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台中一中音樂課教師與學生言語衝突的過程,因為被學生錄影上傳而引起輿論嘩然。有人指責老師情緒管理不好,也有人把問題歸結為教改失敗。
平心而論,如果回想自己受教育的過程,可能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見怪不怪,甚至將它視為常態。以前在學校沒少遇過比這更誇張的場面,今天卻因為曝光、受媒體公審,就上升到必須輔導當事人的層次,連學校的主管都戰戰兢兢地表示會審慎處理。
學音樂的孩子真的不會變壞嗎?看到中一中這位音樂老師的言行,不免納悶,音樂有沒有把她教好?音樂被視為一門藝術,藝術教育的宗旨,是涵養氣質,提升美感。大家都知道,身教重於言教,倘使音樂課三不五時就出現咆哮、對嗆,不但難以達成涵養氣質的目標,反而更失去美感。
記得以前曾聽一位音樂補習班老師得意洋洋地說,她是公認最好的老師,因為對學生最兇。其實她琴技早荒廢多年,唱歌也五音不全,但家長們卻被她嚴格的外表蒙蔽。那些受創的良家子弟固然值得同情,但真正可怕的是,這種自以為了不起的威權教育模式,就這麼有意無意地一再複製、代代相傳。
為什麼那麼多家長認同嚴格的音樂教育?或許與表演要求完美有關。大文豪托爾斯泰曾目睹一場歌劇排演,指揮為了精益求精,口氣之惡,用詞之毒,可謂登峰造極。托爾斯泰質疑,如果這樣才叫藝術,那不要也罷,因為它已經違反了藝術的本質。
誠然,藝術為了實現完美的目標,或許可以容忍醜陋的過程,但也應限於專業藝術教育,而非大眾藝術教育。何況越來越多實例證明,過分嚴格的訓練,往往適得其反。譬如有些家長盯著孩子練琴,錯一個音打一下,這種揠苗助長式的教育,不但教不出音樂家,反而會讓孩子痛恨或害怕音樂,對身心靈造成難以復原的創傷。任何學習都需要自我摸索與嘗試錯誤的過程,如果這個過程一再受到干擾或壓迫,輕則學習效果打折,重則造成人格的扭曲,得不償失。
其實,對嚴格管教的盲目崇拜,又何止於藝術?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社會,「不打不成器」的觀念根深蒂固;「尊師重道」的教條,不允許學生挑戰老師的權威;「愛之深、責之切」,很容易成為情緒失控者對學生打罵、出氣的藉口。
愛的教育絕非鼓勵溺愛,而是要有溫柔的堅持。中一中的音樂課事件,只是一件小事,如果當事人願意暫時抛棄成見,平心靜氣地溝通,說不定原本尖銳的對立會成為有趣的教學相長。譬如,南管和北管的差異何在?牽亡歌就一定不登大雅之堂嗎?更深入的探討,有助於廣泛思考相關的音樂文化、歷史問題,不知不覺中,也豐富了藝術欣賞的內涵。這不就是當初九年一貫把中小學音樂、美術課合併為「藝術與人文」的初衷嗎?
仔細想想,台灣現在最缺的,不就是愛與溝通嗎?
(本文曾刊登於2022.3.15聯合報專家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