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於義大利的「待用咖啡」傳統,已在
台灣發展成為包括待用麵、待用粥等等的變通形式,甚至有「待用地圖」的進一步構思。可以預期,在短時間內這股愛心快閃的熱潮,有可能演變成為一種兼具集體意義的從眾行為甚或是社會運動。
不過,無論是「待用餐食」或「待用地圖」的策略性規畫,還是有待詳實的思考。
首先,無論是最早源自義大利的「待用咖啡」還是台灣本地的「待用餐食」,都是以鎖定基本的生活必備品為主,比較偏重在需求範疇,特別是低層次的、生理層次的以及個人層次的。但要如何從單純的「食物」擴及到「實物」,乃至於相關資源的「物資」?此外,「待用餐食」的初衷,還是以飽食一餐為主。亦即,此一變異版本的「幸福保衛站」已從兒少轉變到成人、從便利商店擴及到一般小吃店,從社會救濟專戶改成為隨喜隨心捐給的運作型態。但其中卻可能存在供餐流程產生的運作失靈情形。
其次,當「待用餐食」朝「待用地圖」的目標前進之際,當下個別的善行義舉已經是從點、線到面,以成為一個整體。就此而言,「待用地圖」的規畫真義,就不全然在於將這些待用愛心以及待用店家進行某種集體性串聯,而是這些遍地開花的待用餐食,在其從消極到積極;從現金給付、方案項目到服務連結;從飢餓飽食到行住坐臥;從「待用餐食」、「待用地圖」到「待用銀行」;以及從便利、權責、整合到整體、連續和有效性等,都有待更進一步的建置化工程。
總之,從「待用餐食」轉型為「待用地圖」,除卻按圖索驥的方便效益外,無論是寄杯或是待用性質的善行義舉,在起心轉念的當下,除了單純的免費餐食一頓外,對於從客觀的需求評估到資源配置的條件調查;從免費享用的道德危險到不值得救助的福利依賴;從人身烙印到社會標籤;以及從民間部門到政府公部門等延伸性議題,都提醒我們,應藉此「待用餐食」,思索台灣現行濟助機制所隱含的運作失靈或結構限制。
畢竟,公部門早有推行甚久的生活券之類的濟貧措施。面對「待用餐食」此一另類的行善舉措,在樂觀其成的同時,如果還是被局限在「服務溫暖你我的心」的福利服務界面上,就甚為可惜!
(本文曾刊登於2013/04/24 聯合報民意論壇)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