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再過幾天就要對決,雖然攸關
台灣的能源政策、
美國萊豬和公投本身的命運,但能源不夠可以慢慢建設、萊豬可以不吃、公投怎麼辦也影響不大,唯一要注意,但被忽略的,就是我們下一代的價值觀、道德觀念和行為的敗壞,如何挽回台灣逐漸傾頹的善良風俗民情。
前一陣子台中因為行車糾紛,一群年輕人持棍棒將對方打到半死;桃園有超商店員因為勸顧客戴口罩,就被拿刀刺死;屏東的超商店員也因提醒顧客口罩戴好,遭強挖眼睛;還有最近各大學紛紛爆出學生考試作弊的情事,這些看似獨立事件的發生,其實已經對台灣的未來發展敲起了警鐘。
少子化和大學林立讓所有人都可以上大學,倘若學歷提高沒有帶來更文明更注重禮貌和更知榮辱更溫馨的社會,反而教導出一群更自私自利,更無法自我約束,更容易暴力相向的國民,即使大家都有大學以上學歷也是沒有意義。
影響社會風氣有三個要素,第一個是教育,第二個是政治人物和新聞人物,第三是媒體。政治人物不管是政府官員或民代,大家應該同意他們的發言很少能作為正面示範的。新聞人物通常是作奸犯科的或語出狂妄的,也只有帶壞小孩的作用。至於媒體則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是腥羶色就是芝麻小事車禍或社會案件報個不停。只剩教育可以力挽狂瀾,可是我們可以期待教育嗎?
國父孫中山先生講過一個令人深省的故事,一位勞苦終日的挑夫,買了一張彩券塞在扁擔裡,對獎時發現中了大獎,他想到以後不必再過苦力的生活,一高興就將扁擔丟了,卻忘了裡面有中獎的彩券,獎金沒了,賴以維生的扁擔也丟了。
教育本應該是中立的,但對任何執政的政黨而言教育就像彩券,因為掌握教科書修改的權利,可以將政黨的政治主張無形融入於教科書中,但在這個過程中卻把教育根本的扁擔給丟了,那就是優良的傳統文化,包括尊師重道、誠實、同理心、同情心等。
或許現在講四維八德有點八股和政治不正確,但這十二個字哪一個不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國家的法律、社會的共同規範不就是希望大家都能遵守這十二個字的意義。教育部有個品德教育資源網在推動品德教育,如果去掉這十二個字,品德教育還剩什麼?
人生到最後,你變成什麼樣的人比你完成了什麼事情更重要,教育主要就是要讓學生變成更好的人,教育千萬不要殺雞取卵,把扁擔給丟了呀!
(本文已刊載於2021.12.16聯合報第A12版民意論壇,原文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39/596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