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11月,素有“東方神童”之稱的魏永康先生不幸英年早逝。魏先生四歲完成初中課程、十三歲考上大學、十七歲就被中國科學院破格錄取研究生。在學習各方面超常的他,在弱冠之年無法獨立生活,也不適應成人世界複雜的人際關係,最後鎩羽而歸,引發社會上對於精英教育的議論。
這讓筆者想起智力測驗專家特曼(LewisTerman),曾追蹤智商(IQ)一四○以上的一千四百多位天才兒童,分析他們的學業成績、升學狀況、婚姻情形、疾病與否、心理健康、工作升遷,甚至中途轉業等記錄,完成《天才的遺傳研究》等鉅著。
特曼始終認為,除了道德觀之外,智商應是影響個人特質最重要的一環。人類社會如果為了促進社會進步與人類福祉,想要成功的發展科學、政治、教育、藝術等各方面成就,就必須依靠一些智力高超人們的聰明才智,在各行各業起領頭羊的作用。特曼發現這些聰明絕頂的學生個案中,有不少人長大後,成為社會的精英。但也有許多智商超高的孩子(如IQ200),最後不但大學沒有畢業,終其一生都沒有任何穩定的工作,令人費解。如此看來,智商的高低應該不是決定一個人未來成就,甚至幸福與否的唯一關鍵因素。例如,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簡森(ArthurJensen),在《心理測驗的偏見》一書中說道:智商高的人,其職場表現或人生成就不見得一定比別人出色,智商遠超過一般人,雖有一些優勢,但個性和人格特質對人的影響更大,光是高的智商,並不表示日後在社會上就能取得大的成就。
有趣的是,幾年前中國大陸有一個“第十名現象”的研究。針對其歷年來高考成績超高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這些學霸日後在社會上的成就相當一般;有成就者,反而是那些從小在班上大多是位在七到十二名之間的孩子。這個現象說明了一個事實,功課好、智商高的資優生,不盡然能夠決定其未來在社會上的成就一定更好,其生涯各方面一定更加出色。這當中除了課業外,恐怕更重要的還是個人較為成熟發展的情緒智商(EQ),包括:對於自己的認識,有比較好的人際關係,及本身願意吃苦耐勞等特質。
這一份研究中所提出的“第十名現象”,說明了上述這些學生中,通常本身的資質不差,但多數比較不會斤斤計較於分數及名次排行,比較有自己的想法與懂得排解挫折。也因為如此,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比較遊刃有餘,不會過度鑽牛角尖,或只專注在考試成績的壓力上。為此,這些學生反而能夠發展各方面的特色,比較能夠追求自己有興趣的東西,各方面比較均衡發展與身心健康。這樣的孩子與同儕也較容易相處,因為其成績不至於造成其他人的壓力;一方面能維持相當的水準,又不受分數壓力的限制。因此這些孩子日後的發展反而更加海闊天空,比較不會活在成人的評比壓力中。
無獨有偶,台灣也曾做過類似的研究,針對一些在大學聯考(高考)中取得狀元成績的學生,進行追蹤調查,結果也發現與大陸類似的情況,這些所謂的考試尖子或學霸,在日後的生涯發展中並未如預期般的出色或有所成就。上述這些情況,正好也回應了這幾年常提及的必須關心學生情緒管理等說法,認為學生的學科成績固然重要,但他們的EQ可能更要注意。此外,一九八三年哈佛大學認知心理學教授迦納(HowardGardner)提出“多元智慧論”,對傳統的智商定義及紙筆測量方法提出了挑戰,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個人的長處。每一個人的資質也都不同,紙筆測驗更不能完整地測出孩子的真正實力。相對於IQ與EQ,多元智慧理論拓展了人們對智力的看法,也在全球各地引起極大的迴響。
從東方神童近乎傳奇性的發展及殞落,從社會上追逐精英教育的喧嘩,到第十名現象的異軍突起,我們能否不再以單一的升學標準來評定一個孩子的好壞?也讓更多的魏永康們,從此可以自然發展,免於社會上過多揠苗助長的眼光與壓力。
(本文部分內容刊登於2021.12.13澳門日報第C7版視野,原⽂網址: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1-12/13/content_15632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