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翻拍自年代新聞,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
柯文哲市府的都發局長在2015年3月9日參加Hit FM電台的「蔻蔻早餐」廣播節目中公開說出:三重重新路的捷運聯合開發住宅的住戶,要求同社區「承租公營住宅的居民」由不同大門進出。此話一出,引起軒然大波,惟該聯開宅的管委會代表出面說明並無此事,而稍後都發局的主任秘書亦於記者會中,透過念稿說明,都發局長所說出訊息是由參加管委會會議的市府同仁所轉述。此話題至今,仍然各說各話,真相不明。
但是對於此一事件,其實哪一方說謊、到底聯開宅管委會有沒有要求住戶由不同大門進出,並不是重點,而是市府都發局首長,在一個公開的廣播節目(該節目主持人在2014年市長競選時期,早已經透露出明顯的支持立場,並極力批判特定政黨),只憑一個由不知名內部人士所轉述的「爭議觀點」,去挑起「住戶和租戶」之間的對立(都發局長在說出此話之前,他必然早就知道此話會引起階級的緊張關係,但是他仍選擇說出這一段極具爭議但卻不是自己親身聽聞的話),其背後的心態實在非常不可取!
說的更明白一點,公營住宅的推動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一蹴可及,過程中必然要面對鄰近住戶的疑慮和抗爭,這是任何要推動公營住宅的公職人員都非常容易理解的簡單態勢,而公營住宅的推動和相關的配套(例如建案的設計、管理規則和長期營運),是需要經過多年持續的溝通、規劃和建設,才有可能順利實現,正如柯文哲市長最近所推出的公營出租住宅(或稱為社會住宅、青年住宅),其實都是由前市長郝龍斌的團隊所完成的成果,柯文哲市府團隊不僅掠人之美,還有在很多場合倒打別人一把,這些舉動對於長期的市政推動並沒有正面的助益。更遺憾的是,身為首善之都的都發局最高階主管,其實善用正面的力量就足以去好好的推動公營住宅(例如傑出的建築設計、創造幾個成功的混居範例、鄰里共享機能、人性化的功能佈局、美麗的外觀、嚴謹的管理及導入幼托機構、導入鄰里活動場地等機能),不應該透過引起階級對立的手段,去給「某一群有房階級」戴帽子,希望塑造出「有房階級」欺壓「弱勢租屋階級」的社會輿論觀感,長期來看,這樣的公營住宅推動手段,並不能創造社區的和諧,反而會讓現在已經十分疏離的鄰居關係更為惡化或分化,甚至引發未來推動公營住宅政策時的重大阻力。
在此必須提醒都發局,如果對於階級對立的問題如此輕率(甚至刻意引發),那麼後續的發酵可能會出乎意料。畢竟,柯文哲在競選時期所大力倡導的「公辦都更」,很可能必須要透過土地分區的改變和容積大幅放寬才能有效施行,若要符合公平正義的精神,在更新後的建案當中,很可能必須融入公益性單元(如一定比例的公營住宅、幼托、日照機構)才能順利推動大規模的都更,因此,如果此類階級對立的氛圍持續被挑起,讓彼此的疑慮更深,那後果很可能會連帶拖累柯文哲市長的公辦都更大業,需特別謹慎。
柯市府的都發局長除了在廣播節目中說出爭議論點之外,在其個人的臉書中更是寫出「我愛
台灣人;但是,今天,我不了解自私的台北人。天佑台灣!」。在此,不禁要提醒柯市府團隊的高階主管們,若要當廚師就不要嫌廚房熱,各位現在的身份不是作家,也不應該是整天抱病呻吟的怨婦,挑起階級對立絕非推動公營住宅的適當手段,如果要在媒體或網路上訴說浪漫、多愁而善感的情懷,各位應該專心去當作家(例如有某位北市府一級首長的臉書就表明自己是作家),或許會更海闊天空。
我們都非常正面的看待公營住宅在現階段的居住環境中所能發揮的關鍵功能,我們也期待政府拿出更大的資源和魄力去大力推動高品質的公營住宅,讓居住正亦不再只是理想和口號。但是,一個完善的居住政策,最後應該是要追求更和諧的社區關係、更具感情底韻的生活型態,很可惜,柯文哲市府團隊似乎仍有很多改善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