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More
2025/4/26 星期六 乙巳(蛇)正月廿七(戌時)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國政基金會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杭州南路一段
21°C
LATEST:
全球登革熱流行 台灣可貢獻科研防疫

全球登革熱流行 台灣可貢獻科研防疫

國政評論 永續

作者: 金傳春 ( 2024年5月22日 11:41)
關鍵字:登革熱 病媒蚊 防疫

60%
熱門指數
分享


(圖片來源:pixabay.com,蚊子。)
在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威脅下,傳播登革病毒的斑蚊擴大版圖,致溫帶也出現登革熱流行;而南美洲一些熱帶國家今年的登革熱病例數創新高。具多年登革熱研究成果與防治經驗的台灣,在此全球疫情飆升時該努力的作為為何?

四月十一日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祕魯、波多黎各的醫院擠滿了登革熱病患。一周後,路透報導,墨西哥與波多黎各進入「緊急狀態」!泛美衛生組織證實四月十九日美洲的登革熱病例已破五二○萬例。蚊媒病毒傳染病的死亡也竄升至一八○○多人。該組織主任Jarbas Barbosa提醒:「目前登革疫苗極有限,在此疫情廣布時欲以疫苗降低登革重症,很難馬上見效。」換言之,現階段防疫必須仰賴早期偵測的防控斑蚊與發現感染者、衛生教育及動員社區居民防疫四大策略並進。

我國自一九八七年發生二戰後首波登革熱大流行至今,已有卅七年防疫成敗經驗。身經百戰的高雄市衛生局努力研發捕蚊器,吸引雌蚊入桶內產卵,同時黏補成蚊降低成蚊密度,於二○一六年在高雄市登革熱熱區推廣,教居民在家中布放,養成自主管理環境習慣;高市並在二○一七年出版「高雄市登革熱理論與實務」一書。

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也邀集醫師、醫檢師、第一線防疫戰友、衛生教育、蚊媒及公共衛生學者,將累積的疫戰經驗串聯公共衛生、臨床醫學與基礎科學,於二○一八年八月出版「台灣經驗:登革熱防治手冊」在去年登革熱大流行時,對較少防疫實務經驗的縣市,多所助益。

此外,科技部於二○一六年五月出版「登革熱的台灣經驗」,偏重登革熱的全球流行病學、致病機轉、抗病毒藥物研發與疫苗等的預防研究。台灣有白線斑蚊與埃及斑蚊,又曾以衛生資訊推動整合偵測,尤其是登革病毒血清抗體的偵測,整合蚊卵密度數據及風險因子,及時環境管理,能降低後續的病例數;更重要的是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在埃及斑蚊區的群聚病例中,易選擇具高繁殖力的優勢病毒株,致家庭與社區後發病例更多重症。換言之,在社區中盡早發現登革病毒與病媒蚊,立即打斷傳染鏈可快速降低其後的重症與死亡,進而降溫全球登革熱疫情。

筆者誠摯建議:一、疾管署須公布二○一五年後各病例的臨床輕重症(A、B、C)分類,有助於其差異的深入探究,降低致死率。二、國衛院應學新加坡,以制定標準化衛生資訊蒐集每位感染者的臨床、流行病學及實驗數據,尤其在埃及斑蚊流行區,凡有老人重症/死亡與群聚病例時,宜在急性期的兩不同發病日採檢,擇不同年齡層、慢性病患,得登革病毒全長序列,藉以徹底明瞭致重症的分子機轉,供高效防疫、改進治療與研發疫苗參考。三、台灣的科研機構及登革熱防治的衛生、環保等單位,除應持續評估防疫成效外,更需與東南亞國家推動跨國研究。四、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國衛院與國科會應召開「登革熱科研防治貢獻全球衛生」的國內專家研討會與國際會議,集思廣益共謀全球衛生福祉。

「科研防疫貢獻全球」是賴總統該努力的目標。

(本文曾刊登於113.05.22 聯合報民意論壇)

60%
熱門指數
分享 列印
0

文章表情 (你對這則文章的感覺)

回應意見
更多相關文章
國政評論 永續

疾管署沒錢就不做防疫宣導?
王任賢 ( 2月8日 15:18 )

疾管署的平時應變整備與宣導經費在立法院遭到大量刪除,媒體宣導費也已刪6成。副署長羅一鈞為防疫同仁請命,以疾管署員工的口吻反問,「防疫宣導是不是不用做了?」 那 ...

國政評論 永續

兩岸共同防疫 過個健康好年
金傳春 ( 2023年1月5日 09:24 )

新興呼吸道傳染病在全球流行,於群體免疫力低的初始期,易在人口多且密度高的都會區之流行幅度較大。1918年新型流感H1N1病毒流行全世界時,發現第2波的致死率較第1波為 ...

國政評論 永續

總統指示有遺珠 沒躺平本錢
王任賢 ( 2022年5月16日 10:36 )

台灣最近出現的減災社會亂象,原因在於政府徘徊在公衛轉醫療的十字路口,掌握不了節奏。指揮中心的政策也只能隨著一群也搞不清楚方向的民眾起舞,真的如「盲人騎瞎馬,夜 ...

國政評論 永續

新台灣防疫 拿生命豪賭
邱淑媞 ( 2022年4月12日 11:37 )

什麼都還沒準備就在開放,這是哪門子模式?領導者知道自己要把台灣帶到哪裡嗎? Omicron並不溫和。在香港已造成比英美二○二○第一波更高的死亡。感染並不會帶來群體免疫 ...

國政評論 永續

鬆綁4建議 無懼新變種
金傳春 ( 2022年3月14日 15:57 )

新冠病毒Omicron正在全球各地橫掃,科學家嘗試明瞭此新變異病毒對進入細胞的感染力、產生病毒子代的複製力、在不同組織的致病力、人群間的傳染力、免疫力及其未來演化對人 ...

國政評論 社會

兩岸交流 從防疫著手
王任賢 ( 2022年1月22日 09:38 )

21日本土新冠確診個案23例,是今年以來單日最多例,台灣的疫情警報再起,人心也開始浮動。 因為傳染病不但是人畜共通,而且不分國界。只要一地出現傳染病,2周內就會擴 ...

訪客最新推薦文章
教文

防微杜漸慎之在始,校園安全豈容輕忽
周家華 ( 2020年11月10日 11:28 )

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防微杜漸,慎之在始。日前所發生的馬來西亞女僑生遇害事件,真是令人痛心疾首、悲痛萬分。每當此類事 ...

社會

關於長期照顧3.0的願景與怨景…:挑戰與...
王順民 ( 4月18日 13:46 )

在當前人口老化的大時代背景底下,長期照顧(long-term care)成為全球各國要急迫面對的重要議題,根據聯合國的報告,預計到2050年,全球 ...

社會

當家庭變成傷害的場所…:臺灣嬰幼兒受虐...
王順民 ( 4月18日 13:45 )

當前的臺灣社會環境裡,越生越少的少子女化現象,業已成為國家安全的一項重要議題,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嬰幼兒受虐事件的比率卻反而出現 ...

訪客最新表情文章
科經

環島高鐵既不可行也沒必要
林祖嘉 ( 2021年11月1日 15:12 )

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接受訪問時說,宜蘭高鐵和屏東高鐵未來都不排除有延伸的機會;他甚至還語出驚人地說,未來環島高鐵不是夢。由於這個餅 ...

社會

關於長期照顧3.0的願景與怨景…:挑戰與...
王順民 ( 4月18日 13:46 )

在當前人口老化的大時代背景底下,長期照顧(long-term care)成為全球各國要急迫面對的重要議題,根據聯合國的報告,預計到2050年,全球 ...

社會

當家庭變成傷害的場所…:臺灣嬰幼兒受虐...
王順民 ( 4月18日 13:45 )

當前的臺灣社會環境裡,越生越少的少子女化現象,業已成為國家安全的一項重要議題,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嬰幼兒受虐事件的比率卻反而出現 ...

空氣品質指標
AQI: 4
臺北市(萬華): 良好
PM2.5: 3µg/m3(低)
資料來源: 行政院環保署
更新時間: 2025/04/27 03:00:00
名家觀點
  • ( 4月18日 13:46)
    生育率全球最低的南韓,連降九年之後,去年終見翻轉;中國大陸也一樣,去年反彈了五十二萬名嬰兒。這也許是曇花一現,但台灣一向最能表現龍年效應卻落空,總有原因吧!陳時中政委即 ...
  • ( 4月18日 12:07)
    幾天前去看一位老朋友,談起當年念大學買不起原文書,大家搶著到圖書館借書影印,影印一張要兩元,沒錢只能挑重點印。基於此,朋友畢業後開始從事嘉惠學子的印書工作。讓學弟妹們有 ...
  • ( 2月27日 13:51)
    網路上流傳著二○二五是「卡不列克數」(Kaprekar number),亦即,二○二五不僅是四十五的平方,而且四十五正好是二十加上廿五。有人稱之為「怪數」,西元紀元以來並不多見。 也真 ...
  • ( 1月20日 14:43)
    四十年前我考取獎學金負笈前往美國念書,在飛機上我仍在懷疑這是真的嗎?從念小學開始,放學後我就要幫父親顧店,在寒暑假期間擺攤子賺錢,心心念念要減輕父母負擔,至於進大學、到 ...
  • ( 1月9日 11:55)
    蔡政府八年只針對公教進行所謂的改革,對於財務缺口最大且較急迫的勞保,不僅不敢改反而以全民納稅錢每年千億來貼補。這顆「類改革」的續命毒藥如今留給了賴政府,當在野黨試圖為公 ...
  • ( 2024年12月6日 16:58)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上個月12日在一場研討會上提出,「接受九二共識即等於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論調;而本月21日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接受電台訪問時又再說道:「接受九 ...
臉書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