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總統和立委大選四十幾天,選民們最關注的,除了
兩岸緊張關係能否緩和(安和)之外,應該還是民生經濟(樂利),也就是實質所得是否成長,物(房)價是否穩定等議題。
美國總統大選比
台灣晚十個月,經濟學人最近調查發現,美國人當前最關注的也是經濟,但不是股市、
失業率等,而是居高不下的「消費者物價水準」(簡稱CPI)。
因為美國CPI年增率,前年初突破二%後,漲勢持續了兩年半,且物價漲到歷史新高,就跌不回去了。一般家庭都難以接受,對低所得家庭更造成生活的重大危機。尤其是食物類,華爾街日報以一位清潔婦最近瞄見早餐穀片一盒漲到九美元,嚇到「心臟病快發作」為例,道出美國的深刻民怨。
房價過去四年來也大漲四十五%,害年輕人買不起房子。難怪,有經濟學者認為,通貨膨脹極可能粉碎
拜登連任的美夢!
台灣的狀況也沒好到哪裡去。疫情以來,物價年增率超過二%就長達廿七個月,上(十)月還超過三%,這三年物價就漲了十%;肉類、蛋、麵包、米、麵等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更上漲了廿二%。蔡政府七年多來CPI上漲了十二點三%,遠超過馬政府八年的漲價率七%,以及扁政府的八點七%。
物價飛漲,對上班族、學生、中低收入戶等庶民可謂刻骨銘心。便利超商茶葉蛋從五元漲到十三元,大亨堡從廿八元漲到五十五元,便宜的國民便當下架,超商便當從八十元起跳,好一點的便當早就漲破百元。難怪外食費指數這兩年就漲了十二%。
物價大漲對經濟弱勢的傷害至巨。從所得層級別CPI來看,漲最多的食物類,使低所得家庭的物價漲幅大於中、高所得家庭。將近七成的
勞工薪資低於平均,而過去兩年平均經常性薪資,被物價上漲吃掉,實質薪資負成長為十年來僅見。今年更慘,前九月實質總薪資是七年來首次負成長。如果以實質所得來計算所得差距的倍數,則台灣貧富懸殊實際上是極度惡化。
房價也在持續上漲。預售及新屋價格今年第二季漲到史上最高,顯示蔡政府的住宅政策失敗,七年來房價漲了近一倍,房價所得比升至近十倍,青年的買房能力成為史上最弱。租金又連漲十四年,租不起成為最弱勢。房貸負擔率又突破四十二%,首購族也淪為房奴。
諷刺的是,人民實質所得倒退之際,這七年多稅收卻巨幅成長,是
經濟成長率的數倍,且物價漲愈兇,租稅愈是豐收。去年租稅負擔率已提高到十四點三%,今年可能突破十五%。而在一黨獨大下,黨官們利用政策、管制與職權,甚至接受吸金詐騙集團豢養,貪財好色又賺得缽盆飽滿;官商勾結,專對綠友友利益輸送,致有小資商、小吃店包攬快篩劑、雞蛋進口,光電分贓不均等等,貪腐劣跡斑斑,都是難看的「吃相」。
物價房價飆漲讓人民「吃緊」,政府在稅收上、黨官和綠友友們在油水上卻「緊吃」,我們一定要善用選票,給執政黨校正回歸、撥亂反正,讓他們「吃土」一下!
(本文刊於2023年11月30日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