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台北市東莞同鄉會,「九二共識」二十週年研討會。)
扁馬會的焦點集中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陳總統說沒有一中各表;馬英九則認為有,否則不會有九三年辜汪會談。問題的關鍵是,布胡熱線的新華社英文稿裡很清楚地提到「一個中國,各有不同定義」,以新華社做為中共喉舌的角色來看,這是北京對台灣釋出的善意。為何北京對扁政府不願表態接受「一中各表」;對馬政府則願意?關鍵在於「信任」與「信心」問題。
首先就信任而言,北京曾經「聽其言、觀其行」,給扁政府一段觀察期,但阿扁始終不接受九二共識。後來經過一邊一國、制憲正名、終統等風波後,中共更加疑慮綠營會把一中各表給「表到台獨去」!因此在兩年前的扁馬會上,陳總統向胡主席喊話對「一中各表」問題表態,得到的是「無言的結局」!
相對的,馬英九長期主張兩岸「不統、不獨、不武」,承認九二共識;對於當前「防獨重於促統」的北京當局而言,毋寧是一個比較可以信任的對手。況且藍營長期主張的「憲法一中」,沒有法理台獨的疑慮,北京可以接受。說到底,北京在「一中各表」問題上扁馬有別,基本上是政治信任的問題。
其次,是信心問題。隨著中國崛起,綜合國力大增,美國在經濟貿易、反恐及北韓議題上必須依賴中國。北京算準美方為了本身利益,斷不可能為台獨撐腰。再加上台灣總統大選兩項公投都未過關,北京解讀為島內台獨退潮。可以說,內外形勢有利於防獨,讓北京有較大的信心在「一中各表」的問題上讓步,一方面為兩岸復談確立基礎;另一方面在奧運前夕向國際社會(特別是美方)展現北京務實理性的一面。
就在台灣新舊政府更迭之際,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願意表態接受一中各表,明顯地是北京遞出的橄欖枝,為重啟兩岸復談對話預做準備,這可以說是兩岸關係近十年來難得的機會之窗。陳總統不管是「吃味」也好,「堅持己見」也罷,都不該也不能試圖用舊思維、舊路線框住新總統的施展空間。畢竟,在五二之後,就是「江山依舊在,只是朱顏改」了!
【2008-04-02/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