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年來,大戶條款吵得沸沸揚揚,是否廢除大戶條款始終爭論不休,台股也一直在驚濤駭浪中搖擺。此條款原決議於明年元旦實施,但卻在十七日的立法院財委會中,以五分鐘的速度拍板決議延緩三年。結果,市場大失所望,認為這是將燙手山竽丟給下一任政府,不啻是歹戲拖棚。
平情而論,這幾年中,不僅投資人對台股失望,國庫收入亦因而短收、資本市場積弱不振、券商苦守寒冬;多數人咸認為大戶條款難辭其咎,移除它就能柳暗花明。其實,大戶條款恐怕只是壓垮台股的最後一根槄草罷了。
許多人不禁要問,那到底是那些因素造成台股成交量逐年下降?是外資移情別戀?其實也不是。自1991年開放外國專業投資機構(QFII)直接投資台股後,外資的持股比重即由隔年不及一成逐年上升至目前的三成五左右。換言之,外資對台股仍然偏愛有加。
股市投資講求是報酬率,俗語說,人有二隻腳、錢有四雙腳;在資本市場國際化、全球化的今日,那裡有錢賺,錢就往那兒流。舉例來說,投資美股的報酬率較台股高,聰明的投資人就沒理由將錢留在台股坐以待斃。金管會雖祭出振興股市四箭,包括:開放券商自營部位在漲跌停板時可進出股票、擴大平盤以下可融券及借券檔數、再者是開放現股雙向當沖、放寬信用交易措施,看來僅是飲鴆止渴、成效有限,究其因應是無法對症下藥。管見以為,台股成交量的滅少,應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詳言之,一.睽諸台股的成交量在2009年後就開始發生結構改變,當時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尚有一千一百多億(台幣,以下同),隨即逐年下降;直至2012年,當時的財政部長劉憶如提出復徵證所稅後,成交量更是急遽而下,該年度僅有八百零九億元,去年則掉至七百多億元。在同一期間的台股市值亦由二十九點六兆元一路縮水至去年的十八兆;周轉率亦由二位數降至個位數。無怪乎有股市老手揶揄地指稱,過去台股風光時,大戶吃肉、散戶喝湯;但成交量大幅萎縮後,散戶只能喝西北風了。二.股市開戶人數雖持續增加,目前已突破一千六百多萬戶;但近十年來,自然人交易占股市成交量比重卻由七成五降至六成。每季成交金額達五億以上的大戶及一至五億的中實戶人數較以往滅少近五成,這訊息顯示大戶出走、散戶信心不足。三.透過複委託買賣國外有價證券戶數卻成長近四成,估計流出資金達三兆。四.滬港通的衝擊,也造成不少資金流往A股。
不可諱言,台股的興衰是維繫著
台灣資本市場發展的命脈。於今,大家要思索的是,廢除大戶條款,台股就能夠一飛沖天,直奔萬點?恐怕是戛戛乎其難哉。上市櫃公司治理不彰、財報透明度不高、自由度及國際競力不足,無法獲得國外大型的長線投資基金青眛;復又政治不穩定,無法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等因素才是癥結所在。證交所已於今年三月成立公司治理部,盼能多管齊下,才能讓台股穩健成長,並與國際接軌。
(本文精簡版刊於2014年12月20日聯合報)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