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臺中市藍線BRT所使用的雙節公車。)
報載台中藍線BRT(bus rapid transit)7月27日中午開放免費搭乘,藉由試營運方式,找出興建與管理方面之問題,做為未來正式營運改善的依據,以台中市有限之財務資源下,BRT系統之興建完工到試營運,實為臺灣推展大眾運輸使用之重大里程碑,可做為其他城市推動大眾運輸政策之重要參考。
事實上,在推展大眾運輸政策上,台中市政府實不遺餘力,尤其為避免貿然興建捷運系統卻無人搭乘,形成巨大財務負擔之窘境,台中市政府自民國100年開始即推出許多大眾運輸改善與優惠措施,以改變台中市民強烈依賴私人運具之旅運習慣,積極培養大眾運輸使用人口,為後續達到捷運系統永續經營預作準備,其中尤以自100年6月1日起實施的「愛上巴士i384悠遊山海屯」,包括里程刷卡八公里免費及電子票證四卡通用(臺灣通、悠遊卡、高捷卡、遠通ETC卡)措施為其中的代表。
實際上,欲有效培養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的習慣,形塑完善而便捷的大眾運輸路網為不可或缺的要素,唯有建立可滿足民眾最後一哩及門服務(door-to-door)的大眾運輸系統,才能提高民眾對於大眾運輸系統之依存度,進而建立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的習慣,然而,建立如臺北一般完善而密集之大眾捷運路網,所需之經費相當龐大,絕非地方政府所能負擔,相關資料指出,每公里的高運量捷運系統可蓋25公里的BRT系統。因此,BRT系統係在有限預算下,為滿足民眾對公共運輸系統需求,可最快形成路網,發展捷運系統的過渡方式,隨著運量的成長,BRT可逐漸升級為輕軌、中運量甚至高運量捷運系統。
在國際上,BRT系統最為成功之案例,可以巴西的庫里提巴(Curitiba)為代表,庫里提巴是世界發展永續生態都市的範例,其整合都市發展脈絡,將環境納入交通的規劃,興建全球首座BRT,同時在站體設計加入許多建築巧思,而成為各國所稱道具有創意、人性化的大眾運輸系統,不僅廣獲市民支持,也成為都市的觀光亮點,當地人跟外國觀光客搭著BRT觀看球賽,使用率相當高。
台中BRT系統之規劃,不僅串連各主要生活圈,更串連台中許多著名景點,配合現代藝術的站體設計,未來若能營運成功,不僅可成為
台灣觀光新亮點,帶動更多國際觀光客來台旅遊人潮,更可望成為未來國際上研究大眾運輸政策之重要案例,成為另類臺灣之光。
(本文轉載於103年7月28日聯合報報民意論壇)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