霸的過程中被忽略、被邊緣化的弱勢;以三邊關係作為區域平衡的三根支架,才能彰顯台灣作為「平衡者」而存在的必要性。
中、美在亞太地區爭霸的情勢,逐漸趨向「陸權國vs.海權國」集團競爭的格局。但這並未改變我國所處的區域局勢,亞太政治格局對台灣而言,仍是以「美、中、台三邊關係」為區域平衡的三根支架。
無論美、中兩個集團採取畫清界線相互對抗,或是兩霸權集團和平和諧相互合作,兩方過於對立或是過於和諧,都會減損台灣作為一個「平衡者」而存在的必要性,升高台灣被邊緣化的危機。
(二)建議台灣政府在「兩岸」和「台美」之間,都要維繫並加強不同層級(官方、政黨、學界、民間等)的訊息溝通管道;也應對其他可能中介台美或兩岸關係的亞洲盟友(特別是日本、新加坡),加強建立可信任的溝通管道。
美、中、台三邊關係敏感而脆弱,在兩方爭霸的過程中,台灣必須更加謹慎,減少因為訊息不足、時間耽擱、外交誤判等人為疏失,損及我方利益。
建議在兩岸和台美之間,要加強維繫不同階層的溝通管道,除了官方的正式關係,也要透過政黨、學界(特別是三方分別有政務經驗的學者或智庫)、民間團體(例如商會、僑團)暢通資訊交換的管道;其次,也要積極在日本、新加坡重建值得信任的溝通管道,該等國家可能作為台美或兩岸之間的中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