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開幕前,我有幸在一次偶然機會,到夢想館參觀環形劇場的幕前與幕後。創作團隊告訴我們,當初他們提出構想時,曾參與愛知博覽會的日本顧問給他們打15分,理由是,不可行。他說,日本人都辦不到了,
台灣怎麼可能辦到?等到構想真正落實後,日本顧問非常驚訝,改打150分,以示讚賞。
環形劇場極富創意的影片,相信看過的人,都覺得驚豔、震撼。如果觀眾們知道,這影片完全是由台灣本土的專業團隊所創作,而且技術還超越了日本,應該會更為詫異。然而,這高超的技術,卻是在相當克難的環境下完成的。環形劇場的幕後像個臨時工寮,十幾二十台電腦擺設在狹窄的環狀通道上,工作人員就坐在擁擠的座椅上操作,椅背上掛了幾袋乾糧,地上鋪了幾個睡袋,可見他們是以館為家,焚膏繼晷,日夜不停地打拼。負責人還說,他們的資源不多,預算也不高,苦心經營的結果,幾乎沒有賺到什麼利潤。
花博是台灣首次舉辦的大型國際性博覽會,開幕以來,頗受好評,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參觀,人數已快突破百萬。它的成功,證明了台灣有能力辦好大型國際性活動,而且辦得有聲有色。但是,成功背後所付出的努力與辛勞,卻隱藏了許多更重要的價值。環形劇場的例子,可以說就是夢想館的核心精神:不僅有美好的夢想,豐富的創意,還能集結眾人的智慧與力量,使美夢成真。他們堅持對藝術的執著與做最好品質的態度,不計成本,不辭辛勞,才能呈現國際級的、超水準的成果。這成果證明了,台灣的媒體藝術,已經達到國際水準,可以跟世界各國較量。
環形劇場的成果令人讚賞,它的幕後更令人感動。台灣近年來,雖然不斷上演著政治對立、惡鬥,以及種種腥羶色的戲碼,更有許多不勞而獲、投機取巧的扭曲價值,誤導年輕人。但是,仍然有許多可愛的人,秉持理想,默默地努力,逐夢踏實,而終能發光發熱。衷心希望,媒體在唯恐天下不亂之餘,還能多多報導這類正面的新聞,「少一點傷痕,多一點掌聲」。也期盼政府多提供機會與管道,讓這類優秀而認真的團隊,無論在國內或國外,都能有更多發揮的空間。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