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指數編製公司明晟(MSCI)於「MSCI中國指數」增加8檔大陸A股,納入因子為15%後;A股在「MSCI中國指數」與「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分別為7.79%與2.46%,此項調整已於8月27日收盤後正式生效。A股近一年來受貿易戰的衝擊尤為嚴重,是否湧入活水後,能一掃陰霾,呈現長多格局?
回顧2014年,大陸總理李克強在「博鰲論壇」提出,規畫推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簡稱「滬港通」),並於同年11月17日正式啟動。2015年,上證綜合指數在一片亢奮的情緒中,一路向上突破3000點、4000點及5000點整數關卡,並於該年6月12日達到5178.19的高點。但隨後因投資人居高思危、獲利了結的賣壓湧現;加上繼之而來的「811人民幣大貶值」事件,A股大幅回檔。而「深港通」於2016年8月獲國務院批准,並於同年12月5日開通,這是繼「滬港通」後,大陸進一步對國際投資人開放規模逾6.5兆美元的股票市場;為深圳(深)、香港(港)、上海(滬)三地股市完成互聯互通,帶來一波利多。果然,2017年A股生龍活虎,漲勢驚人;但此番榮景卻被半路殺出的中美貿易戰所干擾,至此一蹶不振、顛簸崎嶇。
證監會為了拉抬A股買氣,從8月7日開始連發三道新措施,包括擴大兩融標的股票外,還允許券商加槓桿、降低轉融資費率80個基點。此外,有「中國那斯達克」之稱的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7月22日於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市。科創板是大陸國家主席
習近平於去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宣布的政策。其動機應是希望藉此板為大陸本土核心科技公司取得新的融資渠道,積極投入研發,邁向技術自給自足,降低美中科技戰所引發的衝擊。也讓A股市場成為同時具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及科創板等多元化的資本市場。科創板成立將有機會吸引具潛力的大陸新創企業,重新把目光投向國內市場;進而催生一批新的獨角獸,應是指日可待。
持平而論,美中貿易協議難於短期內達成,A股至今仍在底部震盪;然而,「莫道浮雲終蔽日,嚴冬過盡綻春蕾」。一則MSCI於11月將第3波提高大陸A股在基準指數中的權重至20%;另繼MSCI之後,富時羅素以及S&P等國際重量級指數編製機構也將在今年陸續納入A股。再則,科創板持續新股申請上市,規模日益擴大,前景看好。為減緩貿易戰對
經濟成長的衝擊,大陸亦於8月27日提出20條提振消費信心政策措施,包括釋放汽車消費潛力,同時還鼓勵金融機構對居民購買新能源汽車、綠色智慧家電、智慧家居、節水器具等綠色智慧產品提供信貸支援,加大對新消費領域金融支持力道;對相關的內需概念股將是一股助力。截至8月底的統計,包括「深股通」、「滬股通」的北上資金持穩挹注,至少已淨流入1,040億人民幣;外國機構法人,包括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及退休基金陸續排隊卡位QFII額度。準此以觀,A股中長期後市可期。
(本文刊於2019年9月5日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