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真是充滿了變數的一年。年初,經過2年激烈爭執的
美中貿易戰好不容易達成初步協議,雙方決定暫時休兵;沒想到1月底由中國大陸爆發的
新冠疫情又席捲全球,其中
美國又成為確診和死亡人數最多的重災區。在全球疫情無法有效抑制的情況下,導致全球經濟與貿易受到嚴重的衝擊,多家國際機構估計今年全球的
經濟成長率會在-5%到-5.5%之間,而全球貿易成長率將會在-13%到-14%之間,這將是1929年全球經濟大恐慌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比2009年的全球金融海嘯時還要嚴重許多。
另一方面,全球也在等待11月3日美國
總統大選的結果,因為這是影響未來
美中關係和國際關係能否大幅改善的關鍵因素。沒想到,這兩天突然傳出美國總統
川普確診感染
新冠肺炎,讓美國大選和全球經濟又增添了一個極不確定的因素。
我國是一個小型開放的經濟體,國內經濟景氣與國際經濟景氣有高度的連動關係,因此在國際經濟普遍不佳的情況下,我國的經濟也同樣不被看好。比方說,今年上半年有些國際機構估計
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能會是-4%的水準,主要是因為他們忽略台灣有兩個很特殊的情況,使得台灣的實際經濟表現遠比國際上估計的要好。
首先,我國的疫情控制得很好,因此我們國內的經濟活動基本上仍然正常進行,國內消費和投資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只是因為邊境管制,導致外國人來台和國人出國觀光的相關支出受到衝擊,其他部分的支出受到的影響較小。
另外一個特殊的情況是,雖然現在國際上因為人們無法出去而使得消費和貿易少了許多,但另外一方面,宅經濟的相關軟硬體需求則大幅增加。長久以來,台灣的資通訊產業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產業,現在面對疫情的新需求,台灣在資通訊零組件與最終產品的出口大幅成長,彌補了其他傳統產業出口的不足。經濟部預估台灣今年出口成長率大約可以維持在正的0.5%至1.0%,這相對於全球-14%的貿易成長率來說,是難能可貴的成績了。
最近,我們看到台灣幾個重要的經濟指標都呈現回溫的情況,首先,國發會最新公布的8月景氣燈號為綠燈,這是從今年3月以來,第一次由黃藍燈轉為綠燈,顯示出總體經濟略有改善。其次,9月分採購經理人指數由8月的56點上升到57.7點,表示產業對於未來景氣回溫的信心也增加不少。另外,經濟部最新預測9月份的出口成長率可能達到4.5%,這也是近幾個月以來的新高。
不過,雖然幾個重要的指標顯示台灣經濟有回溫的現象,但是我們要說的是,2020年還沒有過完,國際的政治與經濟上仍然有很多短期和長期的不確定因素。
首先,川普的病情會如何發展?其確診消息公布當天,美國道瓊指數下跌了500多點,顯示其病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是不可預測的。其次,就算是川普病情控制得當,其對於11月3日的美國大選又會有何種影響?有人認為川普可以顯示其對抗疫情很厲害,因此對其選情有利;但是也有人認為連總統都被感染,顯示美國防疫真的做得很差。我們能確定的是,美國大選結果是更難預測了!第三,美國大選之後,全球仍然要面對疫情的問題,何時可以完全的控制疫情,將會是影響全球景氣的第三個短期的不確定因素。
最後,還有兩個影響全球經濟的長期不確定因素,一個是美國大選之後,美中之間的政治與經濟關係。因為過去兩年川普發動的美中貿易戰爭,已經把大陸全面抹黑了,即使是
拜登選上了總統,美中的政治和經貿關係仍然會是一個大問題。尤其是美國對於大陸科技技術的打壓應該會是一個長期的嚴重問題。
最後,受到美中貿易戰和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生產鏈重組已是一個不可逆的現象,一方面生產鏈會從長鏈改成短鏈;另一方面,國際企業生產鏈的地區選擇也將會出現大幅調整。而台灣的產業鏈與大陸和國際產業鏈都息息相關,未來台灣生產鏈在
兩岸與國際佈局會有何種變化?這些都會產生嚴重的長期不確定性。
總而言之,雖然現在台灣經濟短期看來情況相對於其他國家較好,但是在短期和長期下,仍然需面對非常多的不確定因素,因此政府、企業和投資者在決定相關策略時都必須十分小心,未來仍然有很多的不確定變化等著大家去面對。
(本文刊於2020年10月6日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