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政府應更努力平衡知識落差,而今政府卻利用公權力來掩蓋事實,利用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向知識弱勢族群剝削,實令人心痛。
知識經濟時代本來就有「贏者圈」現象,而近年台灣因知識差距而呈現所得分配上之落差,日益明顯。如民國八十九年,研究所畢業與自修者之所得差距為八.五倍,至九十四年卻已擴大為十一.四倍;故在知識經濟時代,政府應更努力平衡知識落差,將資訊透明化及簡單化,以助於知識弱勢者了解。惟觀察近年政府不思此道,反刻意隱匿資訊,形成許多知識弱勢者受害,令人氣憤。
以政府近年來處理問題金融機構為例,政府為了幫金融機構美化帳面,甘冒違反會計原則及國際慣例,允許我國銀行將其呆帳損失分五年攤提,致財務報表失真;尤有甚者,在刻意隱匿財務資訊後,竟許可多家淨值已為負的銀行,發行幾無償債能力的金融次順位債券,不但損及我國金融聲譽,並對知識弱勢族群造成傷害。
以中華銀行為例,在民國九十四年其淨值已為負,而金管會卻仍允許其在九十五年六月發行金融次順位債券,並訂到期日為一○一年,且不許中途解約。試問,在發行前淨值已為負且已被政府列管的問題銀行,能存續至一○一年嗎?尤其自九十四年六月金融重建基金條例修正後,金融次順位債已不屬賠付範圍,且金融重建基金最遲須在民國一○○年結束,換言之,這是一個幾乎註定血本無歸的芭樂債券,試問主管機關怎會核准發行呢?
當然有人要問為什麼有人要買?因為政府不願公布七家淨值已為負且被列管的銀行名單,再加上扭曲的財報上顯示淨值為正,而債券信用評等又符合政府的要求;試問對非精於財務專業的知識弱勢者,信任政府資訊、公信力,遵從購買相關規定,有錯嗎?
對於政府刻意隱匿資訊的心態,筆者印象深刻;鑒於政府不斷放任七家問題銀行高利吸金,而金融重建基金又已明顯不足,為保障存款人權益,筆者曾在立法院要求,金管會對此七家銀行存款戶之保障範圍,到底為何,應明確說明,以讓存款戶知道自己所面對的風險;政府官員不但拒絕回答,並拒絕公佈這七家問題銀行名單。為保障大眾存款權益,因此,筆者在逐步還原真實財務報表後,公佈淨值為負的七家列管銀行,金管會首長竟當場勃然大怒認為是洩露天機,政府心態可見一斑。
政府辯稱是為了幫助問題銀行改善財務結構,才會允許其發行債券,且購買者本身應有風險意識,故購買者應自己承受。但試問一個淨值為負的問題銀行,不是應儘早協助其退出市場嗎?政府豈可以掩蓋資訊及犧牲大眾權益的方式,來協助吸金,這種罔顧社會大眾權益,濫用人民賦予政府的公權力與公信力,心態實可議。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
(本文刊登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