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開放交流以後,海峽兩岸的論壇難以計數,但以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最具代表性,影響也最深遠。2006年,自連戰主席與賈慶林政協在北京召開第一屆兩岸論壇以降,匆匆已過十年,其間的論壇內容對兩岸的實質交流具有重大意義,對台灣的經濟成長與文化交流具有實質性的貢獻,特別是促進兩岸人民的交流更為密切,但隨著兩岸經濟的發展日愈懸殊,以及台灣政經結構的改變,兩岸論壇的召開與推動日愈清冷,若加上後續的執行情形日漸困難,更可見兩岸論壇的欲振乏力;2016年,另闢新徑的論壇形式,由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改變為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同時擴大討論的範圍與內容。本文主要是根據第一次論壇的時空背景(2000-2006),說明在全球經濟板塊變動與遷移的過程中,在兩岸政經環境改變的氛圍下,兩岸論壇的蛻變與發展。
一、背景
在人類社會中,時序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世界政治經濟的變化隱含了兩大變動趨勢,一是經濟板塊的遷移與整合,一是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二者均對台灣的政經局勢變動產生重大影響,連帶地亦使兩岸關係產生微妙變化,並對召開已長達十年的兩岸論壇內容產生蛻變性的影響。
2006年,兩岸三通以後,為求兩岸交流的深化與合作,因而有各種不同性質的論壇產生,其中,以「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最具代表性,其參與的層級最高,討論的範圍最廣,影響兩岸的經貿發展也最深遠;在兩岸經貿與文化交流的發展過程中,在兩岸經濟我消彼長的前提下,兩岸論壇的召開與內容之實踐亦產生重大影響,而在長達十年的兩岸論壇中,影響最為深達的首推2006年在北京召開的第一次兩岸論壇。
本文主要是根據第一次論壇的時空背景(2000-2006),以及當年兩岸領導人的連戰主席與賈慶林政協的政策內容加以闡述,再由2016年第十屆兩岸論壇內容的改變,說明兩岸論壇的蛻變。
二、兩岸政經局勢的發展
兩岸經濟是世界經濟的一環,其政經體系的變動直接或間接受到國際政經局勢變化的影響,因此,有關兩岸政經局勢的發展,可分為下列幾個部分來說明。
(一).世界經濟板塊的遷移與整合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多元社會的崛起,世界經濟板塊不斷的遷移與整合,舉世各國中,歐洲、美洲、亞洲等經濟環境的遷移與整合較為明顯,這種經濟板塊的整合,在歐洲向東擴展之後,已經形成了一個25個國家組成的經濟體,佔有世界4.5億的人口、20%的貿易額。美洲、北美的自由貿易區佔有世界4億的人口、22.5%的貿易額。亞洲雖然起步比較慢,但是中國大陸和港澳地區已經成立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 CEPA)。
另方面,東南亞國家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簡稱「東協」,於1967年8月8日在曼谷成立,五個創始會員國為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爾後,汶萊於1984年1月8日加入、越南於1995年7月28日加入、寮國和緬甸於1997年7月23日加入,柬埔寨於1999年4月30日加入,形成東協10國,對亞洲或世界的經濟的發展影響甚大。
對台灣而言,影響最大的「東協加一」,也就是中國大陸與東協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AFTA),又稱「東協10+1」。而東協(即東盟)+1,東協+3等,更是蓄勢待發。尤其在馬來西亞召開的高峰會議,中國在會議的動向已形成主流,澳洲、新加坡、印度等各國都被納入,而一個包括亞洲和大洋洲的大經濟的架構也若隱若現。而當世界各國在整合的過程中,臺灣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大環境裡,國人必須瞭解的是臺灣在哪裡?臺灣的切入點在哪裡?臺灣又該何去何從?
(二).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
除了經濟板塊的整合之外,另一個大的變動就是中國大陸經濟崛起的趨勢。1979年,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之後,經濟成長的速度與幅度,都造成全球的震撼,因為在過去的歷史中,從來沒有一個計有13億人口的國家,在長達將近三十年的時間中,能達成一個將近10%的經濟成長率。
2003年,中國大陸的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已經攀升至世界第一名,其投資總額並已超過美國,2004年,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攀升至世界的第三名。根據WTO所提供的資料,中國在開放市場之後,在2000-2005的五年中,整個進口增長了193%,此一成長率是韓國、東南亞國家平均出口額的一倍到三倍,代表大陸市場的開放,己經促進了這些國家地區出口的興旺與經濟的增長,也讓中國大陸得以早日脫離1997年亞洲金融風貌的陰霾。
另方面,臺灣是一個出口導向的國家,國際貿易對國內的經濟成長有很大的影響,然而,在過去2000-2006的六年中,因為內需不振,投資消費每年都在衰退,唯臺灣仍可以維持平均3.57%的成長,其主要的關鍵就是和大陸的貿易保持密切的連接性,而能夠維持臺灣超過3%的成長。
(三).臺灣經濟的轉變
臺灣是島型經濟體系,國內經濟發展受國際貿易的影響甚大。在臺灣的經濟發展方面,二戰之後,臺灣經濟凋敝,物資極端缺乏,失業、通貨膨脹、貧富不均等現象極為明顯,但從1950年代起,或從1953-2000年將近半個世紀的期間裡,政府先後推動了12期的「四年計畫」,將臺灣從800萬人口增加到2200萬人,維持了平均8.1%的成長率,2.5%的失業率,在50年代中,世界排名第一。1953年,臺灣的國民所得只有50美元,菲律賓188美元;2000年,臺灣的國民所得14181美元,菲律賓1034美元,在將近半個世紀中,兩個國家的國民所得分別增加了283倍與5倍,同時,世界經濟也以菲勞取代了台勞。
1986年,台幣大幅度升值,傳統產業外移,外移資金超過1000億美元,經濟危機嚴重,但是因為政府未雨綢繆,讓臺灣的經濟能夠升級並轉型,而政策的成功,不但讓臺灣渡過危機,還讓當年的失業率和以後的失業率都能維持在3%以下,出口從400億美元到2000年的1480億美元,成長了3.7倍。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暴發,台灣採取了振興股市,擴大內需,用安定和振興的方式,使得臺灣不但安然渡過亞洲金融危機,同時也維持4.6%的經濟增長。而在過去將近半個世紀中(1950-2000),臺灣的經濟奇績引發世人的重視,而其主要的特點如下:
1.在快速的經濟成長過程中,台灣維持了物價的穩定;
2.由出超變成入超,政經機制與體制的改變,使得經濟結構得以脫胎換骨;
3.維持一個低度的失業率,而能達到所謂充分就業的理想;
4.光復之後,財富分配快速變化,貧富不均,經過約半個世紀的修正,臺灣逐漸地進入均富社會。
(四).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
一般而言,要維持一個快速且長期的成長並不容易,特別是在九0年代,臺灣的經濟成長率減緩,當此之際,也正是中國大陸經濟崛起非常明顯而頗具成效的時期。因此,如何結合兩岸互補的優勢,產業的分工,把臺灣的資金、技術、人才、行銷、地理位置能夠跟大陸崛起的方向結合在一起,是政府所必須要負起的責任,而以大陸為腹地,以經貿為主軸,則是兩岸共存共榮的主要模式,兩岸業者也對此種合作模式深具信心。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的統計,2005年,臺灣轉到大陸的資金已達580億美金。臺灣對大陸的產業間貿易超過全世界產業間貿易的一半,表示兩岸經濟貿易關係非常密切,同時也代表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特質,即:
1.兩岸合作共創雙贏
兩岸合作是創造雙贏的重要模式,以資訊硬體產業為例,資訊硬體產業在臺灣海內外的產值合計約730億美元,被稱為是重鎮,大陸資訊硬體產業產值約720億美元,被稱為是王國,而臺灣在大陸生產約580億。假如臺灣沒有機會到大陸生產,或者大陸不允許與臺灣合作,則臺灣與中國大陸均僅剩約100億美元,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減少,因此,兩岸合作便是1+1大於2,事半而功倍,亦即兩岸合作共創雙贏。
2.提升產業價值鏈
在兩岸充分合作的過程中,臺灣的企業家借著大陸快速的成長,一方面在產業的分工上,臺灣可以繼續向所謂的微笑曲線(Smiling Curve)兩端發展。亦即在產業價值鏈可以向附加價值高的方面來發展,這就是臺灣工商企業界把經濟帶向科技島或運營中心,不僅可以提高研發、創新、設計...等的能力,而且對於倉儲、通路、物流、服務、金融、品牌、行銷等的運作又能另闢新路,而這也是未來臺灣必須要走的路,因為若沒有大陸的資源做後盾,則臺灣要走出去將倍增困難。
(五).兩岸經貿關係的競合
2006年,法國經濟學者埃里克.伊茲拉萊維奇(Erik Izraelewicz)認為「中國正在甦醒,世界為之震撼!過去1/4世紀裡,世界改變了中國;今天,中國正在改變世界;明天,中國即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強國,而大陸本身是不是永遠是一個世界工廠而已,…」。
在其《當中國改變世界》書中特別提起,當中國改變世界的時候,中國不會永遠地逗留在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層次,很快中國將出現在高科技的產業,也將會出現在服務業。事實上,大陸都在向價值鏈的上游貢獻技術,以IC產業為例,從IC的設計到廠商,大陸一直力爭上游,臺灣在整個的產業體系已經相當完整,也相當成熟,但是因為臺灣的市場規模太小,無法建立國際的品牌,所以如何能夠讓政府和民間充分結合,就彼此的優勢,將市場中的產銷、管銷的能力、技術的能力、市場的規模等的相互結合,也就是上、中、下游全面地結合,那將產生二十一世紀上半期最龐大的商機。
另外,臺灣由於生產規模相對較小,產業內容大多缺乏整體性的考量,而在海峽兩岸交流的過程中,在中國大陸逐漸成為經濟大國之際,若臺灣不能抓住這個機會,下次的機會可能就永遠不會再來。因此,假如兩岸失去了合作的機會,臺灣Passing、臺灣Nothing。這就是臺灣面對大環境的改變,以及面臨兩岸經貿環境的變化,臺灣所必須慎重考量的事情。
(六).兩岸官冷民熱現象
1996年,政府推動「戒急用忍」政策,讓臺灣失去了先機,也失去了兩岸進一步合作的機會。2000年,臺灣首次政黨輪替,由於新政府賦予臺灣的政治定位和臺灣經濟發展的需要產生嚴重矛盾,其間所產生的摩擦和距離難以抺平,無法讓臺灣繼續維持近半個世紀以來所創造的經濟向前衝的動力,因此,雖然政府曾利用各種政策拼經濟,唯國內經濟依然一蹶不振。2016年,臺灣經歷第三次政黨輪替,唯若兩岸交流政策不加以修正,則臺灣的經濟發展可能仍會重蹈覆轍。
另方面,政府雖然關了兩岸經貿交流的大門,但是人民卻開了另一扇大門。在過去幾年來,臺灣產生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兩極化,亦即在兩岸的交流過程中,「政府冷而民間熱」,或「政治冷而經濟熱」的現象。
整體而言,臺灣是一個島型經濟體系,貿易依存度偏高,且中國大陸已成為台灣進出口最多的國家,面對中國經濟的崛起,臺灣宜採取一種與人為善、樂觀其成、共存共榮的態度,不宜把中國大陸誣衊化,認為它對臺灣的生存是一種威脅,且對臺灣的經濟發展而言,保持經貿的來往有其必要性。
三、兩岸論壇的背景與內容
有關兩岸論壇的背景與內容,可分為下列兩個部分來說明。
(一).兩岸論壇的背景
2005年4月,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中國大陸,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會面,結束國共長達一甲子的對立;在國共兩黨都反對台獨的基本原則下,認為兩岸需要有更大規模與層級的交流活動,於是在連胡會後發表共同願景,兩黨達成的五點共識,包括:
1.認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促進恢復兩岸談判;
2..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
3.促進兩岸在經貿交流和共同打擊犯罪等方面建立合作機制,推進雙向直航、三通和農業交流;
4.促進擴大台灣國際空間的談判;
5.建立國共兩黨定期溝通平台。
根據第五點共識,國共兩黨決定設立兩岸論壇,以加強兩岸合作交流。
(二)、歷年兩岸論壇的內容
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並與中國大陸總書記胡錦濤形成五點共識以後,翌年,也就是2006年4月,第一次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北京舉行,有三百餘人參與,盛況空前;爾後,兩岸論壇定期舉辦,至2015年,共舉行10次的兩岸論壇,每次的論壇對於促進兩岸的經貿交流均有實質性的幫助,對於台灣經濟成長與文化的交流亦有很大的助益,特別是民間的交往更為活絡;然而,在台灣政經結構改變的過程中,卻也發現論壇內容及其後續影響有愈來愈弱之走勢,至2016年,兩岸論壇名稱亦由「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改為「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有關海峽十次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之相關議題及內容,可參閱表1的說明。
表1 歷年海峽兩岸論壇變動比較表
屆數 | 時 間 | 地 點 | 主 題 | 備註 |
01 | 2006年4月14日至15日 |
中國 北京 |
兩岸經貿交流與直接通航 |
破冰 影響大 |
02 | 2006年10月16日至18日 | 海南島 | 加強兩岸合作,實現兩岸農業互利雙贏 | |
03 | 2007年4月28日至29日 |
中國 北京 |
兩岸直航、旅遊觀光、教育交流 | |
04 | 2008年12月20日至21日 | 上海 | 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 | |
05 | 2009年7月11日至12日 |
湖南 長沙 |
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 | |
06 | 2010年7月8日至11日 |
廣東 廣州 |
加強新興產業合作,提升兩岸競爭力 | |
07 | 2011年5月6日至8日 |
四川 成都 |
深化兩岸合作,共創雙贏前景」 | |
08 | 2012年7月28日至29日 | 黑龍江哈爾賓 | 深化和平發展,造福兩岸民眾 | |
09 | 2013年10月26日至27日 |
廣西 南寧 |
擴大交流合作,共同振興中華 | |
10 | 2015年5月3日 |
上海 浦東 |
深化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 時間最短 |
11 | 2016年11月1日至3日 | 北京 |
政治互信與良性互動。 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青年5個小組。 |
範圍最廣 論壇易名 |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四、第一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2006年,第一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北京風光召開,2015年,第十屆兩岸論壇文化論壇在上海浦東匆匆落幕,而隨著兩岸經濟的發展日愈懸殊,以及台灣政經結構的改變,兩岸論壇的召開與推動日愈清冷,為瞭解其間的變動,僅根據第一次及第十次的內容,以及2016年另闢新徑的論壇形式,說明如下述:
(一).兩岸論壇背景
2006年4月14-15日,在北京舉辦海峽兩岸第一屆的兩岸經貿論壇。這是海峽兩岸交流的破冰之旅,也是最具代表性,且影響最深遠的一次論壇。
第一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由中共中央台辦海研中心與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共同主辦。論壇以兩岸經貿交流與直接通航為主題,主要圍繞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兩岸經貿交流對雙方經濟發展的影響;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兩岸直航對產業發展策略、企業全球佈局的影響;開放兩岸直航,促進兩岸經貿交流;兩岸觀光交流對雙方經濟發展的影響;加強兩岸金融交流,促進兩岸經貿發展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而在第一屆的與會人員中,包括國、共兩黨高層人士,兩岸有關企業、工商團體負責人,兩岸著名經濟專家學者,以及大陸台資企業協會會長等共300餘人。
在首次的兩岸經貿論壇中,兩岸論壇的領導人連戰與賈慶林先對各自的政策與立場做了說明,說明如下:
(二).臺灣連戰主席的政策與立場
在時代變動與時推進的過程中,臺灣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歷史的趨勢,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講的「順應時代的潮流」。因此,在「和平繁榮,共同期盼」的前提下,另外再給這個會議名稱定名為「截彎取直工程研討會」。
1.新世紀的災難與希望
二十一世紀給人類社會帶來很多的動盪和挑戰,自然的災害、海嘯、地震、颶風接二連三,環境已經給了人類一個很大的警訊。2002年,在中國廣東順德首先發現的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並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2003年,SARS在灣造成了很大的恐慌,而2005年的H5N8、新型H5N3及新型H5N2禽流感,也讓臺灣及世界各主要國家如臨大敵。另外,恐怖主義現在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歐洲、在中東持續地發生群眾示威,而因為宗族、宗教所引起的各種暴力,在各地層出不窮,以色列、伊朗、黎巴嫩、非洲都有新的問題、新的危機。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人類也看到新的世紀所帶來新希望,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全球的分工吸引全球的資源使用效率的提升,乃至於競爭力的全面的提升,都是很普遍的事情。而在科技發展方面,網際網路無遠弗屆,讓大多數的企業可以在世界的平臺上和他人一較長短。當此之際,必須要注意到兩項不可逆轉的大形勢或大趨勢,那就是國際上區域經濟的合作和中國大陸的崛起。
2.共同市場與兩岸的合作
2005年,連戰主席曾經提出共同市場觀念,主要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排除雙方貿易障礙、建立良好的合作,以及讓所有生產要素能夠自由地流通。唯這只是一個願景,無法一觸可及,需要大家透過協商,形成共識,逐次來形成的,這是一個目標。另外,凡是對人民都是有需要的,兩岸可以針對阻礙較少,爭議較小,效益較好等幾個方向來共同努力,包括:
(1).農業的合作
臺灣已經在沿海地區設有農業合作的實驗區,希望能繼續地擴大。在過去幾十年中,臺灣在推動小農企業化經營有相當的成就,如何把小農企業家經營的那一套模式,從組織、金融、行銷等等,提供給大陸同胞做參考,是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
(2).金融的合作
在過去幾十年中,臺灣經濟的國際化、自由化,信用的保證,中小企業的融資,人才的培育、管理等,都有不錯的成果。爾後,對於如何進入市場,以及建立監管機制,確實有其必要性,兩岸可以深入探討,並作出決定。
(3).能源的問題
臺灣為島型經濟,資源缺乏,如何利用中國大陸豐沛的能源,讓臺灣的技術管理能在兩岸中共存共榮十分重要,因此,有關能源供應的安全,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的管理,能源的勘探、能源的開發等一系列的問題,兩岸有沒有合作的可能?如何合作?如何推動?希望能在論壇中形成共識,以利雙方經濟的發展十分重要。
(4).包機的問題
1979年,兩岸就已開始談到三通的問題,經過多年與多次的會談以後,臺灣政府已經同意客貨運的包機,開放以後,還須進一步協商,為了兩岸經貿的發展,這應是正確的方向。
3.未來的合作問題
兩岸三通與直航問題解決以後,為了未來的合作問題,還有許多必須面對並解決的問題,包括:
(1).觀光問題,大陸的觀光客到臺灣觀光的事情應該如何辦理。
(2.)產品品牌,兩岸在拓展品牌的工作上是不是可以合作。
(3).貿易拓展,有關舉辦展覽會方面,如何達到共同來建立品牌的品目。
(4).教育方面,臺灣興學的問題,集資教育推廣的問題,推廣教育本身的問題,學歷認證的問題。
(5).在醫療方面,興建醫院的問題,醫師人員執證的問題。
(6).產業方面,繼續推動規格標準化的問題,繼續維護台商權益的問題等
4.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執行力
政府要有起而行的決心,要爭取績效,兩岸要共同團結,心手相連,為中華民族光榮、進步、繁榮寫下歷史的新一頁。同時,結合兩岸三地所有的力量,形成一個新的中華經濟,成為未來世界經濟發展重要的推手。
(三).中國大陸賈慶林的政策與立場
第一屆論壇以兩岸經貿交流與直接通航為主題,融通睿智,凝聚共識,將對深化兩岸經貿合作、構建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產生重要而積極的影響,相關內容如下述。
1. 構建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
兩岸的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彼此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共同爭取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前景,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的振興。兩岸應當努力構建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並提出四項主張,即:
(1).建立政治上的互信,相互尊重,求同存異。
(2).加強經濟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發展。
(3).開展平等協商,加強溝通,形成共識。
(4).鼓勵兩岸民眾加強交往,增進瞭解,融合親情。
這四項主張切合兩岸關係發展的實際,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務實而前瞻。按照這四項主張,與廣大臺灣同胞共同努力,實現構建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之目標,開創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前景。
2.兩岸關係正常化
整體而言,兩岸經濟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實現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兩岸合作發展的互補條件和巨大空間將充分顯現,兩岸經濟優勢將相得益彰,兩岸同胞將共用其利,共獲實惠。實現兩岸直接、雙向、全面三通,兩岸將獲得更充分的資訊、更便捷的運輸、更暢通的資金流動,以及更優化的資源配置,提高兩岸經濟的競爭力,也更有利於臺灣產業轉型和企業的持續發展。如能開放大陸企業赴台投資、實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將可促進島內消費,擴大就業機會,為臺灣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3 擴大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建議
面對兩岸的新形勢,兩岸同胞必須抓住機會,加強合作,不斷擴大共同利益,努力實現互利雙贏。因此,就全面深化和擴大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提出幾點建議,即:
(1).以為民謀利為出發點,實現兩岸經濟共同發展繁榮。
(2)以直接通航為突破口,開創兩岸經濟關係正常發展的新局面。
(3).以提高技術水準和競爭力為重點,促進兩岸經濟關係持續健康發展。
(4).以加強交流溝通為途徑,廣泛凝聚兩岸促進互利合作的智慧和力量。
4.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期許
除了全面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要靠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之外,更有兩點期許,即:
(1).開創兩岸經貿互利雙贏的局面
兩岸共同舉辦兩岸經貿論壇是一次新的探索和嘗試,目的在於搭建起一個平臺,廣邀各界有識之士,共商兩岸互利合作大計。兩岸應當充分發揮好這個平臺的作用,以這次論壇取得的成果和經驗為基礎,進一步加強對話,增進互信,凝聚智慧,拓展合作管道,豐富合作內涵,創新合作模式,努力開闢一條符合兩岸同胞要求、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符合兩岸自身特點的經濟交流合作,共同開創兩岸經貿互利雙贏的新局面。
(2).不容忍台獨的存在
兩黨搭建兩岸的交流溝通平臺,既可以通過舉辦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討論加強兩岸經濟合作的議題,加強文化交流的議題,也可以通過舉辦兩岸和平發展論壇,討論臺灣同胞關心的其他議題。凡是有益於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有利於促進兩岸交流、有助於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議題,都可以在會中討論。唯台獨將導致臺灣社會陷於混亂,引發兩岸關係高度緊張,嚴重威脅台海地區乃至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為了保護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不會容忍台獨的存在。
(四).第一屆論壇決議
2005年4月29日,兩岸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臺」的共識,由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海研中心與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共同主辦,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與兩岸和平發展基金會共同承辦的兩岸經貿論壇,於2006年4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論壇主題是「兩岸經貿交流與直接通航」,並就在全球化浪潮下,分別就五項議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研討,包括:
1.兩岸經貿交流對雙方經濟發展的影響。
2.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
3.兩岸直航對產業發展策略、企業全球佈局的影響。
4.兩岸觀光交流對雙方經濟發展的影響。
5.兩岸金融交流與兩岸經貿發展。
(五).第一屆論壇具體結果
2006年,第一次兩岸經貿論壇的具體結果內容,簡述如下:
1.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
2.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
3.推動兩岸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
4.加強兩岸農業合作和解決臺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
5.推動大陸居民赴台旅遊。
在上述的五項具體成果中,在涉及兩岸經貿合作方面達成的共識,對於維護兩岸同胞的利益和福祉、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實現兩岸雙贏和共同繁榮,有著重大意義。
(六).第一次兩岸論壇重要建議
在推動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過程中,進一步落實兩岸領導人會談成果,加強和深化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並提出以下共同建議,包括:
1.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和期望。
2.積極推動兩岸直接通航。
3.促進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
4.加強兩岸金融交流,促進兩岸經貿發展。
5.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和支持臺灣其他服務業進入大陸市場。
6.積極推動實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促進兩岸人員往來及經濟關係發展。
7.共同探討構建穩定的兩岸經濟合作機制,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岸關係發展,實現共同繁榮。
(七).第一屆論壇的後續政策
2006年4月15日,在第一屆兩岸經貿論壇閉幕式上,中國大陸進一步採取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在其所採取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惠及臺灣同胞的15項政策措施」中,主要可分為由國務院批准實施,以及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批准實施等兩部分,茲說明如下述。
1.第一部分,指經國務院批准的3項政策措施,包括:
(1).擴大臺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
自2006年5月1日起,對臺灣水果檢驗檢疫准入品種由18種擴大到22種,新增柳橙、檸檬、火龍果和哈密瓜4種水果准入。
(2).解決農民銷售之困難
為幫助解決臺灣產蔬菜豐產季節出現的銷售困難,開放甘藍、花椰菜、絲瓜、青江菜、小白菜、苦瓜、洋蔥、胡蘿蔔、萵苣、芋頭、山葵等11種臺灣主要蔬菜品種檢驗檢疫准入,並實行零關稅。
(3).擴大對漁產品的銷售
為擴大臺灣捕撈和養殖的水產品在大陸銷售,對臺灣部分鮮、冷、凍水產品實行零關稅優惠措施和檢驗檢疫便利。對臺灣籍漁船打撈的部分遠洋、近海水產品和在臺灣地區養殖的部分水產品進口,實行零關稅措施;具體品種為鯧魚、鯖魚、帶魚、比目魚、鯡魚、鱸魚、蝦和貽貝等8種。對來自臺灣漁船自捕水產品輸往福建,參照大陸自捕漁船做法,憑公海自捕魚許可證、貿易合同、發票等資料向檢驗檢疫部門報檢,不再要求提供臺灣主管部門出具的衛生證書。
2.第二部分,指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准的12項政策措施,包括:
(1).加強兩岸農業合作
為進一步加強兩岸農業合作,在現有五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的基礎上,農業部、商務部、國務院台辦新批准在廣東省佛山市和湛江市、廣西區玉林市設立兩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農業部、國務院台辦批准在福建省漳浦縣、山東省棲霞市設立兩個臺灣農民創業園。
(2).協助農民蔬果銷售
為幫助臺灣農民解決水果、蔬菜豐產時出現的銷售困難,供銷總社等根據臺灣農民和農民組織反映的情況與要求,適時組織由有實力的農產品供銷企業和行業組織組成的臺灣農產品採購團,赴台採購。
(3).免交庫存費用
為方便原產於臺灣的水果進入大陸,降低臺灣果農和台商的經營成本,福建省廈門市建立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對入駐集散中心的進口臺灣水果經銷商,給予免交保鮮冷庫儲存使用費,以及經銷場地免一年租金的優惠。
(4).開放綠色通道
為降低臺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的運輸成本,交通部開放臺灣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臺灣農產品在大陸運輸,享受部分地區過路、過橋費減免的優惠政策。
(5)認可教育部高學學歷的認定
為進一步促進兩岸交流,教育部自即日起,正式認可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核准的臺灣高等學校學歷。
(6).制定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
為促進大陸居民赴台旅遊早日實現,國家旅遊局、公安部、國務院台辦已制定《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該辦法規定,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由指定的大陸旅行社作為組團社組織,以旅遊團形式整團往返。組團社由國家旅遊局會同有關部門,從已批准的特許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範圍內指定。這些旅行社大多是大型旅行社,信譽良好,服務品質有保證。臺灣接待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的旅行社也就是接待社,須經大陸有關部門會同國家旅遊局確認。該辦法還規定,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旅遊實行配額管理,配額由國家旅遊局會同有關部門確認後,下達給組團社。組團社在開展組織大陸居民赴台旅行業務前,須與接待社簽訂合同、建立合作關係。組團社須為每個旅遊團選派領隊,領隊要經過專門的培訓、考核,並申領赴台旅遊領隊證。大陸居民須持有效的《大陸居民往來臺灣地區通行證》及旅遊簽注赴臺灣地區旅遊。
(7).增加臺胞口岸簽注點
為進一步方便臺灣同胞來往大陸,公安部在原有開放海口、三亞、廈門、福州、上海五個口岸簽注點(即落地簽注)基礎上,增設瀋陽、大連、成都三個臺胞口岸簽注點,並將繼續增加新的口岸簽注點,為未辦妥入境手續直抵大陸的臺灣同胞辦理簽注手續。
(8) 開放臺灣同胞參加報關員考試
為滿足在大陸工作的一些臺灣同胞希望取得報關員資格的願望,海關總署開放臺灣同胞參加報關員考試,成績合格者在報名地海關即可申請報關員資格證書。海關總署制定並公佈具體報名辦法,以利臺灣同胞報名考試。
(9) 開展適合臺灣同胞就醫習慣和特點的服務
為了給在大陸居住的臺灣同胞提供良好與便利的醫療服務,衛生部採取積極有效措施,開展適合臺灣同胞就醫習慣和特點的服務。衛生部在臺灣同胞較集中的廣東、福建、江蘇、上海等地醫院指定相對固定的診區,為臺灣同胞提供醫療服務。在有條件的地方挑選一些資質好的醫院,如心血管、腦神經、口腔醫院等,設立專門門診部,接待臺灣同胞,實行「一條龍」服務。接診醫師可以是大陸醫師,也可以是按規定經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並已取得在大陸行醫許可的臺灣醫師。
(10). 兩岸醫療衛生交流合作
為有利於兩岸醫療衛生交流合作,並方便臺灣同胞在大陸就醫,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就醫後,回臺灣報銷醫療費用提供便利。大陸醫院在按大陸有關規定書寫和保存醫療文書的同時,據實給就診的臺灣同胞提供一份符合回臺灣核退費用要求的醫療文書。
(11). 鼓勵臺灣醫療機構與大陸合資合作興辦醫院
鼓勵臺灣醫療機構與大陸合資合作興辦醫院,臺灣投資者最高股權可占70%,合作期限暫定20年,合作期滿可申請延長。
(12). 准許符合條件的臺灣同胞在大陸申請職業註冊和短期行醫
衛生部准許符合規定條件的臺灣同胞在大陸申請職業註冊和短期行醫,臺灣同胞可在大陸申請參加醫師資格考試、註冊、執業,或從事臨床研究等活動。在大陸取得醫學專業學歷、考取醫師資格的臺灣學生,如需要在大陸執業,可在各地衛生部門辦理職業註冊手續。臺灣地區醫師申請來大陸短期行醫,在履行相關手續後,可在大陸從事為期1年的職業活動,期滿後可申請延長。
五、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2006年以後,兩岸又持續舉行了十次的論壇,但不論是決策者或參與者,還是參加的規模模或討論的內容,亦或是對兩岸經貿與文化的後續影響,都可以看出有日愈淡化的情形,如2015年5月,在上海浦東所召開的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中,不論是參與人數或論壇時間,都呈大幅縮減走勢,茲以最後一屆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為例,說明如下述。
(一).擴大交流範圍
2015年5月3日,兩岸在上海市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本屆論壇的重點在面向中小企業、青年和基層民眾,目的在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凝聚共識,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一步為兩岸民眾謀福祉。
在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參與者中,主要有國共兩黨及其他台灣黨派人士,兩岸有關部門,中小企業、青年及基層、經貿科技界、文化教育界代表人士等。而如何加強兩岸經貿合作與兩岸交流的深化,為兩岸中小企業謀發展,讓更多的青年人受益,讓更多的兩岸基層民眾有感,則是此次論壇的主軸。
論壇主要著重於促進兩岸產業分工合作,以及共創青年就業與創業機會等議題為主軸,重點關注基層,匯聚民意,共謀民利,為兩岸深層次的交流合作再蓄力。
(二)論壇決議.
在第十屆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中,共有十二項議題,即:
1. 促進兩岸產業分工合作,建立兩岸供應鏈合作體系。
2. 兩岸合作,共創青年就業與創業機會。
3. 兩岸經貿合作與區域經濟整合之回顧與展望。
4. 兩岸文化產業交流合作的回顧與展望。
5. 加強兩岸中小企業合作,共同開拓市場。
6. 加強農漁合作,減少中間環節,創造農漁民實利。
7. 兩岸青年學生交流之回顧與展望。
8. 加強兩岸鄉鎮社區交流。
9. 兩岸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合作。
10. 兩岸金融合作之回顧與展望。
11. 兩岸高等技職教育交流合作的回顧與展望。
12. 兩岸廣電影視產業合作的回顧與展望。
以上十二項議題分十二場次進行討論,由於時間有限,大會結論與建議皆在同一天內完成。
(三).臺灣對兩岸論壇的期許
在第十屆的兩岸論壇中,臺灣的領導人朱立倫主席強調論壇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大事,對人民負責,對下一代負責,對歷史負責,並且具有下列的特質,即
1傳承:世代交流、和平發展。
2深化:積極投入,深化九二共識。
3普及:擴大交流、全民分享等核心價值。
(四).中國大陸對辦好論壇的建議
在第十次的兩岸論壇中,中國大陸俞正聲主任說明為在歷次論壇153項共同建議及其執行概況,並宣示此後將繼續辦理。另外,並進一步就如何辦好論壇提出四點建議,即:
1、繼續堅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正確方向。
2、繼續聚焦增進兩岸同胞共同福祉。
3、繼續助力兩岸青年實現人生夢想。
4、繼續推動擴大兩岸各界人士廣泛參與。
總之,第十屆兩岸經貿與文化論壇與會人次較是歷屆最少的一次,參與的時間也最短,論壇中,除邀請專家學者與政府官員(以特邀嘉賓或專家名義)外,還特別邀請青年學生、基層人士、中小企業工作者、農漁民代表與社區人士等共襄盛舉,並反應其心聲與建議。另外,從邀請的參與者中,也可以瞭解中國大陸所著重的「三中一青」問題已逐漸浮現。
五、兩岸論壇更迭
2005年,在連戰主席的兩岸交流破冰之旅過後,海峽兩岸論壇連續舉辦了十年,它見證了兩岸關係的發展,也從兩岸經濟發展的我消彼長的過程中,同時體會到兩岸論壇更迭的必然。
(一)台灣內部紛擾問題
1980年代以降,臺灣的民主化和本土化運動十分活絡,1990年代,臺灣經歷七次的修憲,1996年,台灣開始實施總統直選制,中華民國原用於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已逐漸與臺灣社會結合,而原本作為地理名詞的「臺灣」,也逐漸成為國際社會對中華民國的通稱。
一般而言,臺灣由於長期受到境外政權統治,自1940年代以來,臺灣社會即開始出現要求成為完全獨立國家的呼聲,其所代表的支持者分別是兩岸統一的「統派」,以及支持臺灣獨立的「獨派」,二者並列為臺灣當前的兩大政治思想,而其所衍伸出來的「統獨問題」,影響臺灣社會與未來發展至深且巨。
台灣在開放總統直選以後,以台灣獨立為主要訴求的民進黨分別於2000年及2016年取得執政的機會,而在其政治的台獨背景與中國大陸的大一統思想背離,也產生了對大陸政策的不認同,造成兩岸的經貿與文化的交流受到阻礙,也直接或間接對台灣的經濟發展造成重大衝擊。
(二).中國大陸大一統的問題
大體而言,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政策十分明確,其而對台政策的演變大抵可分為三個時期,即武力解放台灣時期(1949-1955),強調以武力的方式擊敗國民黨,以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唯因當時中國軍事實力相對不足,特別是1950年6月韓戰爆發之後,美國第七艦隊中立化台灣海峽,以致於中國無法以武力解放台灣。
第二期為和平解放台灣時期(1955-1978),其主要特色是武力與和平的方式並用,但是盡量爭取和平的方式、透過兩岸談判達成統一、統一後維持台灣的高度自治與蔣家在台灣的統治地位,以及台灣社會制度的改造可以從緩等。在這個時期,特別是1954年12月,由於美國與台灣簽訂共同防禦條,以及蘇聯不支持中國對台動武,同時,中國需要大規模從事經濟建設的和平環境,不宜與台灣,甚至美國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因此,北京希望透過國共談判的方式,給予蔣家優渥的條件,以解決兩岸的問題。
第三期為和平統一台灣時期(1979年初至今),在此一時期中,中國不再要求台灣放棄資本主義,而是實行「一國兩制」,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兩制長期共存;其次,除非外國勢力介入或台灣宣佈獨立,否則大陸不對台灣使用武力;最後,在「一國兩制」的架構下,維持台灣的高度自治,尊重台灣的現狀與利益。
大體而言,造成中國對台政策轉變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美國對於台海問題和平解決的持續關切。美國在1972年上海公報中便表達對於台海問題和平解決的關切,在1978年中美建交公報中再次肯定上海公報的原則。建交後,美國國會在1979年初制定「台灣關係法」,強調台海問題必須和平解決是美國重要的利益,並且繼續對台灣出售武器。二是中國為了發展經濟,需要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及保持與周邊國家良好的關係。
在和平統一時期,中國大陸的對台政策主要是以經促統,同時,強烈反對台獨,而兩岸在經過長時間的交流以後,中國大陸對如何解決「三中一青」的問題,便逐漸成為其對台工作的主軸。
(三)兩岸認知問題
1987年,蔣經國總統宣布開放大陸探親政策,而在兩岸開放探親以後的三十餘年中,兩岸人民交流頻繁,唯兩岸在經過長期的分治以後,無論是在生活方式或法律認知等的不同,對國家認同與人民意識的認識相對不足,因而造成許多交流上的困擾,並使得在兩岸論壇所形成的共識或政策無法順利推動,在交流效果不佳,再加上政黨輪替現象,造成後續的執行效果困難,也造成兩岸論壇的無以為繼。
另外,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兩岸經濟的發展呈現較大的變化,中國經濟的崛起,整體經濟結構亦由世界工廠轉為世界市場,台灣則由亞州四小龍之首變為四小龍之末,加上政治的紛擾,以及兩岸人民的認識相對不足,在政策的引導下,台灣未能抓住兩岸水平分工與岸垂直分工的契機,兩岸經濟條件不同,發展也不同,2016年,大陸仍維持在7%左右的經濟成長,台灣卻仍在為保1%而戰。
在經濟上,台消中漲,在政治上,2016年政黨輪替,國民黨再度失去政權,民進黨首次全民執政,國民黨失去了話語權,也失去了中國大陸對維持兩岸和平,以及邁向大一統的未來逐漸失去依賴國民黨的信心,因此,只論經貿不論政治的口號有了改變,論壇名稱由「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改為「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因為時代在變,若無法抓住時代的脈絡,或兩方的發展過於懸殊,則論壇名稱的內容改變,似也是在現實環境下的必然結果。
六、結論
經由前述的分析說明,可據以列出本文的結論與建議如下:
1.蛻變中的兩岸論壇主要是根據第一次論壇的時空背景(2000-2006),以及當年兩
岸領導人的政策內容加以闡述,再由2016年第十屆兩岸論壇內容的改變,說明兩岸論壇的蛻變。
2.兩岸政經局勢的發展,可分為世界經濟板塊的遷移與整合、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臺灣經濟的轉變、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兩岸經貿關係的競合,以及兩岸官冷民熱現象等幾個部分來加以闡述。
3. 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並與中國大陸總書記胡錦濤形成五點共識以後,2006年4月,第一次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北京舉行,爾後,兩岸論壇定期舉辦,2015年,共舉行10次的兩岸論壇,2016年,兩岸論壇名稱亦由「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改為「兩岸和平發展論壇」。
4. 第一屆論壇以兩岸經貿交流與直接通航為主題,兩岸的領導人先對各自的政策與立場做了說明,中國方面提出構建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兩岸關係正常化、擴大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建議,以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期許。在臺灣方面,提出了新世紀的災難與希望、共同市場與兩岸的合作、未來的合作問題,以及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執行力。
5. 2006年,第一次兩岸經貿論壇的具體結果內容包括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推動兩岸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加強兩岸農業合作和解決臺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以及推動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等,對於維護兩岸同胞的利益和福祉、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實現兩岸雙贏和共同繁榮,有著重大意義。
6. 在第十屆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中共有十二項議題,包括促進兩岸產業分工合作,建立兩岸供應鏈合作體系; 兩岸合作,共創青年就業與創業機會...等。大會結論與建議皆在同一天內完成。
7. 2006年至2015年期間,海峽兩岸論壇連續舉辦了十年,它見證了兩岸關係的發展,也從兩岸經濟發展的我消彼長過程中,體會到兩岸論壇更迭的必然。而其構成因素則包括台灣內部紛擾問題、中國大陸大一統的問題,以及兩岸認知問題等。
8.整體而言,臺灣是一個島型經濟體系,貿易依存度偏高,且中國大陸已成為台灣進出口最多的國家,面對中國經濟的崛起,建議國人宜採取一種與人為善與共存共榮的態度,可以瞭解中國大陸大一統的思維,也可以以臺灣的自由民主為榮,更可以把臺灣的存在事實為已任,但不宜把中國大陸誣衊化,認為其對臺灣的生存是一種威脅,有鑒於臺灣島型經濟的特殊性,保持兩岸經貿的來往有其必要性。
(本文發表於2016年12月2日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