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時間:民國106年01月04日(星期三)上午10時
會議地點: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101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16號)
(圖片來源:本會自行拍攝。)
緣起:
「長照2.0」從105年11月才開始試辦,106年元旦就宣布全面上路。問題是,長照服務真的升級了嗎?經費短缺、人力不足的問題依舊,甚至隨著服務對象的擴大與服務範圍的延伸而更加嚴重。「長照2.0」原本規劃每年至少330億元預算(含30億元公務預算),106年度卻僅編列177.52億元,幾乎只有當初承諾的一半。再者,目前預估照服員的人力缺口上看12,211人,就連護理人員、社工員、職能治療師等專業人力也短缺9,070人。而身為長照關鍵角色的照管專員,不僅人力不足,還同時面臨了個案數爆量、流動率高,且多為約聘僱人員等問題,在人力極度缺乏的情形下,「長照2.0」該如何上路?
除了經費短缺與人力不足外,「長照2.0」的服務模式還明顯偏社區服務,刻意忽略居家與機構式照顧的需求。且在「地基」還沒打穩之前,就急著推動長照整合醫療,甚至規劃讓醫院成為A級長照旗艦店,並藉由旗艦店帶頭串連整個照顧服務體系,此舉不但導致「長照醫療化」的疑慮,更可能誘發醫療需求、加重健保的財務負擔。試問,這種升級版的「空殼長照」,要如何打造「優質、平價、普及」的長照制度?
主要議題:
1.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我國高齡人口比率將在107年時達到14%,成為「高齡社會」,並可能在114年左右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面對人口快速老化,政府的長照政策規劃卻相當的消極。以衛福部的失能人口預估,110年時將來到85.5萬人,115年更將突破100萬人。然而衛福部106年的長照預算卻僅編列了162.26億元,且推估110年與115年的預算也各只有298.94億元及490億元。
即使是490億元亦僅占我國GDP的0.3%,若以老年人口比率、老化速度與我國類似的韓國來比較,南韓在2013年時老年人口來到12.2%,長照支出占GDP比率為0.7%(同一年,日本老年人口超過25%,長照支出占GDP的2.1%,而整個OECD國家支出的平均值是1.7%),已經是我國115年度490億元長照預算的2.3倍。透過簡單的國際比較可以發現,「長照2.0」的預算被嚴重低估,而所謂的長照財源「4年內都不用擔心」,更暴露出民進黨政府消極應付「高齡社會」的心態。
2.目前106年度照服員的人力缺口有12,211人與13,195人兩種推估數字,但不管缺額多少,若以照服員最適人力比1:5~1:6來反推,106年73.7萬的失能人口中,照服員需求3.9萬,等於「長照2.0」的服務涵蓋率還不到四成。再以110年失能人口85.5萬、照服員需求4.7萬,以及115年失能人數100.3萬、照服員需求5.7萬等推估來看,服務涵蓋率同樣不到四成,意即在「長照2.0」制度底下,未來恐怕有超過半數以上的失能家庭必須要自己想辦法。
服務涵蓋率影響受惠民眾的多寡,和人力問題一樣重要,政府不該預設「並不是所有民眾都會來申請」,而便宜行事、低估失能民眾的需求,做為升級版的「長照2.0」,其服務涵蓋率也應該要倍數成長才是,否則升級也只是淪為口號,大多數的失能民眾都「罩」不到、也用不到,只能繼續依賴家屬照顧或申請外籍看護。
3.長照人力不足已是大多數實施長照制度國家的共同問題,主要的原因不外乎低薪與勞動條件不佳等。過去勞動部一直積極培訓照服人力,但受訓完留任人數還不到三成,而每年相關科系的畢業生也僅有一成左右投入長照服務。雖然政府一再宣示要提高照服員的待遇,但「長照2.0」已經上路,加薪一事卻沒同步上路。再加上勞動部的「缺工就業獎勵」措施,雖提供實質補貼與鼓勵雇用,但對象僅限於失業勞工,且津貼額度不高,獎助期間最高也才18個月,因此很難長期留任照護人力。
而政府不僅將長照人力的缺口寄希望於新住民(反對外籍看護,卻又鼓勵外配提供照顧服務),甚至還喊出要由千名替代役男做為長照的補充人力,其結果不但無助於長照制度的建立,反而進一步將長照服務變成廉價化與非專業化,更難吸引年輕人投入長照服務。
4.「長照2.0」雖然宣稱服務對象從原有的4類增加到8類,成長約44%,且服務項目也從原有的8項擴增至17項,還將過去的「一鄉鎮一日照」、「社區關懷據點」擴增為A級旗艦店、B級專賣店和C級巷弄長照站。「長照2.0」看似過去「長照十年」的升級版,但資源卻是嚴重的向社區服務傾斜,甚至排擠了居家照顧與住宿型的機構式照顧,讓服務的供給難以多元發展,更無法兼顧所有失能者的需求。
以重度失能的居家服務時數為例,過去「長照十年」僅提供每月最高90小時,但日前傳出「長照2.0」可能增加為93小時,意即平均一天將從過去的3個小時「升級」成3個小時6分鐘,充分顯示出「長照2.0」重社區而輕居家的心態。由於經費不足、人力短缺,再加上服務資源錯置、服務涵蓋率偏低,使得居家服務時數不足、服務不好用的問題在「長照2.0」下仍無法解決。
5.目前「長照2.0」的地基都還沒打好,包括居家服務的評估工具、給付與支付標準,以及提高照服員薪資待遇的月薪與時薪雙軌制、簡化服務單位核銷作業程序等,不是延後實施,就是只聞樓梯響,甚至連攸關「長照2.0」財源的「長照服務法」修正案都還沒完成審查。
而「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才要開始規劃,至於多元評估量表(MDAI)也才剛開始試辦,且開放各縣市自由選擇使用新量表或沿用舊的量表,導致並非所有縣市的心智障礙者都能同步受惠。儘管「長照2.0」的服務、資源與人力都還沒到位,蔡總統卻草率於元旦上路,且急著要「整合醫療」,其意義何在?再加上健保財務已日漸吃緊,預估在109年時健保基金可能會破產。一旦「長照醫療化」,或是任由醫療主導長照、誘發醫療需求,恐怕會加速健保基金的虧損,並進而增加民眾的保費負擔。
6.台灣目前照管專員不足,衛福部目標是一人200件個案,但目前統計是一人510件個案,相對於日本照管專員一人50~60件個案,台灣照管專員工作負荷過大;再者,日本照管人員訓練依循需上100個小時課程,並參加考試以取得證照來充實人員專業度,台灣在人員訓練部分還在規劃中,仍有不足之處。
7.一例一休的衝擊,導致一些小型長照機構的負擔,由於加成加班費的關係,使得長照一床需多出1~2萬的費用。當初政府規劃長照預算時,未將一例一休的問題納入,使得目前僅162.26億的長照預算能服務的人口將會越少。再者,由於一例一休的衝擊,也將導致人員因假日排班與加班費的問題,導致人力缺口雪上加霜,使得有錢也找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