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最近與政大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合辦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探討兩岸簽署經濟協議(ECFA)後,對東亞經濟整合產生的影響,以及台灣與東亞國家經濟進一步合作的空間,甚至簽署自由貿易協議(FTA)的可能性,在觀念認知上提出數項對台灣參與東亞經濟整合的重要建議,需要政府正視,並納入推動FTA的整體規劃中。
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在WTO杜哈回合多邊談判停滯後加速發展,各國紛以雙邊或多邊的FTA取代傳統的多邊自由貿易協議;其中,尤以東亞最明顯,過去十年簽署的FTA由2000年的五個增至2010年的45個。另一個重要趨勢是東亞經濟體的出現,並有兩大競合體系,一個是以中國及東協為主的「東協十加六」經濟整合,另一個則是紐澳為核心的泛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定(TPP),成員國已由初始的四國增至九國,而幕後最重要的推手就是美國。不論「東協十加六」或TPP,最終目標都是希望建立東亞經濟體,或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
台灣身處在東亞的正中間,對外貿易、投資等重要經濟活動超過三分之二與這些地區有關,當這些地區在進行整合時,台灣自然應該要積極的去參與。但是,由於兩岸關係的特殊性,使台灣在過去幾乎沒有任何參與的機會,甚至連與個別國家洽簽經濟合作協議的空間都很小。不過,這樣的侷限在去年6月兩岸簽署ECFA後改觀了。去年8月時,台灣與新加坡同時宣布兩國將展開「台星經濟夥伴關係協議」的協商,接著許多東亞國家也表達與台灣討論更多經濟合作事項的意願,甚至討論簽署某種形式的自由貿易協議;在國政基金會舉辦的「ECFA與東亞經濟整合」研討會中,與會的各國學者也都表示,樂見自己國家有機會與台灣發展更進一步的經濟合作關係。
然而,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機會之窗雖然打開了,但實質的挑戰接踵而至。這項研討會就提醒政府當局,當台灣表明要與各國協商經濟合作協議時,甚或想要加入多邊經貿組織時,不應該是「為加入而加入」,而須總體檢視各項經濟協議能為台灣經濟帶來的利弊得失;因為,與他國簽署FTA或加入多邊經貿組織,代表的是國內經濟的自由化與國際化,亦即雖然台灣可以因為加入而享有更多的國外市場,但同時也須對外打開本國的市場;因此,台灣想要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時,國內經濟體系也須同時進行大幅度的結構調整,以因應市場擴大開放後的競爭。
在東亞經濟快速整合的大環境之下,台灣希望融入其中,也必須融入其中,這是客觀的形勢壓力,不僅一一看在其他國家眼中,甚將成為談判籌碼。因此,各國學者在研討會中也預警台灣,未來在與其他國家進行FTA或區域整合協商時,台灣將會面臨很多的市場開放要求;政府除了根據產業競爭優劣勢,在談判桌上因應這些形形色色的要求,更須儘速建立國人對開放市場的正確認知,並督促、輔導企業加速調整,否則即使台灣有機會與其他國家協商FTA,也可能因為國人還沒有做好開放準備而無法完成簽署。
與會學者並提示,台灣要與其他東亞國家發展更廣泛的經濟合作關係,就必須繼續保持與中國大陸的良好互動;因為只要台灣能比其他國家有更多的機會與能力運用大陸的市場,則台灣與其他國家合作的機會也更多。這也意謂,台灣須有定位為東亞國家進入中國大陸平台的決心與能力,其不僅有利台灣外貿發展,也可吸聚與其他東亞國家合作的機會,進而提高台灣融入東亞經濟體的可能性。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刊載於2011年5月8日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