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調查或民調是一種為了解公眾對某些政治、經濟、社會問題與政策的意見和態度,由專業民調公司、媒體或是政府單位進行的調查方法,目的在通過網路、電話、或書面等媒體,對大量樣本的問卷調查抽樣,利用統計學的抽樣理論來推斷較為客觀,且能較為精確地推論社會輿論或民意動向的一種方法。隨著時代演進與人們生活型態的轉變,使用室內電話、行動電話與網路的多元調查方法,才能涵蓋更多民眾,提高民意調查的準確率。另外,假民調並非是完全做假的民調,而是背離統計理論的民調基礎所做出來的民調,唯因媒體做的抽樣或網路線上即時民調的結果,和社會上的主流民意未必符合,亦即其結果顯示專業民意調查結果並不能代表全部民意。民意調查的誤差來源包括正確性與民眾信任程度、民意調查過程技術面,以及機構效應,以及法令的規範等。另方面,2019年的民進黨總統初選過程,在經過多次的延宕與修改總統初選規則後,由蔡英文贏得總統初選。且其民調結果不僅大勝賴清德,更遙遙領先柯文哲及韓國瑜,結果令人費解;另外,由5家親綠的政黨色彩濃厚的民調公司所完成的調查結果,其可信度易令人疑慮。因此,雖然蔡英文以35.6%的支持度勝過賴清德的27.4%,唯同黨前總統認為:「從未看過5家民調結果從一個模子印出來;蔡英文贏得初選,打死我也不信」,同時也引來許多對初選結果的不信任與疑慮,那您相信這樣的民調嗎?
一.前言
一般而言,一個合理合宜的民調必須符合統計抽樣理論的規範,才能達到合理的民調結果;然而,在現實社會中,真正的民調準則不僅甚少被遵守,而且已淪為各種勢力團體製造虛假民意的工具,加上民調公司良莠不齊,許多單位基於經費或政治考量,都會盡量符合資助者的需求,在此情況下,不僅無法找出真正代表民意的結果,反而帶給一些假藉民調之名,而進行私利之實的不良企業或政治人物,長期而言,許多民調單位都在腐蝕消費問卷調查的公信力,因為在現實社會中,許多媒體或企業為了推動理念或產品,其所刻意營造的誘導式問卷調查不勝枚舉,真假民調參雜其間,也打壞了民調的公信力。因此,隨著民調的濫用,越來越多人不相信民調結果,甚至延伸出一套看到是某單位所做的民調,就不自覺產生「打死不相信」的反射動作。事實上,在現代社會中,資訊的末端接收者是一般人民,他們通常是為生活奔波而沒有時間,也沒有足夠的學識可以分辨資訊真偽的升斗小民,在此情況下,若再加上有心人士的推波助瀾,便可能動搖立場而接受假民調的結果。
唯資訊科技愈來愈發達,民智也愈來愈開放,假民調或可成功於一時,卻無法永遠為人民所接受,亦即民調的效力會愈來愈低,試觀川普意外當選美國總統,英國脫歐意外成功的,台灣總統初選大翻轉…等民調結果,都是民調不準的最好實例。
二.民意調查
民意調查又稱為輿論調查或民意測驗(Public Opinion Poll),簡稱民調。一般而言,民意調查或民調是一種為了解公眾對某些政治、經濟、社會問題與政策的意見和態度,由專業民調公司、媒體或是政府單位進行的調查方法,其目的在於通過網路、電話、或書面等媒介,對大量樣本的問卷調查抽樣,利用統計學的抽樣理論來推斷較為客觀,且能較為精確地推論社會輿論或民意動向的一種方法。
因此,民意調查的意義是指為瞭解大多數民眾的看法、意見、利益與需求,以科學、系統與公正的資料,蒐集可以代表全部群眾(母體)的部分群眾(抽樣),設計問卷題目後,以人工或電腦詢問部分民眾對特定議題的看法與評價,利用抽樣出來部分民眾的意見與看法,來推論目前全部民眾的意見與看法,藉以衡量社會與政治的狀態,並且公布其民意調查媒介、抽樣方法、信心水準、樣本數以及樣本數與母體數量差距的誤差等數據,以作為代表民意的調查結果,並可作為施政的參考。
隨著時代演進與人們生活型態的轉變,住宅電話的抽樣底冊涵蓋率縮小,且拒訪率上升,較難接觸到年輕族群意見,因此,使用室內電話、行動電話與網路的多元調查方法,才能涵蓋更多民眾,提高民意調查的準確率。
另外,民意調查與蓋洛普的經營理念有密切的關聯性,其是一家以調查為基礎的全球績效管理咨詢公司,1935年,由喬治•蓋洛普(George Gallup)所創立,其於世界各國所做的民意調查而聞名。1988年,也就是喬治•蓋洛普死後四年,由Selection Research所併購,並將蓋洛普的名字用於SRI的民調上,以增加可信度和受測者答復率。而根據蓋洛普對於民意調查的理念,其認為對每個重大議題做民意調查,因為民調是民主的必備要素,每個人都需要知道民眾的意志,並可以將政治還諸於民。
三.假民意調查
在國際社會中,不論中外,只要是實行代議制的民主國家,都離不開假民調存在的陰影,而所謂的假民調並非是完全做假的民調,而是背離統計理論的民調基礎所做出來的民調,或是因為別有用心而刻意以不實手法做出不符合實情的民調,即所謂的假民調。
在民主國家中,學術機構或網路媒體熱衷於民調,每年都會做出大量的民調,特別是愈接選舉時刻,各類民調就愈多,並將結果當成新聞發送。然而,多年以來,也有愈來愈多的人發現,媒體做的抽樣或網路線上即時民調的結果,和社會上的主流民意未必符合,媒體的政黨立場經常會影響民調結果,而若進一步加以探討,便可發現原始問卷的設計方法,和抽樣方法有別以統計學的押抽樣理論,若資助者刻意設定,往往就能「製造」出讚助者所想要的結果。
大體而言,越接近選舉投票的日期所做的民意調查,結果會越接近投票的實際票數分布,如在美國1952年到2012年的全國總統大選中,選前各家民意調查機構的調查結果平均跟實際投票結果誤差在1.5%以內,其中,包括採樣誤差與投票前最後一次民意調查到投票日之間的民意改變動向,代表民意調查數據在美國全國的規模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唯亦有例外,如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與英國脫歐公投兩大事件,其結果皆顯示專業民意調查結果並不能代表全部民意。
不實民調引來許多非議,指責也愈來愈強烈,然而,千夫所指,許多人卻不改其樂,所為何來?也就是在民調公信力愈來愈差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單位想做假民調?其因素很多,如在公司方面,主要是為了足夠的經費可以讓民調公司持續經營;在政治方面,是給自己的支持者去說服還沒有決定立場者使用;如在產品促銷方面,透過民調藉以拉抬產品或公司聲勢…等;在諸多因素的夾雜下,基於「名」與「利」的考量因素,許多人會不自覺地掉入民調的陷穽而不自知;就如反公投團體雖知道很多文章是假的或不實際的,但還是在自己的群體內不斷散布。除了無法判斷資訊真偽的人可能因此相信,更重要的問題是社會上有很多人並不在乎推論過程的真偽,因為有些人只要能支持其預設立場,且講述時有所本,即可傳播對其相對有利的訊息。
四.誤差來源
一般而言,民意調查的誤差來源有三,分別是正確性與民眾信任程度、民意調查過程技術面(Interviewing Effect),以及機構效應(House Effect)等三種,以及法令的規範等,茲分別說明如下述。
(一).正確性與民眾信任程度
民意調查是為了能掌握民意所做的調查,並作為後續政策或理念的修正或改變,因此,調查結果的正確性與民眾的信任度為最主要的考量,唯正確性與民眾信任程度的誤差是指除了選舉投票以外的民意調查,如政府施政或是政策滿意度等,唯這些調查都是不可驗證的,因此,會有一定比例的民眾不信任民意調查結果;民意調查機構之間也可能出現從眾效應或樂隊花車效應(Bandwagon effect),是指人們受到多數人的一致思想或行動影響,而跟從大眾之思想或行為,又稱為羊群行為或羊群效應(Herd behavior),而羊群效應會造成大民意調查結果較大幅度的誤差;如2015年,英國大選所有民意調查機構相信工黨與自由民主黨的勝選機率較高,結果卻是保守黨勝選,從而降低民眾對民意調查的信任程度。
(二).訪談效果
訪談效果誤差(Interviewing Effect)亦可視為是民意調查過程技術面的誤差,主要因過程技術面的誤差是關於抽樣不符合統計科學隨機性、問卷題目設計有預設立場、採訪員的誘導與誤導、訪問過程的記錄,以及監督不夠確實造成舞弊,或是數據蒐集後的分析方法不夠專業…等,都是造成誤差的重要因素。事實上,在民意調查中當常出現的誤差有五種,分別是抽樣誤差(sampling error)、測量誤差(measurement error)、不回應誤差(nonresponse error)、覆蓋率誤差(coverage error)、後測量誤差(post survey error)…等。
(三).機構效應
機構效應(House Effect)是指政黨利用民意調查作為政治攻防工具,設計有預設立場、正面政治宣傳,或是負面攻擊政敵資訊的問卷題目,選擇對預設立場有利的抽樣母體,而這樣的做法只是利用民意調查數據為政黨利益背書,造成某些民意調查機構操弄民意,同時也是造成拒訪率較高,損害民意調查公信力的原因。因此,所謂的機構效應指的是「同一機構的民調結果有相當的穩定性,而不同機構間的民調結果有相當的歧異性。」亦即每個民調公司做出來的結果都不相同,而其背後所隱藏的事實就是民眾對民調公司的認同問題,因此,凡是政黨屬性相對明顯的民調公司所做的民調分析及結果,其可信度通常偏低。
(四).法令因素
基於民意調查的公信力,必須對民意調查的一些做法加以規範,如美國國會會要求民意機構必須對大眾公布抽樣與統計方法;另外,法律規定,禁止自動撥號到行動電話,造成民調不能反映科技進步後的真實民意,亦是因法律規定造成調查誤差的原因。
五.民進黨蔡賴總統初選民調分析
一般而言,執政黨大多由現任總統代表政黨參加總統大選,亦即續任是執政者的必要考量,也是一般政治上的認知,然而,由於2018年8月,由新台灣國策智庫所舉行的一項民意調查中,發現2020年總統大選的支持度,行政院長賴清德高於蔡英文總統;而在可能對戰組合方面,蔡英文對上國民黨候選人,只會贏吳敦義,但不敵朱立倫或馬英九;若賴清德出馬,無論台北市長柯文哲是否參選,賴都會勝出。在此民調基礎及認知下,2019年上半年,民進黨總統初選發生有史以來第一次由下對上的衝撞事件,那就是由總統挑選出來的行政院長單挑現任總統大位。
(一).選舉過程與結果
2019年的民進黨總統初選過程,在經過多次的延宕與修改總統初選規則後,民進黨總統初選落幕,其結果是人民沒有意外,也沒有驚喜,因為一切都按照執政黨的劇本,蔡英文贏得總統初選。然而,從2018年11月九合一選舉時大敗,到2019年四月的將近半年中,蔡英文的民調還相對落後許多,兩個月後卻大勝賴清德;而大部分的媒體所做民調大多位居第三的蔡英文,其民調結果竟然穩居第一,不僅大勝賴清德,更遙遙領先柯文哲及韓國瑜,其民調結果令人費解。
當然,2019年的蔡賴總統初選有太多令人懷疑並充滿想像的空間,包括手機民調佔50%,納入柯文哲後效應變化,其中,最詭異的是民進黨中央當初宣告將作15000份電話民調,最終卻是多出1051通有效樣本,亦即多出佔整體7%的樣本數,而此一超過千份的有效樣本絕對有影響全局、顛覆通盤的可能。另外,民進黨的總統初選是由民進黨中央、全方位、山水、趨勢、循證等5家民調公司所完成,唯其親綠的政黨色彩濃厚,所調查結果的可信度易令人疑慮。
另外,在初選結果中,若將選舉內容分為性別及年齡兩大選項,則前者中,蔡英文的男女得票率均較賴清德為高;後者除了50-59歲的年齡層中,賴清德小勝蔡英文1%之外,其餘全軍敗北,其中又以年青族群的差距為最大,分別是24.8%(20-29歲)與15.3%(30-39歲)。最後,民進黨總統初選結果公布,蔡英文以35.6%的支持度勝過賴清德的27.4%,將代表民進黨出戰2020總統大選。有關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黨內初選結果比較,可參閱表1的說明。
表1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黨內初選結果比較表 單位:人;%
初選 項目 |
樣本結構 | 蔡英文 | 韓國瑜 | 柯文哲 | 無法選出 | 賴清德 | 韓國瑜 | 柯文哲 | 無法選出 | 蔡賴差距 | |
樣本數 | % | ||||||||||
整體 | 16051 | 100 | 35.7 | 24.5 | 22.7 | 17.1 | 27.5 | 23.5 | 27.4 | 21.7 | 8.2 |
年齢 | |||||||||||
20-29 | 2600 | 16.2 | 38.9 | 10.9 | 36.9 | 13.3 | 14.1 | 10.1 | 53.3 | 22.6 | 24.8 |
30-39 | 3023 | 18.8 | 34.2 | 18.0 | 35.3 | 12.5 | 18.9 | 16.9 | 45.5 | 18.7 | 15.3 |
40-49 | 3066 | 19.1 | 31.0 | 26.2 | 27.2 | 15.6 | 27.5 | 25.4 | 28.1 | 19.0 | 3.5 |
50-59 | 3007 | 18.7 | 34.6 | 35.0 | 16.1 | 14.4 | 34.7 | 33.8 | 15.3 | 16.1 | -0.1 |
60-69 | 2430 | 15.1 | 41.9 | 32.6 | 8.7 | 16.9 | 39.5 | 31.1 | 9.4 | 20.0 | 2.4 |
70以上 | 1763 | 11.0 | 36.7 | 24.8 | 4.8 | 33.7 | 34.3 | 24.0 | 4.3 | 37.4 | 2.4 |
性别 | |||||||||||
男性 | 7882 | 49.1 | 38.2 | 24.4 | 23.7 | 13.7 | 30.6 | 23.2 | 28.5 | 17.7 | 7.6 |
女性 | 8169 | 50.9 | 33.3 | 24.6 | 21.8 | 20.4 | 24.5 | 23.7 | 26.3 | 25.4 | 8.8 |
1.總統初選民調6月10-12日
2.規劃有效樣本1萬5000份。
3.實際有效樣本數1萬6051份。
4.公布日期為2019年6月13日上午10時30分。
(二).民進黨總統初選結果的批判
2018年11月,九合一大選結束後,蔡英文總統幾乎成為被詛咒的主要對象,由於選舉幾乎全軍覆沒,加上蔡英文的民調支持度遠低於賴清德,因而才會有台獨四大老的公開性廣告,把「台獨金孫」賴清德推上檯面,讓民進黨可以繼續執政;然而,三個月前,賴清德仍然以壓倒性的支持度遠勝蔡英文,為何在最近二個月內即發生重大突變,這當然與政黨操作及人為因素有關,這可從民調為何與現實產生重大差距的原因來加以探討。
2018年8月,根據新台灣國策智庫的民調資料,2020年總統大選的支持度,行政院長賴清德高於蔡英文總統;而在可能對戰組合方面,蔡英文只贏吳敦義,但不敵朱立倫或馬英九;但若由賴清德出馬,無論台北市長柯文哲是否參選,賴都會勝出。
2019年3月,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所做的民調,賴清德及蔡英文的支持民調為55.1%vs.26%,顯示賴清德支持度大贏小英。亦即蔡賴兩人若用全民調決勝負,賴清德將以55.1%的支持度,大贏蔡英文的26%,蔡支持度不到賴的一半,賴清德贏得壓倒性的勝利。另外,民進黨認同者中,有56.3%支持賴清德,35.2%支持蔡英文。
唯政當事務變化快速,選情變化更是激烈,事隔二個月,也就是2019年5月,先是蔡英文網路聲量2個月內「破百萬」,是賴清德的2倍。再是賴清德五個月來,民調已下滑10%,而蔡英文則是穩定爬升。如果民進黨由賴清德代表參選2020,韓國瑜將以28.7%勝出,領先柯文哲的27.4%、賴清德的23.5%。但若依照民進黨初選規則,對比民調之下,蔡英文將以2%勝出,但雙方差距仍在誤差範圍內。
最後,民進黨總統初選結果公布後,蔡英文以35.6%的支持度勝過賴清德的27.4%,將代表民進黨出戰2020總統大選。唯總統初選公佈後,引來各方的爭議,有學者專家評論,這不是初選,這是魔術;同黨前總統更說:「從未看過5家民調結果從一個模子印出來;蔡英文贏得初選,打死我也不信」。有關民進黨總統初選蔡英文與賴清德的民調變化暨批判比較,可參閱表2的說明。
表2民進黨總統初選蔡英文與賴清德民調變化暨批判比較表
日期 | 發佈單位 | 內容說明 | 備註 |
2018.08.13 | 新台灣國策智庫 | 發布民調,2020年總統大選的支持度,行政院長賴清德高於蔡英文總統;而在可能對戰組合方面,蔡英文對上國民黨候選人,只會贏吳敦義,但不敵朱立倫或馬英九;若賴清德出馬,無論台北市長柯文哲是否參選,賴都會勝出。 | 獨派大老辜寬敏設立,後來由凱達格蘭基金會接手。 |
2019.03.25 | 聮合新聞網 | 賴清德民調55.1%就民調而言,賴清德現階段不論面對柯文哲或韓國瑜,都位居領先(賴36.5%,韓29.9,柯26%),即使拿掉柯P,直接和韓總單挑,賴清德還是以48.7%對41.5%勝出,蔡英文顯然已漸漸不在人民的選項中,小英已出局。 | |
2019.03.25 |
台灣民意基金會 |
賴清德宣布參選2020總統黨內初選,無論國民黨推出韓國瑜或朱立倫或白黨柯文哲,賴都可獲勝。有48.7%支持賴清德,41.5%支持韓國瑜,7.2%尚難決定,2.5%不知道、拒答。賴清德領先韓國瑜7.2個百分點。另外,在一對一的情況下,考量性別、年齡、教育、省籍族群、職業背景、政黨認同與地理區域變數,賴清德幾乎取得全面性領先。 | 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 |
2019.03.26 |
台灣民意基金會 山水民意 中國時報 |
55.1%vs.26%賴清德支持度大贏小英。 蔡賴兩人若用全民調決勝負,賴清德將以55.1%的支持度,大贏蔡英文的26%,蔡支持度不到賴的一半,賴清德贏得壓倒性的勝利。另外,民進黨認同者中,有56.3%支持賴清德,35.2%支持蔡英文;和蔡英文比較,賴清德獲得大多數民進黨人支持,也贏得多數中性選民和國民黨認同者青睞。至於蔡英文總統則有高達66%選民不看好蔡能連任成功,只有26%看好她。 |
|
2019.05.24 |
KEYPO 大數據關鍵引擎 台灣民意基金會 |
英德初選民調前,會出現死亡交叉嗎? 蔡英文網路聲量2個月內「破百萬」,是賴清德的2倍。 另外,賴清德五個月來,民調已下滑10%,而蔡英文則是穩定爬升。 蔡英文網路聲量近兩個月來超過180 萬筆,是賴84萬4096筆的2倍多。 |
|
2019.05.27 | BUZZ ORANGE | 小英單日討論度破7 萬,不僅是賴清德的3.5倍!連續三個月穩定領先。蔡英文、賴清德爭民進黨總統初選,近半年網路聲量排名,蔡英文2019年3月以來網路聲量幾乎都領先賴清德,差距約5萬。 | 網路聲量 |
2019.05.29 | 中央通訊社 | 民進黨中執會通過總統初選辦法,通過民調納入手機50%,放入台北市長柯文哲、高雄市長韓國瑜對比。 | |
2019.06.01 | 三立新聞網 |
連任危機!蔡英文僅勝賴清德2%。 如果民進黨由賴清德代表參選2020,韓國瑜將以28.7%勝出,領先柯文哲的27.4%、賴清德的23.5%。若依照民進黨初選規則,對比民調之下,蔡英文將以2%勝出,但雙方差距仍在誤差範圍內。 |
|
2019.06.13 |
陳水扁 風傳媒 中時…等 |
從未看過5家民調結果從一個模子印出來 陳水扁:蔡英文贏得初選,打死我也不信 蔡英文民調大勝賴、韓、柯。 陳水扁:打死也不信 |
|
2019.06.14 |
唐湘龍 今日新聞NOWnews |
民進黨總統初選結果公布,蔡英文以35.6%的支持度勝過賴清德的27.4%,將代表民進黨出戰2020總統大選。這不是初選,這是魔術。 | 飛碟電台廣播及TVBS週末戰情室節目主持人 |
2019.06.14 |
風傳媒 孫大千 |
看到民進黨「與惡的距離」 英系人馬為了要力保總統蔡英文,不惜讓台灣人民看到,「民進黨與惡的距離」有多麼近。 |
|
2019.06.17 |
洪孟楷 今日新聞NOWnews |
多出1000通的民調電話,令人毛骨悚然。 民進黨總統初選結果,蔡英文以35.6%的支持度勝過賴清德的27.4%,將代表民進黨出戰2020總統大選。毫無意外、沒有驚喜、按照劇本,蔡英文贏了。民進黨中央當初宣告將作15000份電話民調,為何最終作出有效樣本為16051,多出1051通有效樣本代表多出佔整體7%的樣本數,絕對有影響全局、顛覆通盤的可能。 |
|
…. |
經由前述分析說明可知,在民主國家的選舉制度卜下,大選前的民調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然而,大選前的民調若是假民調,則趨勢發展也會證明無力可帶風向,在現代民意高漲的社會氛圍下,假民調只在正反雙方五五波時,才有機會成為引導輿論的工具,如果正反雙方實力懸殊,則假民調可能淪為反指標,使用者不得不慎。事實上,在執政黨的總統初選中,政治操作斧鑿皆是,但前總統的名言是「頭過身便過」,政治人物與操作手段雖難登大雅之堂,若居國家大位,掌控國家資源,又能操縱黨機器者,則獲得提名的選舉方式及結果應是萬無一失,即使明知其中有詐,但願者服輸,其奈我何。
總之,操弄民調只是施政無能的藉口,騙的了一時,卻騙不了一屆,若沒有提出可以讓人民有感的施政表現,則即使發布再多的民調來壯大聲勢,只是自我感覺良好,但都將無法擋住選票可能反撲的事實。
六.結論與建議
經由前述分析與說明,可據以推出本文的結論與建議如下述。
1.民意調查或民調是一種為了解公眾對某些政治、經濟、社會問題與政策的意見和態度,由專業民調公司、媒體或是政府單位進行的調查方法,其目的在於通過網路、電話、或書面等媒介,對大量樣本的問卷調查抽樣,利用統計學的抽樣理論來推斷較為客觀,且能較為精確地推論社會輿論或民意動向的一種方法。
2.隨著時代演進與人們生活型態的轉變,住宅電話的抽樣底冊涵蓋率縮小,且拒訪率上升,較難接觸到年輕族群意見,因此,使用室內電話、行動電話與網路的多元調查方法,才能涵蓋更多民眾,提高民意調查的準確率。
3.所謂假民調並非是完全做假的民調,而是背離統計理論的民調基礎所做出來的民調,唯媒體做的抽樣或網路線上即時民調的結果,和社會上的主流民意未必符合,亦即其結果皆顯示,專業民意調查結果並不能代表全部民意。
4.現實社會中,對於不實民調指責愈來愈強烈,在民調公信力愈來愈差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單位想做假民調?主要因基於「名」與「利」的考量因素,許多人會不自覺地掉入民調的陷穽而不自知。
5. 民意調查的誤差來源包括正確性與民眾信任程度、民意調查過程技術面,以及機構效應,以及法令的規範等。
6. 2019年的民進黨總統初選過程,在經過多次的延宕與修改總統初選規則後,由蔡英文贏得總統初選。然而,其民調結果不僅大勝賴清德,更遙遙領先柯文哲及韓國瑜,結果令人費解。另外,民進黨的總統初選是由民進黨中央、全方位、山水、趨勢、循證等5家民調公司所完成,唯其親綠的政黨色彩濃厚,所調查結果的可信度易令人疑慮。
7. 2018年九合一大選結束後,蔡英文的民調支持度遠低於賴清德,然而,選前二個月內即發生重大突變,先是蔡英文網路聲量2個月內「破百萬」,是賴清德的2倍;再是賴清德五個月以來的民調已下滑10%,而蔡英文則是穩定爬升。
8蔡英文以35.6%的支持度勝過賴清德的27.4%,將代表民進黨出戰2020.。唯同黨前總統認為:「從未看過5家民調結果從一個模子印出來;蔡英文贏得初選,打死我也不信」。
9.就目前態勢來說,執政黨試圖用這些公正性有待確認的民調來「壯大聲勢」或提升「自我感覺良好」,唯執政者在大力固盤的同時,更須在進行策略操作時謹慎小心。另外,為防止假民調,建議可從教育與人力素質的觀點,提升公民素養、強化媒體識讀,另一方面,可要求社群媒體「自律」,透過人工智慧、軟體程式去抑制假民調或假新聞傳播,依目前技術,系統可偵測「惡意傳播」,但若能加強自動化的事實查核機制,或許可以減少假民調的產生。
參考文獻
羊正鈺(2016),美國民調專家「一地眼鏡碎」?這才是真實世界的樣貌.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2016-11-09
阮私語(2016),民意調查能夠拯救民主嗎?. 2016-01-15
洪孟楷(2019),多出1000通的民調電話,令人毛骨悚然 名家論壇》
今日新聞NOWnews •2019年6月。
唐湘龍(2019),民進黨總統初選,史上最偉大的魔術!《名家論壇》NOWnews今日新聞》,2019年6月。
楊芬瑩(2016),從美國總統大選看民調「測不準」現象 ,報導者(THE REPORTER).2016.11.7
喬木(2016),美國大選民調為何大相徑庭,北京外國語大學傳媒副教授,2016年10月10日
謝明瑞(2018),人民會記得七一,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謝明瑞(2018),2018年台北市長選戰分析-兼論溫良恭儉讓打不贏選戰,卓越雜誌。
謝明瑞(2019),臺灣「四須三防」vs中國「四通三化」,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