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2月28日無異議通過《
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國行政部門與台灣間所有高層互訪,法案在國會過關後送交白宮,美國總統
川普需在10個工作天內簽署,如未簽署也未否決,法案則自動生效。
美國國會通過此法,固然是對我國善意之表現,但誠如我駐美代表高碩泰所言,這是一項正面發展,但也不能一廂情願。台灣目前處於美、中兩強之間,面對美方這項善意仍須謹慎以對。
原因首先是,《台旅法》開宗名義點出,台灣的安全與穩定為美國政治、經濟與安全上之重大利益。該法表面上推崇台灣的重要性,但在美國亞太戰略布局中仍以美國利益為上。該法給予美國行政部門制衡中國的籌碼,但「台灣牌」的籌碼到了一向不按牌理出牌的川普手裡會如何運用,仍有隱憂。
其次,《台旅法》對行政部門無法律約束力,作用有限。該法原文載明為國會意見,所使用的文字也未具有強制性,美國行政部門要不要實施,由美國總統依據美國利益與戰略需求自行決定。美國國務院在法案通過後澄清,美國政府基於三個公報與《台灣關係法》下的「一中政策」並未改變,這也意味短時間內具敏感性職務官員間的互訪恐難以實現,該法宣示的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最後,川普上台後,經濟利益為其重要施政目標,掃除與各國貿易障礙尤為重點。川普剛宣布下周將對鋼鐵與鋁進口製品分別課徵25%與10%的懲罰性關稅,可能引起一場全球貿易大戰,台灣恐也無法置身事外。尤其,美國貿易代表署甫公布的年度貿易政策議程報告書中,再度點名美豬、美牛等議題為台美貿易重要關切事項,日後美國是否會藉由《台旅法》施壓台灣,要求美豬、美牛開放進口,相關部門應提早研議因應。
去年11月川普正式提出「印太戰略」,不到1個月後又公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中國定調為「戰略競爭者」,圍堵中國的戰略輪廓已大致成形。如今國會通過《台旅法》無異為川普的亞太戰略再添柴火。而北京對此反應強烈,外交部表示嚴重違反「一中原則」;國台辦更警告台灣「勿挾洋自重,否則只會引火燒身」,後續陸方是否會有反制動作值得觀察。
在大陸剛對台送出「惠台31項大禮包」之後,美國國會也馬上送給台灣《台旅法》的好禮,這兩項對台的禮物表面上均是利多,實質上卻隱含著衝擊。
正值
兩岸關係冰凍、中美貿易大戰一觸即發之際,對於《台旅法》,蔡政府不必太興奮,需謹慎提防台灣成為川普政府對中的籌碼;也期望大陸官方無需過度反應,以免讓美中台三方關係再起波瀾。
(本文刊載於107.03.02 中國時報A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