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TO,https://www.flickr.com/photos/world_trade_organization/31203348948。)
過去各國對於關鍵礦物議題並非十分重視。在
美中貿易戰及
新冠肺炎下帶動全球供應鏈重組,掌握關鍵礦物重要性大增。另外在產業結構變化及新興產業興起下,各國對石油依賴降低,但對其他關鍵礦物的需求增加,範圍也擴大,關鍵礦物價格也大漲,對產業風險及負擔均增加,使得競逐關鍵礦物更為白熱化;各國同時也紛紛推動結盟,形成既競爭也合作的情況。
中國大陸擁有全球最多關鍵礦物,也具有一定的提煉技術,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地位。過去也曾以滿足國內需求為理由,禁止稀土等多項關鍵礦物出口,直接對全球產生影響。
美國、歐盟透過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控告中國大陸,最終判決中國大陸對關鍵礦物出口之限制違反WTO規範,對大陸還有一些約束力。
但是WTO功能式微,爭端解決機制在美國
川普政府的杯葛下,迄今仍無法運作;再加上美中競爭對抗更加白熱化,在美國全力圍堵紅色供應鏈下,中國大陸也尋求反擊,加強利用對關鍵礦物的出口管制來箝制西方供應鏈,全球關鍵礦物的爭奪更加劇烈。
例如中國大陸在去年底,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理由,禁止萃取、分離稀土的技術出口;之前中國大陸也曾分別管制鎵、鍺及石墨等半導體材料出口。
在WTO無力制止下,各國主要因應措施,首先盤點本國產業對於關鍵礦物的依賴程度。以此做為基礎,一方面加強本身開採以降低進口依賴,一方面提升加工提煉技術以強化供應鏈韌性。例如一些擁有礦物資源,但過去較少開採的國家,近年來也強化其開採及提煉技術,並以此作為吸引外資的誘因。
另方面,則以推動國際合作及結盟為主,去年七大工業國(G7)峰會決議推動關鍵礦物合作,以降低對中國大陸依賴。由於傳統自由貿易協定(FTA)對關鍵礦物甚少著墨,目前各國主要是推動簽署雙邊或多邊關鍵礦物協定為主, 以美國及歐盟等先進國家最為積極;主要內容為加強供需調節、資訊分享及產業合作,以確保供應鏈之穩定。此種新型態關鍵礦物合作,已成為近來全球經貿協定的重要模式。
其次,則是更新原有經貿協定,例如美國為了協助非洲國家發展經濟,單方面提供非洲國家關稅及經貿優惠的「非洲成長機會法案」(AGOA)在二○二五年將到期。由於非洲國家礦產資源豐富,美國國內目前主張將關鍵礦物項目納入更新的非洲成長機會法案,以抑制中國大陸在非洲的影響力。
台灣天然資源匱乏,在關鍵礦物領域不具優勢,除了盤點國內對關鍵礦物的需求,力求供應來源多元化以降低風險;也應利用在製造端的深厚基礎,做為推動和他國合作的談判籌碼。
(本文刊於2024年3月9日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