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War Ukraine。)
「等這場戰爭過去,我們要回家」,這是烏克蘭難民在逃難到波蘭被收容時,發出的微弱之聲。聽之令人動容,也讓人熱淚盈眶。21世紀的烏克蘭人,應該沒有想到此時此刻他們會成為難民,會遠離他們的家鄉,流離失守在波蘭的國境。
我們要問的是,有誰知道烏克蘭難民的苦痛?有誰會去思索為什麼這場戰爭,竟導致這麼多的傷亡與流離悲苦的難民不知何去何從?也不知這辛酸所為何來?
萬不得已才逃難至他國棲身
媒體報導指出,「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UNHCR)主管20日表示,自俄羅斯發動入侵以來,烏克蘭已有1000萬人逃離自己的家園,相當於烏國逾1/4人口。」這個數據告訴我們,戰爭不會選擇對象,但戰爭會讓人傷亡與無家可歸,這就是戰爭的無情與傷害,帶給人類一個血淋淋地生死離別與無可奈何的家破人亡之痛。而孰令致之,不就是普丁、澤倫斯基、
拜登、
習近平等大小國家的領導人無情無義所致。
我們要進一步問的是,難民安置,在戰爭前期有誰想過這個問題,並先期主動安排難民收容工作,讓難民有所僻居,有所生存,減少傷亡。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也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但是觀察各類新聞報導,此次戰爭間,未見開闢難民收容站,逕行收容難民的動作,這是烏克蘭難民萬不得已,才逃難至波蘭棲身的原故。為此,我思及早年服務軍旅時(政戰幹部),因為演習而曾經預設難民疏導線,並預置難民收容所(站),供作裁判官打分數的實際作業經驗而言,我認為,此次戰爭,俄烏雙方均未思及難民問題,亦無暇無方處理難民問題,至難民問題益發嚴重,除局部影響戰爭進行之外,亦已形成難民人權維護的問題,日後停戰,聯合國應就此問題,檢審俄烏兩國失職行為,以究其責,以維人權。
難民疏導與收容工作被忽略
就上而論,其實,如果在戰中伺機做好難民疏導與收容工作的規劃與實務作為,則對戰事地推進與難民的減少傷亡是會有助益的。遠的不說,就以此次俄烏戰爭而言,確實是沒有設想盡力處置此事,以致當前戰況危急時,烏克蘭難民在高度危險辛苦的奔走之下,逃至波蘭及其他國家,終得棲息,而因此喪生的人命不知凡幾,實在令人不捨,戰後須追查究責,以維正義。
最後我們要呼籲地是,這場幾乎無預警也無氛圍曝露的戰爭,導致難民的逃竄與避險,才能在極度小心與運氣夾雜之間,千辛萬苦地,橫越自己的家園,逃難至波蘭暫棲,等待戰火停止之後,重回破落不堪的家園,重建自己的未來。
戰後家園重建又該怎麼辦?
問題是,這場戰爭到現在,還看不出有停戰的可能,戰事者迷惑在火力摧毀與個人聲望的提升間,正享受著權力駕驛之快(普丁),及高支持度的沖昏頭之樂(澤倫斯基),已經忘了自己是誰了。是以,拜登與習近平近日的視訊會談,必須發揮得以停戰或盡快調和的功能,才是當務之急。
而我們要進一步提出的是,烏克蘭人民原本就所得有限,生活並不富裕,如何在戰爭結束後重整家園,做為世界公民的每一份子,應該發揮人溺己溺,人饑己饑的大愛精神慷慨捐輸,以助烏人重建家園。特別是普丁、澤倫斯基、拜登、習近平等元首更應帶頭示範,捐出個人財富,以盡療傷止痛之責與撫慰人心之義。
(本文刊載於111.03.22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