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兩岸經貿政策(包括三通直航、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銀行業登陸及提高40%淨值投資大陸上限等)一直是國內各界爭議的焦點。反對擴大開放兩岸經貿政策的主要立論是台灣對中國投資太多而不是太少,受到資金排擠的效果,企業投資台灣明顯降低,產業空洞化,產業出走導致失業率大幅提高;所得分配惡化,國人薪資所得不但不提昇還出現負成長 。
但對中國投資增加和企業投資台灣明顯減少的兩種現象卻可能只是相關(correlation)而非因果關係。因以香港、新加坡為例,就可作為反證。特別是香港對中國大陸的投資金額大於我國,但由於香港秉持「自由化及國際化」的政策,資金雖外流大陸,卻有更多的國際資金流入香港,故香港本身的投資及經濟仍是蓬勃發展。
由於今日的中國已是世界最大工廠也是重要的市場。當中國和世界各國的經貿關係日趨緊密之際,限制兩岸經貿政策必將造成我國背離「自由化及國際化」的潮流,以至影響我國的經濟成長。影響的因素固然很多,但自由化及國際化卻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茲說明如次:
一、 從百年來世界經濟發展史的觀點: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rescott教授根據Madison教授有關百年來世界經濟發展史的相關資料,指出經濟開放的程度是造成經濟成長快速國家與經濟成長遲緩國家的最重大差異因素。
Prescott曾指出衡量經濟開放的最好指標是跨國企業的參與程度。近年來美國商會及歐洲商會對兩岸經貿法令的鬆綁對政府屢有建言,甚至嚴詞批評。由於政府因應不多,兩商會的會員人數每年直線下降中。
二、 從過去4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經驗:
根據筆者研究 ,自由化及國際化政策是1980-1999年間造成我國生產力及經濟成長率提昇的重要影響因素。其中特別是1988年後金融業自由化、1996年後電信業及石油業自由化影響尤大。
三、 從我國產業結構的變動趨勢:
民國75年服務業約佔我國GDP49.78%,民國94年已佔73.33%。此段期間,服務業年平均成長率為7.25%,經濟成長率則為6.17%。故服務業成長高於經濟成長率,是帶動75-94年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但近年服務業的成長已趨緩,如93年、94年成長率分別為5.28%及3.54%,低於同年的經濟成長率(分別為6.07%及4.03%)。
主要是我國的服務業目前仍侷限於國內市場,但2,300萬人口的國內市場大幅擴張的可能性不大。服務業的延續成長需仰賴國外市場的開拓。由香港、新加坡的例子來看,觀光、海空航運及通訊、金融服務(包括銀行金融市場服務)是服務業走向國際的重點。如香港每年的觀光人口高達2,000萬人次,遠高於我國的300萬人,主要為開拓大陸觀光客市場。兩岸不三通直航如何帶動我國的海空航運業?徒見高雄港的貨櫃吞吐量排名由10年前的世界第二位,降為目前的第七位。銀行業不能上路,無法跟隨台商投資步伐,商機拱手讓人。投資大陸不得逾淨值40%,大企業的限制更低於30%。由於很多上市公司均已達到投資上限,其因應方法有三:一為增資,藉擴大淨值,拿其中的40%繼續投資大陸,但60%,則往往成為閒置資金;二為透過減資,甚至同意由外資併購,將資本調往國外;三為將大陸子公司申請在香港或新加坡上市,使最近連兩年台灣新上市公司家數一反過去的趨勢不增反減。台資公司申請上市香港及新加坡則大幅成長,實是最大的警訊,不僅造成國內金融市場萎縮,並會造成不只資金,人才出走,甚至是「產業連根拔走」的現象。
最近行政院提出「大溫暖大投資計畫」。計畫未來10年每年經濟成長為5%,而服務業的目標則訂為5.5%,若兩岸經濟無法開放,則真是「難也」。
最後,我想請講一個我國近鄰琉球的故事:
十四至十六世紀,由於特別的貿易地位,在台灣的近鄰琉球曾經出現一個王國。十八世紀則因其國際貿易的中介地位逐漸為香港、澳門及台灣取代,國勢漸弱,而在十九世紀末為日本所併吞。戰後則成為日本國的一個縣(沖繩縣)。琉球在其全盛的王國期間號稱「萬國津梁」,台灣在十年前計畫透過自由化及國際化,要成為亞太營運中心。但近年來擔心大陸的威脅,兩岸經貿遲遲不敢開放,因此與亞太營運中心的目標漸行見遠。六年來為了限制兩岸經貿的政策,不僅效果不彰,反造成台灣原來優勢漸失,台灣也沒有更安全。琉球王國的歷史值得我們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