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至今,整整一百年,其中前要四十年,中華民國大多數時間都是處於戰爭的狀態,直到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兩岸各據一方之後,兩岸的經濟體制才算是真正的穩定下來。而其後的六十年,兩岸的經濟體制都曾經出現多次的變化,基本上台灣從經濟計畫走市場開放,較早取得了經濟發展的成功;而大陸從計畫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出現大幅度的改變,雖然起步晚了許多,但是目前發展的也算是相當成功。
在過去六十年的發展中,在兩岸同文同種的情況下,為什麼發展的過程結果會有如此不同?其實,從兩岸發展的過程與經驗來看,可以提供我們一個很好的歷史驗証,告訴我們經濟制度的重要,可以讓後人或其他後進國家一個很重的借鏡。
一.計畫經濟與市場經濟的比較
計畫經濟與市場經濟最大的不同,是在於計畫經濟的前題是「共產主義」,也就是說所有的財產都是國家的,因此沒有所謂的「私有產權」;而市場經濟的則承認私有產權,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財產,包括有形的與無形的,而大家可以在市場上自由的去進行財產的交換。
在共產主義下,因為所有的財產都是公家的,大家都可以使用,因此人們就不必努力的去工作賺取自己想要的都東西,反正國家都會提供。所以,共產主義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們工作的誘因是很低的,在人們沒有工作的誘因下,大家的生產效率很低,產出受到限制,國家自然就不會進步。相反的,市場經濟(或是資本主義)強調私有產權的重要,當一個人想要擁有自己的東西時(從小的食物到大的住宅等等),就必需努力的去市場上交換(或賺取),因此每一個人都會努力的工作,以爭取自己所想要的東西。在市私有產權的驅動下,大家的工作誘因較強,所以產出才會增加,社會就會進步。
計畫經濟所面對的另外一個問題是,由於因為東西都是公家的,所以東西都是用分配的,而不必經過市場交換。比方說,大陸曾經採用分發糧票的方式,來保証每一個人所分配到的食物、布匹、與其他物品都是一樣的。從表面上看來,這似乎是很公平的,比方說,每個人每個月都分配到一公斤的米與一公斤的麵粉。但是,問題是,如果有一個人只喜歡吃米,不喜歡吃麵,那麼他領到麵粉該如何處理呢?是不是要拿到市場上去交換呢?交換比率該如何決定呢?這時,市場經濟是不是會自動出現呢?也就是說,配給制度是從供給面出發,卻完全忽視需求面的重要。而問題是,每一個人的偏好與需求都不相同,共產主義下的政府如何去滿足每一個人的不同需求呢?
而市場經濟利用市場交易,讓人們的供給需求去自行決定市場價格和市場交易的多少。市場價格就像是一隻「看不見的手」,來決定誰來生產、生產多少;誰來消費、消費多少。也就是說,市場價格足以提供充分訊息,來決定所有的生產與分配。在充分的市場訊息下,人們自然會努力的去生產與消費,市場得以有效率的進行,因此產出得以達到最大,經濟發展也就可以持續的進行。
在市場經濟下,政府的職能就是提供一個良好的經濟環境,讓市場訊息充分揭露,不要讓「市場失靈」的情況發生,市場經濟自然就會產生其最大的效率。這雖然是一個很簡單的說法,但是其背後的理由卻是非常的合乎邏輯。因此,最終歷史發展的結果告訴我們,共產主義最後逐漸消失,而市場經濟則成為全球絕大數國家的選擇。
二.台灣:從經濟計畫到市場開放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以後,曾經提出許多的經濟政策,其中有些失敗包括進口替代與第二次進口替代等等;但是也有一些得到相當不錯的成績,包括加工出口區、十大建設與科學園區等等。而這些政策成功背後,除了政策的努力以外,還需要其他因素的配合,比方說,十大建設的成功,一方面是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院長有遠見以外,當時的台灣也的確面臨基礎建設嚴重不足的情況,因此正好可以藉由國際經濟不景氣下,擴大政府支出來的擴大內需方案來解決。只是當時1973年政府十大建設的總支出是2000多億元的規模,以當時的政府支出規模來看是相當可觀的。也就是說,當時如果沒有一個有魄力的政府,我們很難想像此種龐大規模的投資是如何能夠成功的推動的。
除了上述的政策以外,其實台灣經濟發展成功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政府不斷的採行各項的開放政策。比方說,1965年的加工出口區的成功,是政府成功的利用了國際市場的開放,來帶動台灣的大規模生產。再比方說,1986年開始一系列的金融開放政策,包括利率自由化、外匯市場自由化、與開放民營銀行等等。
其實從1990年開始,台灣的經濟政策主軸就是以「自由化、國際化、與民營化」為主要準則。1990年代下半,政府曾經推出「亞太營運中心」政策,可惜未竟全功。2002年初台灣成功加入WTO,其背後原因之一就是我們承諾開放一部分的國內市場。其實這兩個政策目的之一,都是希望利用這些經濟政策來達到全面開放的目的。
當然,台灣也曾經從1952年開始,就由經建會(最早時稱為美援會)曾經提出一連串的經建計畫,一直到現在經建會仍然會提出四年計畫與各年的年度計畫等等,希震望以經濟規畫來帶領經濟發展。但是,由於我們的市場愈來愈自由開放,因此政府經建計畫的重要性就愈來愈低。記得有一位長期投入台灣經濟發展政策擬定的經濟學者曾經說過:「台灣的經濟發展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我們沒有非常認真的去執行經濟建設計畫。」我們覺得這句話說得很中肯,因為政府真正要做的經濟政策,應該是去建設一些重要的經建工程,例如十大計畫及全民健保等事項,而至於其他的經濟事項政府應該儘量少去干預,只要能維持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再讓民間自行去發揮就行了。
另外,在兩岸政策方面,從1987年底政府開放人民赴大陸探親以後,兩岸經貿開快成長,於是從1991年開始,政府又開始了一系列的大陸開放的相關政策。大陸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我們當然應該儘可能的去利用此一市場,不論是利用他的廉價生產要素來生產,或是利用他的龐大市場來發展自己的產業,我們都應該採用一個較開放的態度來面對此一市場。但是,很不幸的,到了2001年民進黨政府開始,因為意識型態的考量,大陸政策先是採行「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到後來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基本上對於大陸政策的開放,就顯得非常的謹慎與保守。而就在其執政的八年之間,也是大陸經濟發展最快速的一段期間,而因為對大陸開放政策的過於保守,讓台灣錯失了充分利用大陸市場的最佳時機。
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任以來,對於大陸政策改採開放與合作的態度,先是開放直航與大陸人士來台觀光,然後在2010年6月與大陸簽署ECFA。簽署ECFA可以說是兩岸關係正常化的一個最重要的重里程碑,此舉不但使得台灣企業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大陸的市場,而且也讓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議的機會增加許多。也就是說,兩岸簽署ECFA可以說是繼2002年初台灣加入WTO以後,市場開放政策中最重要的一步。
三.中國大陸:從計畫經濟到市場經濟
1949年大陸在共產主義之下,開始實施嚴格的計畫經濟制度。雖然聲稱大家「為國家做事,為人民服務」,但是大家心裡都有數,因為吃大鍋飯的最大問題,就是大家都不會有努力工作的誘因,因為大家的薪水不是依每個人努力工作來發的,也不是依個人的產出來發放的。因為在一切公平的情況下,每個人的薪水與報酬是完全一致的,那麼為什麼要努力去工作呢?中國大陸後來走向人民公社制度,更是使得共產體制導致最終崩潰的最主要原因。在人們缺少工作的誘因下,大家都不會想要努力的工作,產出不會增加,經濟就不會進步。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曾經問過一句有名的話,他說:「麵包師傅每天一大早起床做麵包,請問他是為了要填飽大家的肚子,還是要填飽自己的肚子?」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工作誘因的重要性。
其實,1949年兩岸各佔一方時,兩岸人民的所得並沒有差距太多,雖然台灣在日據時代的基礎還不錯,但是由於1949年前後一下湧進太多的人口,使得當時台灣的人均所得並沒有比大陸高出多少。但是,當台灣採取市場經濟而逐漸取得經濟上的成就時,大陸仍然在計畫經濟的體制下苦撐。在1979年改革開放之前,大陸的人均所得還維持在200美元左右的水準時,台灣的人均所得已經達到2000美元的水準。
1978年底,四人幫下台,鄧小平上台,採行「改革開放」政策,這才使得大陸經濟起了重大的變革。「改革」是把原先的「計畫經濟」體制改成市場經濟體制;「開放」則是開始與外國進行國際貿易,希望利用國外的市場一方面達到規模化的生產,另一方面也希望藉著國際競爭,來達到提升國內生產技術的目的。其實這兩個政策都是重要的「市場經濟」,一個是對內市場的開放,一個是對外市場的開放。
但是,在當時仍然是共產體制的情況下,人民公社體制仍然存在,土地是國家的,農人沒有自己的土地,生產出來的農作物必需全部上繳,因此大家仍然是沒有努力工作的誘因。尤其是在長期人民公社制度之下,不但人民公作意願很低,而且農地的相關資本支出也不足,因為此導致農地的生產力非常低,低到幾乎很難生存的地步。直到1978年秋天,安徵省鳳陽縣的幾位農人私底下簽訂契約,以「包產到戶」的方式,改變人民公社吃大鍋飯的做法之後,整個大陸的農業政策才開始有了重大的轉變。而當人民工作的報酬不再是齊頭式的平等,當人們的報酬由每個人努力的結果來決定時,農人的工作誘因就出現了。而以當時生產嚴重不足的情況來說,僅僅只是這麼一點點的生產誘因,就足以使農人努力的生產,而使得經濟發展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
當然,單單只靠農業生產是不夠的,大陸需要的還是工業產出與其他產業的產出。但是,一方面大陸的生產技術不足,另一方面,大陸也嚴重的缺乏資金,因此需要大量的藉助於外來的力量。1980年2月,大陸同時選取了深圳、珠海、汕頭與廈門四個經濟特區,希望藉著吸引外資與港澳台資,來達到提升國內生產技術的目的。其後,1990年6月,選擇了上海浦東做為經濟開發區,2000年,開發大西部;2005年,又再開放天津的濱海新區與福建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等等。基本上,大陸在進行開放,都是採用「摸著石子過河」的態度,先是試點,然後再逐步開放。
1992年初,鄧小平第二次南巡,確立大陸要採取「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市場經濟」之後,大陸才真正的開始採行了所謂的市場經濟。其後,1994年匯率改革,取消外匯券,形成單一匯率制度;同時,開始採行分稅制度,把中央與地方的稅收畫分清楚。1995年,通過人民銀行法與商業銀行法,讓金融體制有了初步的樣子。1990年下半,大陸開始實施更多的市場改革,把本來屬於各企業所負擔的醫療、住房與教育等,都分割出來,都交由各別的市場去進行這些服務商品的提供。由於各生產性企業把這些功能都交由市場去生產,於是這些企業可以專注的來生產的產品,因此他們的生產力可以提升。當然,由於這些企業把醫療與住房等非專業生產的產出拿掉了,因此原先企業中就有很多人會丟掉他們的飯碗,就是所謂的「下崗」;但是,另外一方面,由於以後這些服務性商品改由專業的人士來生產,因此這些產業的生產也會變得更有效率。
2001年底,大陸加入WTO,一方面開始大幅開放國內市場,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因此拿到了更多的國際市場,使得大陸的出口與進口都同時大幅成長,而造成大陸在過去十年之間經濟的快速成長與大量外匯存底的累積。
從過去三十年大陸的經濟發展過程來看,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體制改革」與「市場開放」,但是其實都是「國內外市場的開放而已,但是以足以造成大陸過去三十年來的經濟以每年約9.1%的快速成長。去年,大陸的GDP總產值已經追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而且,雖然其總產值與美國仍有一段距離,但是因為其13億人口的龐大經濟體,已經足以讓中國大陸從「世界工廠」的角色成功的轉型到「世界市場」的角色。
四.市場經濟的下一步?
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就是開放與競爭,一方面開放讓大家有更多的機會找到市場;另一方面,開放也產生更多的競爭,而競爭讓大家必需更努力的工作,於是產出才會增加,社會才會進步。當然,由於開放與競爭都會帶給人們更多的壓力,因此在開放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一些人的抗拒。此種情況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市場開放並不是對「每一人」都有利,通常是對大多數人有利,而對少數人不利。因此,在開放的過程中,政府應該要協助少數人轉型與升級,或給予某種程度的補貼。但是,我們仍然要強調的是,開放與市場擴大是一條正確的道路,也是每一個國家和社會必需要長期持續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國際化、自由化與民營化」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原則。
在面對全球經濟快速整合的今天,台灣也應該儘速的融入經濟體系當中,現在我們與大陸簽署了ECFA,未來我們仍然必需努力的與其他國家簽署更多的FTAs。因此,不論是政府、企業與個人都必需有更多的心理與政策上的準備,以因應未來的市場開放與國際競爭。
同樣的,大陸經濟走到現在表現固然不錯,但是未來他們需要面對的開放與國際給予的壓力會更大,比方說,人民幣匯率的開放、人民幣交易的自由化、大陸人民出國觀光的自由化、以及大陸各項資訊與數據的公開與透明等等。我們相信市場開放的過程是持續的,而大陸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刊載於2011年10月號海基會交流月刊)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