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61屆聯合國大會的最後一天。明天起,第62屆聯大將正式登場。主席與21位副主席人選早就由各區域推定,明天的投票只是形式,基於尊重各會員國投票權的國際禮儀,目前仍不公布,媒體也不好預報。我曾有幸參加中華民國出席聯大代表團一連九年,略知聯大(UN General Assembly) 運作與慣例,趁此機會,正可談一下國人對聯合國的認識與誤解。
63年來,聯合國雖在維護和平與集體安全方面,不無貢獻。但離國人過份浪漫的憧憬,認為它是公平正義的化身,甚至國際間的仲裁者,還有很大距離。今日的聯合國,雖然滿口仁義道德,實際仍受幾個超強控制。非洲蘇丹共和國西部達富爾(Darfur)地區的人間慘劇,已有20萬人死亡,250萬人流離失所。但聯合國甚至美、英、法國都不能解決,便是最顯著的事例。
上周,國務院亞太事務局柯慶生副助卿(Thomas J. Christensen)在美台商會年度國防工業會議上,對台灣放話說:民進黨搞入聯公投,只是「內部政治消費」,美國堅決反對。他的話雖不中聽,卻一點沒錯。即使民進黨提的「入聯公投」獲得全民百分之百的支持,聯合國就會接納「台灣」為會員國嗎?
聯合國憲章(UN Charter)第一章第四條後段,寫得清清楚楚:新會員國申請入聯,須經安全理事會推薦,與大會過半數以上投票通過。中共既為常任理事國,此事百分之百不可能。我要加上一句,外交部雖然浪費數以千萬計的公帑,希望把「台灣入聯案」列入今年的討論議題,也沒有可能。
明天聯大第62屆首次大會要票選主席、副主席、六個委員會的主席、與證書委員會委員。副主席名額原為8人,因會員國日增,現在已增加到21位。
除安理會五強外,其餘的副主席與各委員會主席照例從五大地區周而復始地遴選。所謂五大地區是︰非洲、亞洲、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東歐、與西歐。前三區國家數多,後兩區國數少,將來難免會引起議論。
掌握大權的總務委員會(General Committee),由主席、21位副主席、與各委員會主席組成。如果將聯大比作一家公司的股東大會,總務委員會就像董事會。自然,聯合國平素運作時,安理會才是它的董事會;但本文討論範圍僅以聯大會期為限,大會要討論任何議題,必須先經總務委員會通過,才能列入議程,我想讀者不會把兩者混為一談。
今年的第62屆聯大已列入議程的議題有多少?多達161項,每項都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關係全球所有國家福祉,因此大會排定從9月24日至28日,作為高層專題周(High Level Event),各國元首或政府領袖都會出席。
10月1日起那一周,前三天是「總辯論」(general debate),後兩天則排作「各宗教與文化間的瞭解與合作」也當作高層專題日,無非讓各國元首、總理、乃至外交部長可以天南地北暢談該國政策,藉以提高他們在本國的聲望。平時「總辯論」至少要浪費兩星期時間,今年特別安排兩次高層專題,縮短了總辯論,使議事略有改進,應歸功於新任秘書長潘基文。
潘基文接任才八個半月,毀譽參半。雖號稱通曉英、法語文,聽過他演講的朋友說,他只會照稿宣讀,口齒不清,態度木訥,在歷任秘書長裏,個人魅力最差。從北韓核武問題到阿富汗人質危機,潘氏都未能發揮聯合國秘書長的特殊地位、功能與影響力。在制約聯合國內部龐大國際官僚系統,整頓各有後台不聽指揮的屬僚上,成績也不高明。
為急求表現,潘基文上周專訪非洲,會晤利比亞、查德、與蘇丹三國總統,獲得蘇丹總統巴希爾同意,10月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召開達富爾和平會議。這表示他也得到格達費的支持。如能有成,將為就職迄今首項政治性的成就。
今年的聯大是潘基文接任後首次大會,列入大會的161項議題,每項都可談上個把星期,而會期僅三個月,年底前必須結束。我敢擔保台灣入聯案絕對擠不進去,在總務委員會就會被打消了。
(本文刊載於96.09.17 中國時報第A13版,本文代表作者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