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截圖自「舒翠玲-看見孩子的未來」粉絲專頁。)
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落、席捲全球之際,
美國《大西洋月刊》近期刊發了一篇標題聳動的專文:〈在傳染病面前,不存在自由主義!〉文章介紹了3月10日共和黨人在一次集會提出的「美利堅VS.社會主義」大選主軸,並直指社會主義如同重症,顯然意圖在民主黨
拜登招攬進步派對手桑德斯的支持者之際,把社會主義的標籤牢牢焊在他們的頭上。
弔詭的是,
川普政府在此之前是遵循「小政府」的防疫策略,但在疫情升高、市場指標多次熔斷後,不得不啟動鉅額量化寬鬆等「大政府」的手段,甚至考慮韓戰與二戰時曾使用的緊急法案。小政府才是共和黨「反管制」、私有財產神聖的神主牌;社會主義的最大特徵,一如北京對付新冠,就是「大政府」對私領域強力的干涉。所以「美利堅對抗社會主義」就是「選舉」主軸;國務卿蓬佩奧3月7日開始重複的「武漢病毒」,和後來川普總統親自採用的「中國病毒」用語,具有充分的選舉合理性。
看到這點,就無須再追究華府是否真的在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2日挑起去年10月武漢世界軍人運動會為可能病源的問題。如同1918年所謂「西班牙流感」,病毒來源是英軍、俄國、美國堪薩斯州,甚至是「以工代兵」參戰的北洋中國,至今存在爭議。目前有不少可查證的報導,指新冠未必來自武漢野味市場,且義大利與伊朗的病源與中國版本不完全相同。這些問題需要相當的時間和科學證據才可能釐清,但不應阻礙跨國疫情合作。畢竟如同法國總統馬克宏「宣戰談話」所言,敵人是狡猾多變的病毒,不是一支軍隊或一個國家。
然而從李文亮示警被取締,到西雅圖1月21日首宗移入確診,再到川普與多位西方領袖曾稱許中國控制疫情,除去北京延誤的3周,各國「答卷」的時間基本相同。然而除了立即接戰的亞洲國家如日、韓、台、星尚屬果斷,美歐卻花了大半時間爭執於「佛系」或「魔系」之優劣。可能是要避免武漢倉促應戰醫療資源立即「熔斷」,也希望盡可能減少對人民自由的干涉,歐洲除了義大利,一度盛行延遲確診峰值優於圍堵斷鏈。英國甚至到3月初還猶豫著是否採行「群體免疫」策略,官員講出幾天後被學界痛批又轉彎。美國一開始過度樂觀,主流媒體2月起接連吹哨批評白宮耽誤時間,至今只能靠動員生產與技術實力全速接戰。然而如同BBC在3月13日的1篇評論分析,華府更大的失誤是幾乎沒有領導跨國防疫合作的願景,眼中看到的仍是「美國第一」、「美國會更強大」。
何以至此?哈佛著名學者瓦特(STEPHEN WALT)在3月的《外交政策》明白指出,全球化的高水位早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就已一去不回,當前疫情則更凸顯國際合作的困境。國家在跨國議題中,本來就傾向取多給少、心懷毀約。但秩序創建與維持者需要有能力、遠見與意願領導與投資自己建立的制度,在保證己方收益時,使各類國家願意配合,包括能源危機、金融海嘯、恐怖主義,總能勉力化解。川普政府的防疫策略卻集合所有不利制度完善的因素於一身,在疫情中難以造就值得信服、仿效的成功模式,卻強化了各方行為者將局勢政治化以圖利的動機。
川普之治的特色絕不能僅歸因於他個人。現行秩序解體的因素早已在2008年金融海嘯,甚至九一一事件之前漸次堆積。就像從疫情爆發到現在,決策者看似在遮蔽、延遲、綏靖與硬戰間不斷地做理性選擇。但你、我與所有國家「有理由」的次佳選擇如同雪片,正一步步累積成複雜理論形容的暴風雪。全球化下中產階級萎縮、
貧富差距擴大、各國民粹與強人崛起、制度化溝通功能喪失、世代對立,加上新技術與新領域大大降低了跨社會、族群與國際衝突門檻,冷戰後期「和平與發展」的全球戰略共識與榮景,已經進入尾聲。
新冠也好,武漢也罷,現行國際秩序即將融斷,雪片遲早造成雪崩。是時再去找第一片在哪裡,不可考,也沒有意義。
(本文已刊載於2020.03.20中國時報第A14版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