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翻拍自flightradar24網站。)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自就任以來,外界對於這位百年老黨史上最年輕黨主席的
兩岸論述多有評論。綠營責怪其親中賣台,大陸則批評其媚綠獨台,為此,江還特別上媒體專訪,清楚闡述自身的兩岸論述,表示
九二共識成形已30年,外部與
台灣內部結構都發生轉變,當一方進行調整,導致共識的模糊與彈性空間越小時,共識認知就會產生問題。
從江清楚的論調,和紅綠夾擊來看,其實就證明江時期的國民黨係走在正藍路線的道路上,從中華民國本位和國民黨的立場看待兩岸與國家問題。至於九二共識去留,事實上江並未如同某些有心人所說般,要進行廢除,而只是要客觀依據現實評判。
具體而言,九二共識的調整,正如同江啟臣所言,取決於外部結構和內部民意。而從內部民意來看,根據「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在2020選後的調查,有高達57.3%的民眾是反對繼續使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僅22.9%支持沿用。倘若進一步分析台灣統獨議題主流民意「維持現狀派」,反對比例則減少到48.6%,並未過半,支持者則提升到近3成,雖仍是多數反對,但確實可看到顯著的民意變化。
雖然說,目前台灣民意多數反對九二共識,然而或許會令許多人意外的是,在2019年1月,也就是1年前,支持「一中各表」的民眾則高達57.2%,僅30.9%反對。甚者,即使在2020年1月的調查,「維持現狀派」不滿意蔡政府3年多來對
兩岸關係處理者,還多於滿意者。台灣的民意為何會發生如此劇烈的變化?在國民黨並未提出新論述或由於在野黨沒有提出新兩岸政策的情況下,自然與外部環境高度相關。
一言蔽之,導致台灣民意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發生劇烈變化,事實上就是《習五條》對九二共識限縮。九二共識不等於一國兩制,然而《習五條》以一國兩制來推動統一進程,其部分內容甚至比《葉九條》還嚴格,自然會引發台灣民意轉變,即使是不滿意
蔡英文兩岸政策的民眾,因為他們更反對共產黨。大陸強硬作法導致台灣民意變化,《習五條》不是第一次,20多年前飛彈危機就是台灣統獨立場的轉捩點。這也是許多藍營或統派批評江最矛盾的所在,不去考量外部環境造成內部民意變化的責任,卻歸責於面對民意的甫上任領袖。
中華民國的存在與定位不容模糊,就是台灣主流民意,大陸必須理解國民黨對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以及其運作方式的堅持,這不僅是承繼孟子、黃宗羲的民本思想,貫徹三民主義,也是回歸到政黨必須為人民服務的本質。而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過去之所以被台灣民意支持,正是在中華民國的表述空間。九二共識在台灣的舞台,大陸不應問江啟臣,而是得反問自身,能否放寬對中華民國的緊箍咒。
(本文已刊登於109.4.15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