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國共論壇在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後(2000年-2007年)國勢風雨飄搖中,歷經艱苦險難,連戰主席等人背著萬分危險,勇敢踏出第一步,舉行「連胡會」,達成國共兩黨內戰數十年後,第一次兩黨主席會面,寫下五項共同願景,成為茲後十年間,兩岸和平發展的共識與基礎。
第十屆論壇原定去年五月間舉辦,因種種因素,研商至今,遲緩近一年,終於克服種種困難與疑慮,堅定地決定回到第四屆舉辦的地點—上海市,再次舉行這次大會。延遲的原因,可能與國民黨在去年地方選舉的慘敗,痛定思痛有關,加上朱立倫當選黨主席,可藉兩岸論壇,進行「朱習會」,因此在眾人期盼下一延再延,終於在今日完成了這項歷史任務。
這項兩岸論壇,在今日上午九時正,舉行開幕式,宣告開始,接著有兩次「專題研討」,下午五時四十五分如期舉行閉幕式與餐會,正式結束一天的議程。相較歷屆論壇,這次時間較短(過去是二或三天),節目緊湊,議題集中,可節省許多人力、物力,且簡捷有效率。
開幕式由張志軍(中共中央台辦主任)與黃敏惠(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共同主持,分別邀請俞正聲(政治局常委及全國政協主席)與朱立倫(國民黨主席)致辭。之後,播放論壇回顧短片,約十分鐘。
俞正聲與朱立倫的講話,是此次論壇的重點,俞正聲強調這項論壇的重要性,歷次論壇153項共同建議及其執行概況,並宣示此後將繼續辦理。朱立倫強調論壇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大事,對人民負責,對下一代負責,對歷史負責,並且具有傳承:世代交流、和平發展;深化:積極投入,深化九二共識;普及:擴大交流、全民分享等核心價值,最後以國父孫中山先生提倡「世界大同」、「天下為公」與兩岸精英、各界人士共勉。兩人的致辭都深獲與會者的共鳴與掌聲。
專題研討二階段,共有十二項議題,即:
1. 促進兩岸產業分工合作,建立兩岸供應鏈合作體系。
2. 兩岸合作,共創青年就業與創業機會。
3. 兩岸經貿合作與區域經濟整合之回顧與展望。
4. 兩岸文化產業交流合作的回顧與展望。
5. 加強兩岸中小企業合作,共同開拓市場。
6. 加強農漁合作,減少中間環節,創造農漁民實利。
7. 兩岸青年學生交流之回顧與展望。
8. 加強兩岸鄉鎮社區交流。
9. 兩岸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合作。
10. 兩岸金融合作之回顧與展望。
11. 兩岸高等技職教育交流合作的回顧與展望。
12. 兩岸廣電影視產業合作的回顧與展望。
以上十二項議題分十二場次進行討論,時間有限,主持、主講與討論依次進行,節奏緊湊,結論與建議皆在一天內完成。
這次論壇的與會人次較歷屆為少,兩岸總共約二百人參加(過去皆在三、四百人之譜,有擴大至五百人者)。除邀請專家學者與政府官員(以特邀嘉賓或專家名義)外,這次特別邀請青年學生、基層人士、中小企業工作者、農漁民代表與社區人士等,共襄盛舉並反應其心聲與建議。
此外,大會特別安排兩岸青年代表專場聯誼活動,並為與會代表安排參觀中華藝術宮,即前年上海舉辦的「世博會」中國館之原址與展物,供自願參觀者半日之遊。
大會的閉幕式與餐會同時舉行,由中共中央台辦龔清概副主任主持,其間邀請多人講話,依序計有:
1. 新黨主席郁慕明。
2. 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
3. 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
4.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
5. 中共中央台辦張志軍主任。
大會在眾人離席散去後,結束了。歸去來兮,筆者隨著人群散去,低迴無已。此生有幸,在2008年進入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簡稱國政會或智庫)任職,接任教育文化組召集人,趕上第四屆上海、第五屆長沙、第六屆廣州、第七屆成都、第八屆哈爾濱、第九屆南寧及這屆上海等連續七屆的盛會(前三屆在北京舉辦,以農業與科技為主題,本人未到職,亦非所學),藉著與會,了解兩岸溝通、交流與合作的實況,並交友聯誼與遊歷大陸諸大城市,不亦樂哉。最重要的是兩岸在此期間,增進和平發展,促進交流合作,收穫豐碩,而中國的崛起,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創之際,此時此刻,吾人更應對兩岸關係審慎思維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