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美國總統艾森豪於1960年6月18日訪問台北時接受熱情群眾夾道歡迎。)
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日前來台訪問,上月美衛生部長阿查爾也來訪,美台關係深入,自高層來訪即可看出,北京已極不愉快,加上近日又有美駐中共大使自動離職事。如果美國將對台海
兩岸的政策相衡,即使對
台灣不致建交,但將對台提升為「官方關係」,有何不可?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已是一個重量級的美國官方機構,可每日升美國國旗,大門上有巨型國徽,與我外交部正式來往、簽署文件等,但比較我國駐美代表處,我們無法在代表處門前懸掛國旗與國徽,也無法在雙橡園行之,也無法派遣國防、外交兩長訪問華府,仍令人遺憾。
這也就是雙方一九七九年斷交以來,美國一向只說美台維持「非官方關係」,今日若仍作此論,實令人不解。AIT在台北成立之初,盡量避免與我政府部門打交道,搞得自身為難與笑話百出。如當時首任AIT處長葛樂士,由駐新加坡大使轉任,原為職業外交官,故行事絕不與我政府打交道,而找當時相對的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委蔡維屏。據說蔡曾故意損稱,如一日AIT失火,閣下將先打電話給消防隊還是本人?葛的答案還是打電話給蔡。
對AIT當年的特殊個案,知之最多,大概就是AIT華府的首任主席丁大衛。丁氏於二○一四年出版回憶錄,頗值一讀。例如他細述了台北首任駐美代表夏功權所受的不公待遇,包括那時國務院亞太助卿郝布魯克竟連夏氏的車牌有ROC字樣也對之申斥,說我方意在破壞關係等。
美國最初期望在與大陸建交後,原在台灣的大使館可變成一如當時在北京的聯絡處。美方始於一九七七年夏季由國務卿范錫訪大陸,跟鄧小平談了此事,丁大衛時任美駐大陸聯絡處副館長,顯然參加了相當的談判。范錫的意思是美國駐北京的聯絡處與駐台北的大使館對調。沒想到鄧小平一口回絕,說中共頂多同意「日本模式」的美國對台新關係,不同意雙方「國徽或國旗」出現。
丁氏在六○年代後期曾任國務院亞太事務副處長,回憶錄透露一段能否成為「官方」的心酸,即是與中共一百多次的華沙會談中,一直到後期雙方人員才互握手,美方人員可到華沙中共大使館檢視翻譯,而雙方終於互稱為政府,不再用「政權」互稱。
故而「官方關係」一詞,看似簡單實有重義,而丁氏主政華府或台北的AIT長達十五年,自知其中深味。回憶錄中亦強調其個人與蔣經國總統的關係,謂兩人熟識多年,蔣對丁學中文的兩個孩子時有鼓勵(回憶錄中並附錄蔣氏為鼓勵二小的私函),而美方對蔣當時最重要的政策,便是一九八二年七月由台北AIT處長李潔明送予蔣經國的雷根總統六點聲明。該件於最近美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發表聲明時又再提及。
從當時看今日,台北AIT就有關我的事務,自軍售以至美豬肉及牛肉進口,
FTA以至TIFA之商訂,自國際參與以至
兩岸關係…有何處不涉及。
我們如與美國有正式的「官方關係」,即令現蔡政府已斷交七國,還可拿此補償,只是我們駐美代表處所受到待遇,要能同與台北AIT從國旗、國徽起以至我高層官員可以對訪等相當,應力洽美國國會議員團訪台,另美國助我加入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等,也對我自身事務,力使民意有更大的發言權,故而提升為官方關係,有待我駐外人員努力之處仍多。
(本文刊載於109.09.23 聯合報「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