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ScoutT7拍攝,倒塌的維冠金龍大樓。)
本世紀的四川強震依舊還是餘波盪漾、困難重重,儘管災區的重建工作十分棘手,但是,對於這一次的強震,還是有它相與對應的衍生性思考。
首先,震災所在的四川省,位於長江流域西部上游,境內因有岷江、沱江、嘉陵江與長江等河川,而位於北緯30度附近的四川一省,係屬於華中氣候區,年均溫較華中各區為高;夏季時,地居內陸的四川多為羣峯環繞,缺乏海洋調節,因此,氣候相當悶熱,不過,冬季的四川省,則因為有秦嶺與大巴山的雙重屏障,北方的寒流較不易侵入,而頗感溫暖同時霜雪也是少見,因此,豐腴富饒的四川成都平原甚至於被譽為『天府之國』。
然而,跳脫以山地為主體,高原、盆地分列東西兩側的物理環境,指陳出來四川省是有其回應於政治、經濟與社會背景而來的綜合考察與分殊意義,僅以2005年的統計資料為例,四川一省包括有地級的18個地級市、縣級的14個縣級市與43個市轄區以及鄉鎮級的238個街道辦事處與1,865個鎮;再者,2005年底全中國的人口數約為130,756萬人,四川省則為8,212萬人,約占6.28%;其次,四川省之城鎮人口與鄉村人口約為33:67;四川省男女的性比例為99.44、四川省的家戶規模人數低於全中國的平均值而扶養的比重負擔也高於平均值;至於,四川省中上教育程度比例或是文盲比例也高於全中國的平均值;而就業人口有超過一半是集中在一級產業上;連帶地,諸如平均貨幣工資、失業率、可支配收入與消費性支出等等表現四川省也不如整體的一般水準。准此,百廢待舉的四川災區對照於相對匱乏的省級資源,指陳出來災後的重建工作勢必會是艱苦萬難。
表:四川省發展圖像一覽表
觀察指標
|
中國
|
四川省
|
年代
|
人口數
|
130,756萬人
|
8,212萬人
|
2005年
|
生出率
|
12.4‰
|
9.70‰
|
2005年
|
平均壽命
|
71.40歲
|
71.20歲
|
2000年
|
性比例
|
102.9
|
99.44
|
2005年
|
平均家庭戶規模
|
3.13人/戶
|
2.95人/戶
|
2005年
|
城鎮人口:鄉村人口
|
42.99:57.01
|
33.00:67.00
|
2005年
|
扶養比
少年兒童扶養比
老年人口扶養比
|
40.01%
27.39%
12.71%
|
48.74%
32.50%
16.24%
|
2005年
2005年
2005年
|
高中、大專以上比
|
18.00%
|
11.23%
|
2005年
|
文盲人口占1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
|
11.04%
|
16.61%
|
2005年
|
0-30歲獨生子女數占同齡人口比重
|
29.30%
|
37.61%
|
2005年
|
一級產業就業人口比
二級產業就業人口比
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比
|
44.8%
23.8%
31.4%
|
50.6%
18.4%
31.0%
|
2005年
2005年
2005年
|
平均貨幣工資
|
18364元
|
15826元
|
2005年
|
失業率
|
2.1%
|
4.6%
|
2005年
|
財政收入
財政支出
|
148,842,198萬元
251,543,091萬元
|
4,796,635萬元
10,821,769萬元
|
2005年
2005年
|
可支配收入
消費性支出
|
10493.03元
7942.88元
|
8385.96元
6891.27元
|
2005年
2005年
|
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
|
3254.93元
|
2802.78元
|
2005年
|
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費支出
|
2555.40元
|
2274.17元
|
2005年
|
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費現金支出
|
2134.58元
|
1623.02元
|
2005年
|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至於,回應於地震破壞而來的議題思考,包括有對於災變管理的直接提問,特別是糾結著災難發生之前的防災措施、災難發生時的減災處置以及災難發生之後的賑災重建等等貫通與落差的結構性探究;連帶地,舖天蓋地的大規模損害,也絕非四川一省本身自力自為就可以做到紓困止惡的消極目的,就此而言,如何從零災害到可容許的災害損失範圍,如何從單一的個別地區、區域間的協調到全國性的統整,如何從預警系統、通報系統、派遣系統到管理系統,如何從承平時期、危機狀態到善後階段,以及如何從災變管理的準備期、回應期、重建期到預防期,以思索個體、社區、省級以及國家的應變抗災能力。顯然,對於即使是已遭逢過921地震慘痛教訓的台灣社會來說,還是有它戒慎恐懼與小心應對的必要。
最後,地震變故發生的當下,多少也突顯專業志工的志願服務以及專職社工的人群服務,兩造角色扮演應有的分殊意義,畢竟,災害發生當下的搜救工作有其針對性的專業考量,因此,包括一般民眾的踴躍捐輸以及社工人員的後勤支援,應該要有分級、分時與分程的分工意義;連帶地,包括個人、家園、社區等等的重建工程,理當有它之於創傷復原、危機輔導、心靈復健、死亡教育、行為治療、安置服務以及個案管理等等人群服務範疇的全面性思考!!
總之,從『天府之國』到『人間煉獄』當只是滾滾歷史洪流當中的一小段波瀾,賡續不變盡是大自然的蛻變繵演,而浪濤裡的渺小人類,又是否已從傲慢、我執的征服對抗當中,習得一份來自於內心的謙卑與保守!?就此而言,從台灣的921到四川的512不遠的殷鑑裡,實則隱含著更為深層的思考課題!!
〈本文謹代表作者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