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勞委會委託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針對8,906位男性勞工與6,382位女性勞工、使用「丹麥哥本哈根疲勞量表」所做的「受僱者疲勞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台灣勞工每周平均工作時數達到43小時(全世界第三長,僅次於香港、印度);甚至還有12.7%的男性、與9.1%的女性在調查的前一周工作49小時以上(也就是說,若以周休二日計算,平均一天要工作9~10小時以上)。此外,在疲勞指數上,不管是勞心的白領或是勞力的藍領階級,都覺得工作很疲勞;其中男性以製造業、女性則以服務業疲勞指數最高;而工時越長以及工作負荷越重,確實會增加疲勞程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受僱者的疲勞指數,整體而言高於男性;尤其是高階的主管、或大專以上的高教育程度女性,疲勞指數越高。可能的原因是:中高層級職位的女性較諸同樣職位的男性,因為傳統價值觀念、刻板印象與先天限制等因素,使得其競爭壓力較諸同樣職位的男性還要來得更大;再加上女性往往身兼多重角色,下班後還有「第二班」,還得要作家事、接小孩、為人妻、為人母等,因此壓力與疲累程度自然更超過男性。
對於台灣目前這樣一個工時長、工作壓力大與疲累的工作環境,其對勞工所產生的具體影響為何?根據某預防醫學機構為24,500位20歲到60歲的上班族進行檢測,並在五一勞動節時所發表的「白領上班族肝苦指數大調查」結果顯示:上班族群中,以症狀區分,有脂肪肝異常症狀的人最多;以性別年齡區分,41歲到50歲男性的肝指數異常情形最為嚴重。由於有脂肪肝異常症狀的人多為中高階主管,顯示此年齡層的男性上班族是肝病的高危險群。而經過進一步的交叉分析,發現肝臟檢測異常者中有94%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工作超過8小時者高達92%。也可見過勞的勞工容易導致肝病的出現,如此對於個人的健康壽命與家庭的美滿幸福,都將會構成嚴重的負面影響與殺傷力。
此外,個人的過勞與疲累不只可能會造成生理上的疾病(如:肝病),也可能會造成心理上的不適(如:憂鬱症)。例如近來醫院的精神科已出現一波請醫師開立「痛苦證明」的民眾,以便向老闆請假。所謂痛苦證明,是指:經醫師評估,若求診者工作壓力確已瀕臨輕度憂鬱或焦慮,以致影響生活、人際關係和工作自信等,醫師可開出診斷證明(例如:診斷其為「調適障礙」),並具體建議雇主最好能讓該員工「休養幾天」。當然像這種狀況,大部分的個案的確是抗壓力出了問題,因此若能短期「脫離」工作崗位,藉以轉換心情並降低壓力強度,如此對於該勞工的恢復與重新出發是絕對有正面助益的。不過當然因為精神科很多診斷的資訊都仰賴患者自述,因此也不能完全排除有的人只是想「摸魚A假」、而假裝自己有這樣的症狀,所以這也得仰賴精神科醫生憑藉本身的專業來作嚴謹的把關。
總之,台灣人的「勤勞」是一項美德,但「過勞」就不是我們所樂見的。期許政府可以把整個經濟大環境再改善一些,讓民眾可以不必這麼「賣命」就獲得一家的溫飽;而雇主也要體恤員工,讓其有「喘息」的空間,不要只是想著獲利;至於民眾要多注意營養、運動與休閒,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健康文化」取代「過勞文化」。
(本文曾刊載於台灣時報民國九十六年五月六日第二版「社論」;本文謹代表作者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