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勞委會決議修訂「勞工請假規則」,日後只要是經過醫師證明有安胎、罹癌回診需求的勞工,最長可請一年無薪假,倘若雇主不給假的話,可以處以六千到六萬元的罰鍰;至於,如果請安胎假而遭到解僱,則是可以處以雇主最高五十萬元的罰鍰。誠然,關於安胎假的行政施為,還是有其性別主義而來的論述思考。
基本上,對於安胎假此一修法舉措的延伸性思考,可以從何人、何事以及產生何等的衝擊影響切入,也就是說,推動安胎假的用意為何?究竟是為了著眼於下一代而來的提高生育率抑或是用以彰顯性別主義而來的宣示女權?連帶地,「勞工請假規則」修法的同時,亦是否同時要對規範層次的性別關係以及工具層次的性別分工,以進行同樣比重的檢討,這是因為:
首先,女性一旦有其成為人妻與母職的身份蛻變時,相關的女性權益雖然是一種隱含集體性質的套餐式福利,但是,其目的與用意還是在於將生育、養育與教育的任務使命,藉由婚姻關係和家庭運作緊緊地鑲嵌在一起,就此而言,諸如產假、流產假、育嬰假、家庭親職照顧假以及這一次的安胎假,只是讓生理性別的性別運作痕跡顯露無疑,從而正當了所謂家戶化女性(domesticated women)的性別分工。准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乃是如何進一步解構在某特定情境底下的性別實做(doing gender),亦即,理應是要去檢討文化價值、觀念認知以及社會氛圍裡有關生理性別範疇的適當態度以及行為舉止的規範要求,畢竟,『如何安胎』應該是要有『為何懷孕』以及『生產之後怎麼照料陪伴』的串聯性思考。
其次,偏屬於私領域的個別安胎行為,又要如何透過公共行政的集體手段,藉此才能貫通從女性個體層次到婦幼集體層次乃迄於家庭整體層次的保障效果,這方面還是需要更多的配套措施,畢竟,推動留職停薪形式的安胎假,斷然不能漠視目前一般家庭需要二份薪水才能維持基本開銷的生計壓力;連帶地,民間單位人力資源的過度依賴使用,又怎能讓安胎的婦女真正能夠安心以免於耽心後續可能的人事異動?至於,基於性別平等的觀念,公務人員比照勞工以享有安胎假的雨露均霑做法,是否會進一步地深化既有職業福利階層化的不平等效果?准此,點明出來的是推動所謂的安胎假,同時更是要對於深藏於兩性或者是婦女背後的結構限制、工作環境、勞動條件以及福利水準,以進行整全多層的探究、考察。
最後,要如何將懷孕之前、懷孕當中以及生產之後的生命發展歷程,以架接在保險手段、扶助手段、津貼手段以及福利服務手段的整體性考量上,就此而言,安胎假的修法工程,自當是要放大到從衛生、社福、教育到勞政等等的照顧管理機制上,否則,口實不惠的安胎假終究只是一種將少數個人內部效益予以外部成本化的短線措施,至於,要如何藉由安胎假的議題現象,以進一步深究既存之性別社會性建構而來的性別體制、性別階層、性別圖像、性別配置、性別軸線、性別分工、性別壓迫及其相與對應的情感關係、權力關係、生產關係乃甚至於被扭曲與誇大的性別符號關係!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