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各國政府莫不卯足全力,研擬政策,制定鼓勵措施,推動知識產業化,促進新高產業、新創產業發展,提升國家
競爭力。
大學除了培育人才之外,創發知識也是重要功能之一,但如何將大學創發的知識產業化,商品化,也成為各國政府推動「知識經濟」努力的目標。
在
台灣,大學林立,理論上而言,應有雄厚的條件推動「知識經濟」,然而政府雖有心推動,但知識產業化的最大障礙,卻是來自政府的法令、規章、制度。依據法令,大學是教育而非營利機構,尤其是公立大學,資源、土地、設備、設施均來自國家或為國家所有,無法作為營利用途,而學校與業界的教研人員相互交流,更是有重重關卡的限制。
早期,大學教授,尤其是公立大學教授,因已有教職,不得到產業界兼職,且不得經營公司,近年來雖已稍稍放寬兼職的規定,但限制仍多,尤其台大校長管中閔的獨董案,引起社會的風風雨雨,日前,教育部修正發布《公立各級學校專任教師兼職處理原則》,未來公校教師兼職,包括獨董等職務,須先向學校提出申請並獲核准後,才可以參與提名選任,又為大學與產業的合作設下另一個關卡。
不久前,教育部宣布大學產學合作將有新的突破,為協助大學人才與技術移轉落實產業應用,將推動大學產學法人化,讓大學設立非營利的產學法人,類似在大學設立「小工研院」,在產學合作領域上,與產業及政府組成類似董事會的治理機制,人事、財務、法制將予以鬆綁。
教育部推動產學合作用心良苦,但如此的推動卻是「為德不卒」,要推動產學合作,大學端最主要提供可以產業化的知識,但知識是隨著人走的,因此,讓大學教授能更自由的到產業兼職、參與產業的研發工作應是產學合作的最基本條件,《公立各級學校專任教師兼職處理原則》的發布,又走回頭路,讓產學合作更加艱難。
另外,「小工研院」的功能大多僅是將知識、技術移轉落實產業應用,但離「商品化」,「產業化」仍有距離,教育部既然要產學合作鬆綁,應可再進一步研議大學可以興辦「校辦產業」,就如同大學內籌設「科學園區」,讓知識的研發、移轉、產業化能形成一貫作業,讓「知識經濟」更具體落實。新竹科學園區所以壯大、成功,是因有清華、交大、工研院、科學園區的一貫研發、生產體制,教育部如果真想協助大學人才與技術移轉落實產業應用,促進產業發展,科學園區成功的案例,應可參考。
針對精進產學合作政策,教育部表示,已經向台大、成大、清華、交大等校諮詢如何透過專業組織,加速導入產業資源合作,促進科研、技轉、智財、法制、行銷等專職人才能在產學兩端順利流動,並增加學校收益及運用彈性,挹注提升教研環境及建立長期穩定彈性薪資機制。
當然,公立研究型大學的研發產力值得開發,但公立大學限制較私立大學多,私立大學的研發潛力也不可忽視,教育部似可公私立並重,讓大學成為小科學城,為產學合作注入新血,為國家競爭力提升再度衝刺、升級。
教育部精進產學合作政策構思應予肯定,但所提政策在「高度」與「力度」均顯不足,為了產業發展、國家競爭力的提升,教育部可以再加把勁了。
(本文已刊登於2020.2.26人間福報第5版奇人妙事「看人間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