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公投的議題,讓正反雙方的聲音在媒體上不停的席捲而來,目前暫以反核的聲音居於上風,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台灣現在都不談全球暖化的危機!縱使反核的輿論一直強調是為了國土的安全、為了下一代的幸福,但是沒有了核電,勢必更加依賴傳統的燃煤、燃氣發電,如果因此而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加劇,這難道也是下一代之福?綜觀我國的發電結構,如果核四廠未能安全而順利的商轉,再加上因為環保運動的抗爭而使燃煤機組無法依計畫新建,則未來勢必將大幅依賴昂貴的天然氣發電,以目前的發電比例來看,如果核四未能順利商轉、加上舊有核電廠依期除役,日後我國每年即需多付出千億元以上的天然氣購置成本,此一額度早已超越之前吵翻天的年金、退休金、肥貓、年終獎金等議題。另就能源供應的安全與穩定而言,我國目前僅有七天的天然氣安全庫存,一旦遭遇連續颱風災害,豈不上演停限電的現代鬧劇?
進一步而言,我國除了在2009年面臨金融海嘯的衝擊,而導致電力需求略有下降之外,其餘時間皆處於電力需求正成長的態勢,而近年國人完全感受不到電力供應吃緊的壓力,這必須感謝蔣經國、李登輝兩位前總統任內,積極推動電廠建設的庇蔭,事實上,在未來幾年內完工的電廠,基本上都仍歸屬於李登輝執政時期所批准興建的(因為電廠從評估、規劃、設計、施工、商轉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必須盡量未雨綢繆,否則就會趕不及)。台灣雖然目前仍有20%以上的備用容量率(法定備用容量為16%,而近期有部分人士提出我國的備用量有達28%,其實這是用2009年金融海嘯時的數據來誤導),但是在台灣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建一座電場往往耗時十年以上,因此,即使核四上線,我國的備用容量仍會降到10%(低於法定容量),而90年代正是因為全台的備用容量在10%以下,造成全台的缺電危機,工廠生產斷斷續續,影響產業發展甚鉅,殷鑑不遠,國人不應忘記。以目前的新燃煤電廠的新建計畫不斷遭受抗爭的情況來看,不管核四商不商轉,我們都註定要面臨重大的供電危機,這個部分可以從新電廠的興建進度大幅落後,和燃氣發電比例過高這兩個層面來說明。
首先,在近幾年預定完工的電廠當中,除了燃氣電廠可以依計畫完工之外,其餘規劃的燃煤電廠完全無法完工,尤其彰工、深澳等燃煤機組遭遇環保抗爭,已將延宕多年,如此下去,一旦核一~核三依期除役,則我國的供電夢魘將必然會來臨,更別提,用電量會持續上升,電廠新建的速率遠遠趕不上需求的增加,等到感受危機時,早已為時太晚。當然,燃氣電廠的興建阻力較小,而目前開放的民營電大多都屬於燃氣發電的形式,但這又會衍生出下一個問題。
燃氣發電的燃料成本高昂,但由於其啟動速度快,因此多半作為中載、尖載發電角色(核能和燃煤等基載電廠24小時發電,滿足基本的用電區求,等到日間尖峰時段,再開啟燃氣發電作為支援),但依照我國的基載發電設施建設進度大幅落後的態勢下,未來勢必大大依賴燃氣發電作為我國發電的主幹,在核一~核三除役前,我國可能每年都需多花費數百億元購置天然氣,而等到舊核電廠除役之後,每年可能將多花費上千億元購置天然氣,此一多花費的成本,如果不能轉嫁到電價上的話,可想而知,我們又會舉債度日,或者對於其他的預算項目造成嚴重的排擠,實在令人憂心。
至於最近有人大聲疾呼的再生能源發電,基本上,這完全是另一個不相關的問題,試想,晚上沒有太陽光可以發電(事實上,台陽光電的容量因素低於15%)、風力發電也時有時無(風力發電的容量因素約僅有30%),到頭來還是得依賴健全的基載發電設備作為配套,才能建置一個穩定、可靠、經濟的發電模式。而許多人常舉歐洲的再生能源發電案例,誤認為台灣若發展再生能源發電就可以不需要建設新電廠,殊不知歐洲各國因為有電網相連,一旦再生能源發電不穩,可以立即由鄰國的電網支援,台灣是獨立電網,自然沒有這樣的條件。更別提再生能源發電需要非常廣闊的土地,這正視台灣所欠缺的天然條件。
若為了下一代著想,我們這一代絕不能只從感性的層面大聲疾呼反核,更明確的說,如果不要核電,我們就必須得接受燃煤發電,如果嫌燃煤發電太髒,我們就得接受昂貴的天然氣發電,但是我們也必須為此付出電價上漲的代價。因此不論是減核或廢核,都必然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這是無庸置疑的後果。當然,再生能源發電的潛力也被許多人提及,但是以台灣的天然條件和當前的技術瓶頸,在短期內我們無法依賴這樣昂貴而不穩定的發電方式。日本身為福島核災的最大受害國,但目前也重啟了核能發電政策,這證實了廢核不如想像中的率性簡單,其背後牽涉到的現實問題,也絕非訴諸感性而可以解決。總而言之,如果把廢核之後的電價上漲、能源供應不穩、消費力下降、產業競爭力喪失、碳排放、微粒狀污染物風險等因素和發生機率考量在內(這些機率都遠高於核電事故的機率),那結局又是如何?各方都是為了下一代著想,因此國人應好好把握這史上最有意義的一次公投,把問題通盤思考,才能給子孫一個交代。
(本文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