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對於台帛旅遊泡泡觀光團賣況不佳,業者祭出降價優惠,台帛4月4日次發團、4月7日三發團只有10餘人。入口網站「Yahoo奇摩」23日發起網路投票民調,以「台帛旅遊泡泡團降價求售,你會不會想去?」為題進行網路民調調查,結果發現,有多達51%的網友表示不想去。有些旅行社表示,6家旅行社粗估得虧損數百萬元,雄獅等5家決定提前關團,
台灣第一個旅遊泡泡恐成泡沫,引起各界關切。
交通部長林佳龍30日列席立法院總質詢前受訪,表示旅行也是一種供需,最重要是台灣跟帛琉的旅遊,可以針對未來開放觀光汲取經驗,建立機制,交通部尊重市場機制。但政府如何使用納稅人錢推動旅遊泡泡?到底是對誰有好處?台灣又獲得多少經濟成效?華航包機虧損是否由全民負擔?政府應向民眾說清楚。
第一,後疫情時代,推動旅遊泡泡是相當特殊的,需兼顧疫情安全,同時期望達到促進產業復甦。若如部長所提之尊重市場機制,台帛旅遊泡泡應不需有指揮中心角色,亦不需有觀光局介入。
另外,台帛旅遊泡泡恐泡沫化,也凸顯交通部不作為的結果,例如帛琉方面未有相關尊重市場機制作為,導致台灣業者面臨虧損難以參與。建議政府應該積極介入,以雙方應要有市場機制原則下,協助業者協商。
第三,指揮中心與觀光局、陸委會互踢皮球。關於開放台帛旅遊泡泡業者面臨問題與困境,指揮中心表示推廣觀光要問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局說,會和相關單位及旅行業者適時滾動檢討,但一切還須尊重指揮中心規定,顯示指揮中心與觀光局互踢皮球。另一方面,針對金門縣政府日前提出的「金廈防疫泡泡」方案,指揮中心表示與境管方案無關,是在政治上或交通上重啟交通,入境後仍要檢疫14天,只要陸委會認為可行,指揮中心認為在防疫上並無妨礙,樂觀其成,也顯示指揮中心與陸委會互踢皮球。
後疫情時代,世界觀光逐漸復甦,台灣第一個帛琉旅遊泡泡啟動受到各界關注,建議政府應儘早提出台帛旅遊泡泡成效評估報告並滾動檢討,提出具體作為協助業者協商並解決問題,而非急著談下一個新加坡、越南等其他旅遊及商務等泡泡。
而依據台帛旅遊泡泡經驗,建議規劃下一個泡泡也應提出事前評估,包括:如何挑選下一個旅遊泡泡對象,評估將對雙方帶來多大的好處;應建立標準與標準作業程序,哪些國家疫情安全可控範圍之內等。如此,旅遊泡泡才得以發揮最大效益,以吸引很多國際觀光客來台,對台灣觀光永續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本文曾刊登於中時電子報110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