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部分媒體報導八八水災重建新聞,提及災後重建之聯外道路爛乙事;然依據政府所公布之災害道路復建辦理情形,八八災區道路、橋梁已有90%完成搶通並具有中期抗災能力。目前正就地形變化大、地質敏感之道路審慎進行長期復建規劃工作中,故八八水災重建是居民與政府的共同努力,部分媒體不應惡意抹煞。茲簡要說明受災害道路復建策略與辦理情形,並提出建議如下。
八八風災造成災區道路受損嚴重,由於地形變化大,搶災初期分甲、乙、丙三類辦理復建。其中,「甲類」為恢復原有交通功能的復建,主要考量沿線村落眾多,無法大規模遷村,又必須提供居民交通服務及滿足基本經濟或觀光需求,且該地區災害受損情形可於短時間(特別預算期限3年)內,以工程技術克服之災害路段。「乙類」是部分原狀修復,災害嚴重程度與「丙類」路段相當,但因道路沿線居民較丙類路段眾多,並具有道路特殊重要性(如南橫公路),故可先行辦理重新選線的評估工作,再辦理後續工程的設計及施工。「丙類」則是簡易修復,先行提供沿線居民最小交通服務,因災害嚴重,原有道路已不復存在,在環境地質均敏感的情況下,無法立即以工程技術手段辦理原路線復建者,這類路段於未來在避開各項環境地質敏感因素的條件下,可配合國土規劃之土地利用及居民安置,再決定後續重建及新闢道路方式,現階段維持基本的通道。
98年11月30日已全面搶通居民基本交通服務道路,解除孤島現象,並特別在「搶通」與「復建」中間加入「中期改善」的階段性工程。其中,臺20線、臺21線部分路段,由於河床因地形持續變化且河道擴張,須要審慎規劃才可決定後續重建與新闢道路方式;故中期重建工程分別於100年5月及100年1月31日完成之「加強版修復」過渡性公路,以提供沿線居民最小的交通服務。但此並非永久復建工程,其抗洪能力有限,遇豪大雨仍易中斷。另臺20線、臺21線長久性復建工程方面,政府已積極辦理中,並已委託顧問公司辦理重新選線及修復方案規劃。
災區重建的工作必須加快並應審慎規劃與推動,以使災區同胞能夠早日達成重建家園的心願;面對受災同胞生活的苦痛,各界應停止惡意唱衰。另外,在經歷過這一場災害之後,我們應檢討如何有效規劃與整合我國的災後應變及防救體系,以有效降低未來其它災變所可能帶來的傷害。
(本文刊載於2011年8月25日中央日報網路報)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