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際快速的變化以及多元競爭,
台灣觀光必須走出去,而非只考量內需市場,我們應從學校端,讓現有觀光科系同學走入國際,開闢國際課程、引進國際師資或交流學生,讓台灣觀光產業的新一代具有強大的國際視野。唯有具國際觀的學生,更能宏觀地看待產業內容。
每個國家都重視內需市場,但全球化思潮下更應該積極面對國際市場的競爭,尤其是觀光業,因為台灣觀光本質就是一種生活的體驗,具有特色、足夠吸引力,就有人會主動來體驗。有人認為台灣遊樂業面臨的問題在於內需市場不足,但市場競爭不應只局限在內需市場的爭奪,而應思考有無辦法延伸至國際、增加外來消費量才是正解。
台灣觀光產業發展要轉型、要創新,從產品面去轉型,善用台灣在地資源,展現地方特色產生文化感與差異化,才能與其他國家有區隔。展現本身的魅力,進而吸引外籍旅客來台旅遊,也就是說,越有在地特色,就越具國際化、越具賣相。
假如遊樂業仍以國民旅遊、學生畢業旅行等為主要客源,就會跟學校一樣,因
少子化導致客源減少,最後就是殺價競爭,此非產業經營者所樂見,所以遊樂業者應採取拓源策略,特別是向國際開拓客源。
而旅行業者也要痛定思痛,轉型升級,我們鼓勵業者透過企業聯盟、合資或共同開發的概念經營市場,也讓消費者對於業者產生品牌信賴感與忠誠度。至於旅宿業者亦應採取創新作為,因為共享經濟的衝擊,以及日租套房、Airbnb等新創平台受消費者青睞,都是無法抗拒的趨勢,業者必須正視與面對。
觀光市場特別的是它瞬息萬變,隨著天氣、季節、美食等盛行,可以不斷推陳出新,所以業者要放眼世界,布局全球,思考著如何創新、如何抓住你的客人。
(本文曾刊登於107.04.17聯合報財經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