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引發全球經濟學界關注及熱烈討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受邀來台演講。他認為富人及家族經由繼承財產後,其財富累積的速度遠超過整體
經濟成長,而財富集中的結果不但擴大
貧富差距,也造成經濟及社會的不安定。然而,這些現象百年來無法獲得有效解決。皮凱提認為各國政府應透過賦稅及教育來改善資本主義下財富集中及貧富不均的狀況。
其實,這些論點對稍有經濟常識者皆知,但執行上卻有難度。因為在全球化、自由化的時代,對富人課重稅只會嚇跑他們,反而課不到稅。經濟學理上的「拉弗爾曲線」(Laffer Curve)早就指出,當稅率為零、稅收為零,而隨著稅率逐漸提高,稅收會逐漸增加;但超過一定比率(最適稅率)後,稅率越高,反使稅收減少。目前,有不少國家實施富人稅;但持平而論,這些國家課富人稅無非是想給人民苦民所苦的觀點,並安撫其仇富心理;而富豪們卻遠走他國,最終對實質稅收並無顯著改善。
台灣已於2006年起實施「最低稅負制」,並於2011年6月施行的「奢侈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但其成效並不如預期。如何對富人課更多稅,爭議頗久;今年五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所得稅法》修正案,讓受薪階層減稅、富人加稅,藉此緩和貧富差距,即綜所稅課稅級距由5級調整為6級,最高稅率由40%提高至45%。但據以往經驗,應難收立竿見影之效。
最近,阿里巴巴在
美國上市,創辦人馬雲成為中國首富,他決定捐贈145億人民幣成立基金會回饋社會,並準備與比爾蓋茲行善一較高下。記得幾年前,比爾蓋茲和股神巴菲特共同發起一項名為「捐贈承諾」的行動,邀請全球數十名億萬富豪,將身家過半的財產捐做慈善事業,包括改善醫療及貧窮問題。據悉,巴菲特承諾將財產99% 捐作公益,而比爾蓋茲則擬將畢生累積財富的95%捐給慈善。目前,二人的的累積捐款均超過數百億美元。臉書(Facebook)創辦人祖克柏也捐出價值近10億美元給慈善機構。他還承諾未來會捐出至少一半財產做公益。2013年,美國出手最大方的五十位富豪,捐給慈善機構的善款總金額高達77億美元(約新台幣2,333.6億元)。但在華人世界中,富豪慈善家屈指可數,較知名者如,香港首富李嘉誠的捐款超過港幣100億元,且承諾未來將三分之一的財產捐做慈善。
坦然言,富豪捐款一方面可減免所得稅或遺產稅;另一方面可獲得慈善家美名,可謂一舉二得。反觀台灣億萬富豪已達數十位,亞洲排名第五。但願意大額捐款的富豪並不多見,與國外富豪相較,相形見絀。僅郭台銘曾宣布未來將捐出九成個人名下財產作為公益之用;反倒是有一些平民百姓,默默捐款助人,如陳樹菊雖然不富裕,但是她多年來熱心公益,捐款超過千萬台幣,更榮登時代雜誌2010年風雲人物,令人欽佩。
富人財富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理所當然;但台灣少數富豪卻克盡全力,透過各種管道逃稅或取得合法避稅,不僅政府課不到稅收,也擴大貧富差距;因此,與其課富人稅、無寧鼓勵富豪行善。
(本文精簡版刊載於2014年11月23日中國時報)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