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Piketty in Cambridge。)
近來一部由英國格拉納達(Granada)電視台製作,在BBC播出的紀錄片-56UP(譯為:56年之後),導演以每隔7年拍攝一次,共橫跨49年的時間紀錄14位來自社會不同階層孩子的成長歷程。在經過49年之後,富豪的孩子仍是富豪,而窮人的孩子仍是窮人。這部紀錄片不僅反映富有家庭出身的孩子,其經濟和社會地位所能獲得的利益,遠比其他世代還要高,也突顯社會階級難以跨越的事實。
前陣子的熱門暢銷書─「21世紀資本論」的作者皮凱提(Thomas Picketty)認為:在所有社會中,透過工作或繼承遺產是財富累積的主要途徑。但以今日之勢,窮人要透過工作或教育翻身愈來愈不易;而富人子女因財產繼承仍然保持富有,這的確是
貧富差距難以改善的關鍵因素。
探究全球貧富差距在過去200年來始終沒有改善的原因不一而足,除了
經濟成長的果實分配不均、所得稅及遺產稅、甚至富人稅無法發揮效果亦難辭其咎。那麼,還有那些方法可有效地降低貧富差距?筆者以為,200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創辦了「鄉村銀行」(Grameen Bank),提供小額信貸,讓無數赤貧人民在無需擔保或抵押的情況下,借到小額貸款,用以創業並改善生活水準,進而擺脫貧窮。聯合國於2006年開始推展「普惠金融體系」(Financial inclusion systems),其目標就是希望做到人不分身份及所得高低,均能夠享受到金融服務,特別是希望貧窮階級能因此脫貧。全球許多國家已將「微型貸款,Microcredit」或「微型金融, Microfinance」視為對抗貧窮的最佳工具之一。
這種制度主要是基於「給他魚,不如教他如何釣魚」的理念,協助弱勢族群透過自身的力量脫離貧窮。
台灣比較盛行的儲蓄互助社(Credit Union)就是一種由下而上的微型信貸制度,予以提供弱勢族群取得金融服務;而社員在獲得自力更生的就業機會後,亦能強化其還款能力,也可降低儲蓄互助社的呆帳問題,形成良性循環。此外,由政府編列預算或其他收入成立的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也是專辦經濟產業貸款、原住民青年創業貸款及微型經濟活動貸款。並由臺灣土地銀行、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農會及農業金庫承辦。利率為1.5%至2%,每次貸款金額為15至30萬。另行政院為協助低收入戶提升自己經營能力及薪資水準,也積極推動社會企業發展方案。
雖然如此,但畢竟僧多粥少;商業銀行則考量利差小,且銀行作業成本高,再加上逾放比也高,大部分不願意承做微型貸款。面對微型金融發展的限制,筆者有幾點建議:
一、以中華郵政公司辦理微型貸款應具可行性:理由是其資金規模超過5.2兆台幣,具有全省1,324個據點的通路優勢。亦可和儲蓄互助社合作,並辦理政策性專案貸款,造福更多弱勢族群。
二、強調合作互助、交換共享的「分享經濟」(the sharing economy)概念已在台灣萌芽。其經營模式包括社會企業、合作社、公益團體的事業部門、農民市集,或社區協力農場,聯合行銷等,亦能有效地改善貧富差距。
三、神明銀行(spirit bank)是台灣特有的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廟宇藉神明之意進行類似銀行的借貸行為,幫助求財的民眾取得資金。資金種類也琳瑯滿目,如「福德金」、「發財金」、「招財錢母」、「開運錢」、「創業基金」…等,應能發揮微型金融的功能。南投縣竹山鎮紫南宮是全台最知名的神明銀行,信眾借錢,不分貴賤貧富。據統計,單是去(2014)年的「借金」信眾高達65萬人次,借出金額約4億元,回收達5.5億元,收支相抵,還盈餘1.5億元。其盈餘則用於辦理轄區內的福利措施,如贊助高中以下的營養午餐、老人識字班、守望相助隊等開銷。若能發揮台灣「神明銀行」的功能,藉由發財金的設計幫助窮人脫困、改善貧富差距;並由創業基金的提供,讓
失業者奮起、降低
失業率;庇佑民眾財源廣進、必有助於貧富差距的改善及社會的祥和穩定。
(本文刊於2015-7-29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