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國政基金會教文組自行拍攝,中山捷運站。)
臺灣大學於日昨舉行國文改革公聽會,對此,臺大學生會認為缺乏系統、偏愛古典的『大一國文』,脫鉤於大學生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因此,提案要廢除大學的國文必修,主張將國文課程改列選修,讓有興趣的人自行選讀即可,相形之下,臺大中文系則是表達強烈的反對意見,認為文學背後有其厚實的文化思維,必修課程自當有它的必要性,臺大校方也以仍有學生提議維持現行必修制度為由,認為此事需要從長計議,傾向於維持原狀,顯然,一門共同必修科目的各自表述,背後實有其變遷意涵的多重論述。
基本上,從課室到網路以迄於從紙本到線上等多軌的學習管道,直指出來的是當前的知識增長,不再是一言堂或是定於一尊的教導方式,但是,超脫於各種的學習方式,如何有其應有的學涵基底,這才是問題之真義所在,就此而言,對於臺大學生會提出廢除大學國文必修的提案考察,當可視為某種與時俱變的文明對話和觀念充權,連帶而來的是從國文到英文、通識的校必修,抑或是院系所的必修科目,是否也要一體適用於上述基本能力素養的相關提問,更遑論
高等教育所關涉到人力資材所之於本質、性質和體質的相關詰問?冀此,在這裡的思辨論述何嘗不是突顯當前大專校院還是停留在權控關係的教授學習模式,如此一來,應該要被重塑的也就不單單只是限縮於大一國文這門科目的工具性操作,而是某種涵蓋求知與精進的「教—學」認知結構,有如揆諸於包括任課教師與莘莘學子的一干人等身上。
事實上,上述臺大學生會的提案,亦可視為某種由下而上的表達性需求,至於,負責大一國文課程的中文系,所持以的反對意見,則是被範定為一項由上而下的規範性需求,如此一來,嫁接於包括規範性、自覺性、表達性以及比較性在內之不同概念元素的需求內涵,亦可借力使力於某種理想言談情境的溝通機制和互動平台,也就是說,一方面,作為必修的國文,是否讓學生領受到中文的學習,背後實有奠基於豐富的歷史思維,從而嫁接於兼具文化內涵的知識份子,這一點的認知落差和學習困頓,是有來自教導一方如中文系教師包括問題導向學習、行動學習、課程設計、教材教具、科技媒體、評量工具等等與時俱變的策進作為;連帶地,包括態度、行為與知能等等各科目所形塑出來的高教素養,當前的大學生世代,又要如何勇於面對己身所之於邏輯思辯、文字筆功、口條話術、結構呈顯抑或臨場應變等等超脫『講光抄—背多分』的學習心理捷徑。准此,大一國文是否要全面的退場,這已經不是聚焦所在,而是良知、熱情、本事、遠見、謙卑與共好的心靈結構,如何得以內化、轉化與分化,況且還有對於自知、自學、自律與自在,所之於一個『自』字的自我反思。
總之,樂於看到年輕世代展現其表意權,但是,表述意見的權利,更應該要有表述意見的能力、機會和平台,或許,新生世代是沒有那麼的不優,但是,勇於做自己的意見表述,更要認清權利行使及其責任義務的衡平關係,遠地不說,就從準時到校上課、溫習課堂互動以及複習精進自我,開始做起吧。
(本文曾刊登於111.01.21 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