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當佔領華爾街運動與歐債危機新聞佔盡新聞版面的同時,一則國際新聞的標題寫著:「巴西今年將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這則新聞並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畢竟巴西,位於南美洲,距離亞洲遙遠,其政治和經濟似乎和台灣沒有多大的關係。但如果我們把巴西放在國際政治經濟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則新聞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和中國大陸去年以5.8兆美元的經濟規模,一舉超越日本的5.4兆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樣,具有特殊意義。
經濟學家估計,巴西今年經濟規模以國內生產毛額 (GDP)衡量可達2.44兆美元,超越英國2.43兆美元,去年已超越義大利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當然,如果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去年名目人均GDP統計來看,巴西為10,816美元,世界排名第54,與英國人均36,164美元,世界排名22,仍有一大距離。但以總體規模來看,巴西即將超越英國,卻也是不爭的事實,甚至引起英國擔憂。英國外交部政務次長布朗 (Jeremy Browne) 日前接受訪問時表示,假如英國再不加緊進行經濟結構轉型,十年後英國經濟將被南韓、巴西、甚至墨西哥超越。布朗甚至有感而發地指出: 「沒有一條永恆的規則說英國在全球政治中將無限期佔有世界級地位。」(There is no eternal rule that says Britain will be a paramount global force in global politics indefinitely.)一向驕傲的英國人,今日有如此說法,發人省思。但風水輪流轉,誰也沒料到,工業革命發源地英國,十八、十九世紀稱霸全球,號稱日不落國,今日在經濟表現上,卻逐漸感受到來自開發中國家競爭力的威脅,尤其是拉丁美洲新興國家巴西。
拉丁美洲泛指以羅曼語族語言(Romance languages)作為官方語或主要語言的地區,由於羅曼語衍生自拉丁文,因此又稱為拉丁美洲。廣義來說,拉丁美洲包含20個國家及屬地,總人口接近六億,經濟潛能龐大,除了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兩主要語言之外,這個地區還講法語(海地及法屬蓋亞那)、克丘亞語(Quechua)、阿伊瑪拉語 (Aymara)、納瓦特爾語(Nahuatl)、瑪雅語系諸語言(Mayan Languages)、瓜拉尼語(Guarani)、義大利語、英語(貝理斯及蓋亞那)、德語、荷蘭語(蘇利南)等語。
自十八世紀以來,拉丁美洲國家深受歐洲殖民主義的影響,並與當地原住民文化及隨後引進之黑奴文化融合形成特殊的多元社會文化。長久以來,拉丁美洲這個新世界(the New World)成為歐美列強爭奪之地。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西班牙於拉丁美洲勢力逐漸瓦解,阿根廷、智利、秘魯、哥倫比亞紛紛獨立。1823年普魯士、奧地利、俄羅斯三國為維護君權,組成神聖同盟(the Holy Alliance)。為防止三國藉由西班牙殖民地過度干預美洲事務,美國蒙羅總統在國情咨文演說中正式發表門羅宣言 (Monroe Doctrine),以防堵歐洲勢力進一步向美洲擴張。由於英國在此地區有龐大的貿易利益,門羅主義獲得英國支持長達半世紀。美國門羅主義可視為美國外交政策史上一個轉捩點,為日後美國領土西拓(1845)、主張將西班牙人逐出古巴(1852)、反對法國拿破崙三世入侵墨西哥(1864)、美西戰爭自西班牙手中獲得古巴與波多黎各(1898)、老羅斯福總統擴大解釋門羅主義稱美國有權介入拉丁美洲事務(1904)、乃至甘迺迪總統古巴飛彈危機 (1962)引用防堵共產主義,為美國提供介入拉丁美洲事務的基礎。
十八世紀拉丁美洲國家相繼獨立後,各國致力經濟發展,雖軍事政變流血不斷,但總體而言,由於歐洲國家的投資建設,其豐富的天然資源、再加上部分國家發現銀礦,湧入一波投資浪潮,使得拉美國家在學者所稱的第一波全球化年代1870年至1920年間,阿根廷、智利、巴西、烏拉圭等的經濟成長率高於世界平均水準、甚至還比部分歐洲國家經濟成長率更高。尤其是阿根廷由於大量出口牛肉與糧食,享有世界糧倉的美譽。至20世紀初期,阿根廷已成為世界上最富有國家之一,當時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和美國紐約同時期興建地鐵。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阿根廷的人均收入略高於法國與德國人。連當時好萊塢電影裡演的有錢拉丁人一定是指阿根廷人,可見阿根廷人富有程度。
阿根廷 (Argentina)與巴西 (Brazil)、智利 (Chile)號稱拉丁美洲ABC國家,是南美洲在經濟、政治、文化、最為強盛三個國家,國際間稱為ABC powers或ABC countries。1914年,這三個國家首度聯合展現其欲當家作主的決心,為了防止美國過度介入墨西哥內政或對墨西哥宣戰,ABC三國與美國代表在加拿大尼亞加拉 瀑布(Niagara Falls)集會斡旋。次年,ABC三國代表再度集會,並簽署ABC協議 (ABC Pact, 1915),建立合作、解決紛爭機制,並在外交上採取一致立場,目的在於降低美國在此地區的干預與影響,拉美ABC國家由此得名。
大體而言,歐美國家對拉丁美洲國家內政的干預,隨著美國國力日漸強盛,至十九世紀初期後逐漸由歐洲列強轉移到美國,美國對拉丁美國國家事務的介入,尤其以中美洲國家最盛,其中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家等中美洲國家經濟與內政遭到美國聯合水果公司(United Fruit Company)與美國標準水果公司(Standard Fruit Company)控制最為嚴重。1904年美國作家亨利(O. Henry)甚至還在其小說中創造具有貶義的「香蕉共和國」(Banana Republic),用來形容那些遭到美國所控制的中美洲國家。
1930年代為拉美經濟轉捩點,此時美國爆發經濟大蕭條,許多拉丁美洲國家經濟亦受到影響,尤以阿根廷受創最為嚴重,由於歐美資金大量撤離,導致多數銀行倒閉,再加上出口品所依賴的世界原物料價格崩跌,國內經濟連帶遭受重創,民眾無法獲得溫飽,社會動盪,此時左派勢力趁虛而入,亦成為社會主義發展溫床。隨後幾十年間,拉美國家雖試圖振作,嘗試重建經濟。1940至1980年代,拉丁美洲經濟學家所提倡的依賴理論 (dependencia or dependency theory)廣受拉丁美洲國家採用,而成為當地經濟發展戰略的顯學。其理論賦予國家主導一切經濟發展的依據,有別於歐美國家所提倡的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並主張經濟發展需走自己的道路,限制外國投資,這樣的經濟理論思想也和當地經濟長期受到美國公司控制有關。依據依賴理論所行的獨立自主的經濟政策至1970年代前似乎奏效,1950至1970年代這二十年間,拉美國家平均國民所得成倍數增長,但此時許多產業已國有化,大量舉債發展的結果,卻為日後債務危機埋下伏筆。至1980年代,依賴理論所提供的經濟發展模式已面臨崩潰危機。據統計,1975至1982年間,拉美國家長期外債由450億美元大幅增長至約1800億美元,再加上其它短期借款,共高達3300億美元。1982年首先由墨西哥爆發債務違約危機,隨後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和印度也紛紛陷入債務危機中。1980年代至1990年代,稱為拉丁美洲失落的十年。為了解決債務危機,這些國家不得不接受以西方國家為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IMF)嚴厲的援助方案。
此時依賴理論再也無法適用,尊重市場經濟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許多在美國著名 學府,例如哈佛大學,接受西方經濟學理論的拉丁美洲經濟學家,紛紛回國擔任要職,推動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改革,但由於拉丁美洲國家各國國情、風俗習慣不同、再加上多元種族的社會型態,當這些在西方國家接受西方經濟學理論訓練的經濟學家在各自國內推動市場經濟措施,自然也會遇到不同程度的排擠與困難,但終究這近十年來,部分國家已經擺脫外債的糾葛逐漸走出自己的路來,尤其是巴西。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間出現了拉美ABC國家這個名詞,當時世人一致看好其發展,百年後,這三個國家再度興起,尤以巴西表現最為優越,與俄羅斯、印度、中國與南非並列金磚五國(Bricks)。畢竟這些國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倘再加上勤儉,若不能翻身,才令人奇怪。相較之下,百年前以殖民者心態,處處干預拉美事務,以及在1980年代拉美債務危機中,以嚴苛條件要求新興國家遵守華盛頓共識市場經濟原則刪減債務的歐美國家,如今自己卻也深陷債務危機中,不僅讓人欷噓,有種時空倒置的感覺。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刊載於100.11.12中央社全球瞭望名家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