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More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國政基金會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台灣壽險業版圖變化之探討

台灣壽險業版圖變化之探討

國政研究 財金

作者: 謝明瑞 ( 2012年11月22日 17:39)
關鍵字:雙引擎 金融海嘯 利差損

%
熱門指數
分享

摘要


自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以降,外商壽險出現前仆後繼的出走風潮,唯當國

外壽險集團急切出場之際,國內保險業者及金控公司卻踴躍承接,形成保險市場的外冷內熱現象,亦直接影響國內人壽市場的版圖;而這種改變不論是基於世界金融局勢的變化,或金控對同時擁有銀行與壽險之雙引擎之重視,都必須考量利差損所衍生出的問題;為了壽險業者的永續經營,並考量社會穩定與國家經濟的長遠發展,政府必須對保險業者作適當的管制,唯不論是對壽險公司經營與管理的規範,或是對國華人壽的接管與標售等,都必須考量投保人的權益問題,讓消費者經由法令規定而受到保護,經由網路或保險法規範而善用保險資訊,以及充分瞭解保險公司的業務與財務內容等,既可瞭解壽險公司版圖的變化,也可以讓投保人的權益獲得相對較大的保障。


一.前言


2012年8月10日,台新金控取得紐約人壽台灣分公司,同年10月26日,滙豐集團宣佈滙豐在台壽險業務(滙豐人壽)移轉至安聯人壽,安聯人壽將就交易案支付1,800萬美元(約5.26億台幣);同年11月6日,安定基金宣佈重啟國華人壽標售,潛在買家搶標意願頗高。


早在2009年,美國國際集團(AIG)便將南山人壽轉手,引發主管單位及投保人的重視,一度改變國內壽險市場的規模(註一);爾後,英商保誠人壽、荷商ING安泰人壽相繼賣給國內壽險業者後,國際級保險公司在台灣影響力大減,且僅剩下以電話行銷、銀行保險等非業務員通路的業者;國內外保險業者未來在台灣壽險市場行銷策略,將因通路不同而展現不同的風格。


另外,國內銀行保險龍頭的中信金雖未標到南山人壽,但因其未來仍有機會購併壽險業,補足金控版圖,而台新金對保險業務亦積極進入,長期發展,可能會對國內當前的國泰、富邦、南山、三商美邦、新光等所謂的「前五大」之版圖發生重大改變。


二.
壽險業外冷內熱


自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以降,外商壽險出現前仆後繼的出走風潮,唯當國

際壽險集團急切出場之際,國內保險業者及金控公司卻踴躍承接,這種外冷內熱現象所透露的訊息,值得投保人注意,亦值得投資人進一步的觀察。


從2008年10月,富邦以6億美元收購ING安泰人壽以後,國內壽險業開始了「你丟我撿」或「外走內接」之經營模式,也讓國內的壽險業版圖開始發生變化。因為在最近幾年中,尚有2010年3月,中信金以1.8億美元收購大都會人壽,以及2012年8月,台新金以3億美元取得紐約人壽;同段期間內,台新金、元大金亦有意併購外商壽險公司。


事實上,從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已有荷商ING集團、荷商Aegon集團(註二)、美國萬通集團、美商AIG集團、美商大都會人壽等5家撤出台灣市場,另包括美商紐約人壽、加拿大商宏利人壽、英商英傑華集團也傳出要退出台灣市場;亦即2008至2012年期間,國內已有9家外商壽險公司為國內業者所承接;觀其緣由,簡述如下:


(一).外商出走


外商壽險業者離開台灣市場,其主要原因大抵有下列幾項因素,即


1.市場占有率下降


台灣壽險市場一年有新台幣9,000億元到1兆元的新契約保費,但外商壽險公司經營近20年,其市占率約僅有一成,且金融海嘯以後,約有九家陸續出售或打算出售,外商壽險公司在台家數占率可能從原本的50%以上降為2~3成,外商市占率下降,利基大幅下滑,因而選擇離開台灣市場。


2.歐美經濟前景不隱定


金融風暴發生以後,歐債美債急速增加,幾次整合及各國之自救措施亦未獲得合理解決,歐美經濟前景未明,不少外商壽險母公司將資源集中在母國發展,因而結束亞洲布點,紛紛離開國內市場,如紐約人壽其母公司在美國已成立了167年,名列全美第71大企業,全球有1萬7千名員工、6萬名保險經紀人,在台耕耘近20年,但在全球經濟劇烈變化下,紐約人壽出售包括香港、南韓等亞洲據點,將資源移回美國發展。


(二)國內承接


保險業因擁有資金來源穩定而充沛的特性,國內許多金融業者都希望能併購或成立壽險子公司,如台新金因為欠缺壽險版圖,曾與荷蘭全球集團(AEGON)簽訂合作備忘錄,擬合組「台新全球人壽」,因其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人壽保險集團之一,其主要市場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荷蘭和英國。另外,該公司也在匈牙利、西班牙、比利時、德國、香港、義大利、盧森堡、菲律賓、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經營。其核心業務是人壽保險、退休金、相關的儲蓄和投資產品等,但因金融海嘯影響全球市場,讓雙方合作暫停,但並不影響其對往後的金融布局如收購紐約人壽等;另外,其他金控如中信金等,都積極開拓人壽市場,觀其緣由,主要因其具有下列的利基,即:

1.銀行與壽險雙引擎更能平穩獲利,降低風險;

2.銀行為壽險業的主要通路;

3.保險內佣金為金控重要收入來源;

4.掌握通路與業績。


三.壽險版圖變化


因為金融雙引擎的考量,許多國內金控業者有意收購或併購壽險業,唯當前的金融業僅有國泰金與富邦金擁有規模相當的銀行與壽險公司,唯若中信金、台新金…等金控業者併購壽險公司成功,則以台灣壽險每年約一兆新契約保費的規模,一旦市場被瓜分,則國內金融版圖可能會發生重大改變。


(一)金控收購模式


一般而言,金控併購壽險業時,通常可分為攻擊型與防禦型兩大類別,說明如下:


1.攻擊型併購策略


金控為擁有保險與銀行的雙重道路,會以積極進取的方式併購壽險業,如ING安泰是擁有業務員通路的壽險公司,在此情況下,金控併購目的在於創造完整的雙引擎,而且對銀行與保險市場擴張與成長,都有積極的野心與企圖。


2.防禦型壽險併購策略


金控為保有競爭的優勢,會以併購保險業做為防禦的策略,其主要目在充分開發現有銀行的資源,並以併購小型公司為標的,或採合資或自設保險為主。

金控擁有壽險公司,雖然有助於完整版圖建立,但要具體瞭解擁有壽險的長期責任;除面對更多元的業務通路與產品線外,也承接更多既有的利差損,未來資本需求會有更重的壓力。


(二).金控併購原因


金控是否擁有壽險公司,亦無論是在金控成立前或成立後併購保險公司,各項變化都呈現逐年成長的趨勢。獨立壽險公司在金控成立後,雖經多元化行銷通路及產品策略有所改善,但仍有數家生產力變動呈現負成長。特別是政府對壽險資金運用政策改革,各壽險公司投資收入都呈現逐年成長的現象。因此,金控併購壽險業的原因如下述:


1.雙引擎可增加利潤與規模


2001年,我國開始設立金控公司,然而,至2012年,仍僅有國泰金與富邦金同時具有規模相當的銀行與壽險公司,在過去金控經營績效各項評比中,這2家金控非常穩定地居於領先地位,說明金控若有均衡的銀行與壽險「雙引擎」,相較於單以銀行或證券為主體的金控,更能平穩獲利以及降低經營風險;另外,壽險公司具有強大的資產匯集與投資動能,使擁有強大壽險的金控更能快速增加規模。


2.銀行為壽險的主要通路

壽險業雖擁有強大資金的匯集功能,但必須以廣大的通路為後盾;因此,對已經擁有銀行的金控而言,能在「適當時機」擁有壽險公司,幾乎已經成為多數金控共同的想法。另外,銀行己成為壽險業的第一大通路,保險佣金收入也躍升為許多銀行最重要收入之一,為進一步掌握通路與業績的穩定性,擁有專屬壽險公司自然成為許多金控的策略,而這也與歐洲主要金融集團大都以專屬壽險為主流的作法不謀而合。


3.有助於金控版圖的擴大

國內許多金控自身擁有強大通路,但沒有專屬壽險公司,只能將客戶資產累積於保險公司,或其他的金控集團,不利於金控資產累積與長期發展。另外,傳統壽險公司最大的成本就是通路建置成本,對於已經有銀行通路的金控公司,更強化其取得壽險公司的動機。

4.利差損有助於併購


利差損是金控拼購壽險公司最大的考量,但對於金控而言,若管控得宜,反而讓其在併購過程中更有議價優勢;此外,金控公司收購的壽險公司規模如果不大,利差損包袱自然較小,未來新增業務也不會有利差之威脅,反而會產生所謂「新公司優勢」。


5.壽險公司的版圖


有關國內壽險公司的版圖,可先依總資產排名來加以說明,總資產越高,可能代表的是財務健全度、企業形象、業務員服務素質、商品創新等項目優於其他壽險公司。其中,十家壽險公司中,本土壽險公司7家,外商壽險公司2家,中外合資1家;根據調查資料,國內前十大壽險公司依序為國泰、南山、新光…;又根據排名資料可以發現,愈早成立的壽險公司,愈能保有歷史較久的優勢,如國泰人壽保險公司成立於1962年8月15日,而國泰金控之主體子公司國泰人壽為台灣地區壽險業第一品牌,據點覆蓋率為全國之冠;亦即成立時間愈早,總資產較多,信用評等較佳,則其版圖較大。


另外,國內壽險公司的版圖,若依信用評等來加以說明,則以國泰、安泰等的表現為較佳,二者都屬最佳評等的twAAA級。一般而言,信用評等越佳,代表壽險公司整體體質健康,但信用評等為大數法則,且信評無法預測該公司未來的安全性與獲利能力,大多以正向、穩定之方式來表示;另外,台灣約30家壽險公司,其中超過半數18家公司尚沒有信用評等,若將產險公司含括在內,則國內約50家的產壽險公司中,亦僅有一半公布等級;觀其緣由,一是外商壽險公司不受信用評等之規範;二是評等結果可能欠佳而不參與評等,因此,接受信評的產壽險公司一直不是很踴躍。


另方面,台灣壽險公司總資產與信評的排名雖與其版圖有關,唯此一評比是金融海嘯發生之前的調查資料,目前的壽險公司版圖應有些變化,有關台灣壽險公司總資產與信評的排名,可參閱附錄1的說明。

四.利差損問題


有關金控是否有意願併購壽險業,「利差損」問題應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而這可從下列的觀點來加以說明:


(一).定義


所謂利差損(Loss from Difference of Interest Rate)是指保險資金投資運用收益率低於有效保險合同的平均預定利率而造成的虧損。


(二).原因


大體而言,壽險公司在設計保單時,會事先預估未來利率來計算保費,稱為「預定利率」;而所謂的預定利率,只是單純做為保險費的折現之用。預定利率高,保費可以較低;反之,則較多。


保險公司在收取保費之後,會從中提存固定比例金額,以確保保單到期時有足夠金額可以給付保戶;這筆提存稱為「責任準備金」。保險業的責任準備金,在財務項目上列為負債項目,因此,這筆錢留在保險公司內部,受法令約束不能發放出去。但這筆錢必須妥善運用以產生孳息,方能在日後兌現當初的承諾。因此,在保單生效後,若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實際報酬率高過預定利率,稱為「利差益」,反之則會產生「利差損」。在1990年代,許多國家的高利率政策,使得當時的保單收益預期遠高於後來的實際水準,在調低利率之後,保單的收益下滑,產生了潛在的「赤字」,也是大部分的壽險公司都會有利差損的主要原因。


(三)利差損的危害


保險業利差損的產生,除了受經濟政策調整影響之外,還有多方面複雜的因素。利差損的產生給保險業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潛在危機,若不能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利差損,不但直接威脅到保險業的穩定發展,而且有可能對國家的金融體系造成巨大影響。因此,正視和正確看待利差損,尋求合理的解決方式,是保持國內保險業的財務健全之持續發展所必需的因素。利差損的長期存在,對保險業的償付能力將產生問題,並可能進一步危及社會與國家,說明如下述。


1.利差損影響壽險公司的穩健經營與生存


利差損是保險公司的超額負債,利差損問題的關鍵在於缺乏資產負債風險的管理意識,大量長期資產短期運用,以及高風險品種占比重過高。利差損的長期存在直接威脅到壽險公司的穩健經營,導致壽險公司資產負債不匹配,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占比過高,大量短期資產的經營將受市場利率的波動影響,導致長期負債形成的長期資產在運用形態上的無形消耗,經營不穩定。


2.利差損影響社會的穩定


利差損的長期存在,直接導致壽險公司資產負債比例失衡,資產變現能力較差,現金支付能力不足,若引發客戶的大規模退保,將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威脅到整個國家的金融體系安全。現實社會中,一家保險司破產有可能帶來公眾的信心不足,進而引發相關機構的危機。因此,保險公司的破產進而影響到整個股市、債市及金融資本市場的安全,使整個國家的金融體系處於十分危險的狀態。

五.政府的管制


保險業是另類的金融機構,基於人民權益與社會需要,政府對於保險業的經營與管理必須給予適當的管制,茲擇其較重要者說明如下述。


(一)對子公司與分公司的認定


台灣壽險市場對外資開放20餘年,對外商採取「超國民待遇」,要設立分公司、子公司都可以,且即使是分公司,也可以承作所有業務。然而,國際上發展趨勢要求外商壽險分公司要改制為子公司,以強化監理。

從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已有荷商ING集團、荷商Aegon集團、美國萬通集團、美商AIG集團、美商大都會人壽等5家撤出台灣市場,另包括美商紐約人壽、加拿大商宏利人壽、英商英傑華集團也傳出要退出台灣市場,亦即三年中即有9家壽險公司已經或打算離台。為解決外商壽險「來去自如」的問題,金管會研議外商保險若要在台銷售個人保單,一律設立子公司,不能僅設立分公司。

(二).對投資不動產的管理


金管會為遏阻壽險業搶標不動產,造成房價飆高,邀集壽險業開會,宣示將拉高最低收益率至2.875%等七大監理措施。金管會希望壽險業者能有合理的收益率,不要用高價搶標不動產,將成本墊高。有關金管會針對壽險業的七項新不動產政策內容,包括:


1.最低收益率不低於2.875%;

2.收益率無兩年改善期;

3.素地10年內不得轉售;

4.大樓商辦5年內不得轉售;

5.取得素地需附有承租意向書;

6.不得買預售樓屋;

7.董事會投資不動產不得概括授權等。


對上述新政的前三項,業者認為最低收益率拉高3碼至2.875%而不利投資,且金管會以行政命令要求素地10年內不得轉售、大樓商辦5年內不得轉售2項,有違憲之虞。不過,年化租金收益率從2.125%提高3碼到2.875%,在租金不變的假設下,台北市商辦價格將因此下修25%,對壽險業後續買房也算利多。至於中南部,因年化租金收益率目前多數高於2.875%,影響幅度相對較少。對保險公司而言,因為可以合理價位買入物,對其長期發展較佳,唯其影響如何仍須進一步評估。


(三)接管與標售-以國華人壽為例


2009年11月,國華人壽因經營不善而由金管會宣布,交由保險安定基金接管。2012年8月1日,國華人壽第三度標售,潛在買家包括三商美邦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信人壽、元大金控、台灣產險、遠東銀行等,然而,為何一家經營不善,且已被接管的人壽公司,經過兩次流標,卻仍能吸引一些金融或壽險業者的投標呢,這應與政府的管理政策有關。


針對國華人壽標案,金管會特別延長監理寬容期,整體出售案得標者,可享有20年風險資本適足率(RBC, Risk-Based Capital);由於「風險資本適足率」是指公司的自有資金,對應所承受風險的比率,計算方式是「自有資本額」除以「風險資本額」,RBC代表保險公司的清償能力,也就是保險公司要具有多少資產才能承攬多大的保障,用RBC衡量保險公司財務狀況有一定重要性。國華人壽這次分為整體出售及切割出售兩模式,即:


(一).整體出售的得標者


1.可享有保險局給予長達20年的監理寬容;

2.RBC的K值(總係數)打折計算,直接加到220%左右;

3.赴大陸投資時,投資私募股權等限制可彈性放寬;

4.得標者等於可有20年沒有增資壓力;

5.持有7年以上即可對外釋股。


(二).分割出售者


1.可免拿到責任準備金預定利率6.5%的高利率保單,大約占負債的20%,但相對彌補金額減少。

2.沒有長期的行政寬容。


(三).可處理不動產之獲益大


國華案得標者雖有RBC優惠,但會計財報上的資產、負債增加,淨值則不會增加,負債槓桿比會因而提高,可能影響信評及投資法人看法,但若可即時處分國華人壽帳上200億多元的不動產並實現獲利,短期損益表現佳,對承接公司相對有利。


一般而言,大型壽險公司投報率約在3~3.5%,而安定基金的補助有限,買

家要承受一些財務壓力,才能拿到20年的長期寬容。而七組買家中又以三商、全球、台壽、中信人壽較有競爭優勢,得標後沒有最低資本額要求,即不必再額外拿錢出來當資本額,競爭成本相對比元大金、台產及遠銀便宜。而這也是金融業者會參與國華人壽標案的主要原因。

六.消費者的保護


保險與社會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然而,社會大眾與保險業之間經常是處於資訊不對稱的狀態,而為保護投保人的權益,政府、保險公司、投保人或消費者等,都必須付起相對的責任,茲就消費者權益的保護說明如下:


(一)政府的法令規範


為解決保險公司與投保人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問題,藉以保障消費者權益,依據保險法第148條之2的規定,要求保險業據實編製有關財務及業務事項的說明文件,並以簡明易懂的文字,詳實明確地記載各相關事項提供大眾公開查閱。就產險業而言,主管機關便依據產物保險業之特性頒佈「財產保險業辦理資訊公開管理辦法」,明確地要求各產物保險公司資訊公開文件中所應記載的內容。茲將這些內容主要項目分述如下:

1.公司概況:概述產險公司相關基本資料。
2.財務概況:主要公佈有關產險公司最近三年之損益、資產負債與業主權益、現金流量以及各項財務指標。
3.業務概況:應記載產險公司最近三年之市場佔有率、各險種保費收入、理賠給付比率等業務面資訊以及保戶理賠申訴情形。
4.保險商品:明列產險公司目前所銷售之保險商品,同時並概述各保險商品之保障範圍。
5.重大訊息與特別記載事項。

每家產險公司在資訊公開網站中提供許多的重要資訊,但消費者想要有效地藉由這些資訊,來瞭解符合自己需求的保險公司可能不容易。主要係因為這些公開的資訊大多為保險與財務相關之專業數據,其中並牽涉許多艱澀難懂之專業術語,消費者難以確認。


(二).瞭解法令的內容

消費者想知道自己所投保之產險公司之財務狀況是否健全,以及當保險事故發生時,是否能順順利利地領到保險理賠金。而在所有供大眾查閱的項目中,「財務業務指標」是用來評量一家產險公司經營體質的工具之一。而在目前所發布之「財產保險業辦理資訊公開管理辦法」中,明訂產險財務與業務指標,以及各指標計算方式、應更新之頻率與期限。


如業務指標類主要在於檢視保險公司保費收入與理賠給付之狀況,讓投保人瞭解真正留在保險公司本身之保費收入的增減變動情形,用以衡量保險公司實際承擔風險之程度與能力;獲利能力指標類主要在於衡量公司獲利能力、投資績效及經營效能;而「自留滿期損失率」則是用以評估保險公司對承擔風險之品質控管能力。而整體營運指標類主要在於檢視保險公司承擔風險、準備金及費用率,其比率應介於一合理範圍之內,用以反映保險公司的清償能力或資本運用效能。

(三).善用保險資訊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在網站上架設一個讓社會大眾查詢產/壽險公司相關資訊的網頁,在此網頁中規劃:

1.彙集所有產/壽險公司財業務指標之一覽表;

2.提供各家產/壽險公司目前所販售之各項保險商品資訊;

3.提供理賠申訴相關資訊。


除公開各保險公司保戶申訴案件申訴率、理賠申訴率外,亦彙整列舉現行產/壽險保單中爭議較多的保險條款,藉以教育社會大眾來了解條款之真實涵意,進而避免保戶因對條款的誤解,與保險公司產生不必要之糾紛。


(四).瞭解保險指標意涵

投保人或消費者基於保護自己權益的考量,對於壽險業的業務與財務指標實宜有所瞭解;其中,壽險業的財務業務指標分為「財務結構」、「償債能力」、「經營能力」與「獲利能力」等四大類共25項。產險業的指標則分為「業務指標」、「獲利能力指標」與「整體營運指標」等三大類共17項,其內容可參閱附錄2的說明。

七.結論與建議


經由前述的分析說明,可據以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如下述:


(一).結論


本研究的結論歸納如下述:


1.自年金融海嘯發生以後,從2008年10月,富邦收購ING安泰人壽,2010年3月,中信金元收購大都會人壽,以及2012年8月,台新金取得紐約人壽;外商壽險出現前仆後繼的出走風潮,另外,荷商ING集團、荷商Aegon集團、美國萬通集團、美商AIG集團、美商大都會人壽、紐約人壽、加拿大商宏利人壽、英商英傑華集團等相繼退出台灣市場;但同段期間內,台新金、元大金亦有意併購外商壽險公司,台新金、元大金亦有意併購外商壽險公司,國內壽險業者及金控公司則積極承接,造成壽險市場版圖的變化。


2.外商壽險業者離開台灣市場,其主要原因為市場占有率下降,以及歐美經濟前景不隱定,將資源移回歐美發展。另方面,國內壽險業及金控業者承接的主要原因包括銀行與壽險雙引擎更能平穩獲利,降低風險;銀行為壽險業的主要通路;保險內佣金為金控重要收入;以及掌握通路與業績等。


3.國內壽險及金控是否願意併購國外壽險業,利差損問題應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所謂利差損是指保險資金投資運用收益率低於有效保險合同的平均預定利率而造成的虧損。壽險公司在保單生效後,若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實際報酬率高過預定利率,稱為「利差益」,反之則會產生「利差損」。保險業利差損的產生,帶給保險業的發展嚴重的潛在危機,其不僅直接影響到保險業的穩定發展,而且可能對國家的金融體系造成巨大影響。


4.保險與社會大眾生活關係密切,然而,社會大眾與保險業之間經常是處於資訊不對稱的狀態,而為保護投保人的權益,政府、保險公司、投保人或消費者等,都必須付起相對的責任,包括政府的法令規範、明確地要求各產物保險公司資訊公開文件中所應記載的內容、善用保險資訊,以及瞭解保險指標意涵等,俾使投保人的權益獲得較大的保障。

(二).建議


經由上述的結論說明,可據以列出本研究的建議如下:


1.壽險公司外冷內熱的現象對國內保險市場的影響甚大,政府宜進一步瞭解國內壽險版圖發生變化的內容,以及其對應策略,藉以維護社會安定,以及國家的經濟發展。


2.
國內金控業基於銀行與保險的雙重考量,因而積極承接國外壽險公司的經營,唯國內壽險業宜注重信用評等問題,並由金管會規定並強制執行,讓消費者確實瞭解各公司的信評結果,避免引發進一步的損失;另方面,外商在台承辦壽險業務宜以子公司為主;由於壽險業主要銷售個人險商品,對保戶都有長期耕耘的承諾,壽險業服務客戶,也必須廣設據點,若以分公司的形式設立,資本額有限、主管機關監管嚴密度也不如對子公司。


3.
由於利差損不僅會帶經業者營運上的困難,而且會對整個社會國家帶來不利衝擊,因此,主管部門宜對保險業者嚴加控管,並對保險公司的財務與業務指標所表現出的異常行為,必須加以修正。


4.
保險公司與投保人之間常因「資訊不對稱」而產生問題,政府宜以法令規範,並責成保險公司善盡資訊宣導原則,而投保人基於本身權益,更宜隨時掌握公司的動態。

註釋

註一:2009年11月,博智金融及中策控股於買下南山人壽,但並未對國內壽險業版圖產生太大的變化。南山標售案對於國內壽險前三大業者版圖影響有限,目前仍以國泰人壽市占率穩居龍頭,合併安泰人壽後的富邦人壽緊追在後,南山人壽則居第三。若根據南山人壽網站資料,南山人壽在台保戶達400萬戶,有效保單約800萬件,業務員團隊達3.6萬人,保單市占率11.4%,其中,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及傷害保險市占率分別為11.6%、18.5%、24.8%,年金保險市占率則約4%。 截至2012年5月底,南山人壽可運用資金達1.384兆元,有價證券投資約佔5成,海外投資佔27.4%,不動產投資則約僅2.32%。因此,博智與中策合作標下南山人壽後,一股新興勢力已經逐漸崛起,不僅成為國內壽險業第三寶座,市占率超過1成以上,對國泰人壽、富邦人壽等業務的擴展亦造成重大影響。


註二:
全球保險集團創立於1844年,是由荷蘭兩家著名的保險公司AGO與Ennia合併而成為AEGON全球人壽。在全世界20幾個國家提供完整的金融保險服務,並累積超過1500萬客戶;AEGON源於愛與關懷的最徹底實踐,其前身就是友愛及寡婦基金,這是以協助婦孺為主的互助會;爾後改組為公司型態,並定名為全球保險集團(AEGON Insurance Group)。

參考文獻

林建甫 彭思遠(2011) 台灣保險業的困局與因應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鄧岱賢(2008) 兩岸簽署金融監理備忘錄(MOU)情勢分析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陳彩稚(2004),保險學,三民書局。

謝明瑞等(2006) 保險學 國立空中大學

謝明瑞(2011),後ECFA時伐代對台灣經濟及金融業的影響,證交資料588期台灣證券交易所。

謝明瑞(2011),我國保險市場的西進政策與影響,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壽險季刊(Life Insurance Quarterly),臺北市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業務發展委員會。(歷年資料)

壽險管理,中華民國人壽保險管理學會。(歷年資料)

※ 本文為2012年11月15日,本人接受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專訪內容

附錄1 台灣壽險公司排名 (1)總資產 (2)信評


先依總資產排名,前十大壽險公司依序為國泰、南山、新光…;總資產越高,可能代表的是財務健全度、企業形象、業務員服務素質、商品創新等項目優於其他壽險公司。 其中,十家壽險公司中,本土壽險公司7家,外商壽險公司2家,中外合資1家;又根據排名資料可以發現,愈早成立的壽險公司(民國51、52年),愈能保有歷史較久的優勢,亦即其總資產較多,信用評等較佳。

(1)總資產表1台灣壽險公司依總資產排名比較表單位:新台幣億元

排名

保險公司

總資產

1

國泰人壽

23,970

2

南山人壽

14,580

3

新光人壽

12,930

4

ING 安泰人壽

6,125

5

臺灣郵政

4,593

6

富邦人壽

3,608

7

中國人壽

3,096

8

三商美邦人壽

2,865

9

台灣人壽

2,409

10

國華人壽

2,402

資料來源:各壽險公司公開資訊調查時間:2008/6/30

(2)信評2台灣壽險公司依信用評等排名比較表

排名

保險公司

信用評等

1

國泰人壽

twAAA

2

ING 安泰人壽

twAAA

3

富邦人壽

twAA+

4

保德信國際人壽

twAA+

5

南山人壽

twAA

6

新光人壽

twAA

7

安聯人壽

twAA

8

台灣人壽

twAA-

9

全球人壽

twAA-

10

中國人壽

twA+

資料來源:各壽險公司公開資訊信評截止時間:2008/7~10

附錄2台灣壽險公司的業務指標(1)與財務指標(2)

業務指標(1)表3壽險業財務指標項目比較表(四類25項指標)

財務類別

指標項目

一.財務結構指標

1.負債占資產比率

2.長期負債佔資產比率

3.各種責任準備金對資產比率

4.各項責任準金變動率

5.各種責任準備金淨增額對保費收入比率

二.償債能力指標

1.速動比率

2.流動比率

3.關係企業投資額對業主權益比率

4.初年度保費比率

5.續年度保費比率

三.經營能力指標

1.新契約費用率

2.保費收入變動率

3.業主權益變動率

4.淨利變動率

5.資金運用比率

6.繼續率(13個月、25個月)

四.獲利能力指標

1.資產報酬率

2.業主權益報酬率

3.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4.投資報酬率

5.營業利益對營業收入比率

6.稅前純益對總收入比率

7.純益率

8.每股盈餘

9.不動產投資與不動產抵押放款對資產比率

資料來源:金管會

財務指標(2)表4 壽險業業務指標項目比較表(三類17項指標)

業務類別

指標項目

一.業務指標

1.直接保費收入變動率

2.直接已付賠款變動率

3.自留保費變動率

二.獲利能力指標

1.直接保費收入變動率

2.直接已付賠款變動率

3.自留保費變動率

三.整體營運指標

1.自留保費對業主權益比率

2.毛保費對業主權益比率

3.淨再保佣金對業主權益影響率

4.各項準備金對業主權益比率

5.業主權益變動率

6.特別準備金對業主權益比率

7.費用率

資料來源:同表1.

%
熱門指數
分享 列印
66

淡江大學金融研究所教授
中華國際財經創意交流協會創會理事長
文章表情 (你對這則文章的感覺)

回應意見
更多相關文章
國政評論 財金

海嘯後十多年,換來債務問題嚴重
林建甫 周信佑 ( 2020年1月21日 15:45 )

金融海嘯已經過去十多年,在世界四大央行:美國聯準會(Fed)、歐洲央行(ECB)中國大陸人民銀行(PBOC)及日本央行(BOJ)量化寬鬆(QE)的救世下全球資金氾濫,除造成貧 ...

國政評論 科經

經濟成績單 選舉關鍵
林祖嘉 ( 2020年1月15日 13:58 )

政府執政時的經濟表現良好與否,會直接影響到民眾的荷包與生活,因此在民主國家的選舉中,一直都是最重要的議題之一,最有名的例子,是在1992年美國大選時,柯林頓陣營直 ...

國政評論 財金

負所得稅制 說易行難
朱雲鵬 ( 2019年1月9日 12:57 )

去年歲計盈餘約300億,如何「使用」這筆錢成為熱門話題。其實,有盈餘主要是因為當時編列租稅收入預算過於保守,而且我們不能只看盈餘,還要看債務。從民國89年開始,中央 ...

國政評論 財金

全球連鎖反應 熊市來臨前兆?
李沃牆 ( 2018年10月22日 16:40 )

美國道瓊工業指數連二日暴跌逾1,400點,全球股市一片哀豪;台股難以置身度外,昨日跌點創歷史紀錄。無獨有偶,今年適逢雷曼風暴十週年,加上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早就有不 ...

國政評論 財金

雷曼風暴十週年 全球債務創新高
李沃牆 ( 2018年9月20日 10:48 )

具百年歷史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宣布倒閉,引發全球金融海嘯,迄今恰滿10週年。據國際金融協會(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IIF)於今 ...

國政評論 科經

人幣貶值若失控 掀金融海嘯
李沃牆 ( 2016年2月19日 15:25 )

金猴年伊始,國際股匯市依舊動盪不安。年前因人民幣重貶引爆一波全球股災、亞幣競貶;人民幣成眾矢之的。市場對中國經濟下行、甚至硬著陸、人民幣續貶的陰霾仍揮之不去。 ...

訪客最新推薦文章
社會

糾結於『失能保險』及其『保險失能』之...
王順民 ( 12月6日 16:38 )

一則關乎到超高齡社會所延伸出來的照權議題,背後實有其糾結於重度失能者所關乎到『失能保險』及其『保險失能』之間的迷思、弔詭。 話 ...

社會

關於居托嬰幼兒受虐及其設置監視器的對...
王順民 ( 12月6日 16:50 )

一起關於居托嬰幼兒受虐及其監視器設置一事的對應關係,背後實有其延伸性思考之必要。 話說:因應於層出不窮的兒虐事件,新北市政府社 ...

社會

關於「社工留用加八千」命題旨趣的延伸...
王順民 ( 12月6日 16:48 )

一則關乎到從「教育—培訓—考照—聘用—推廣」到「選才—育才—用才—晉才—留才」的社工人力 ...

訪客最新表情文章
教文

校慶活動之教育功能與意義
徐明珠 ( 2007年8月3日 15:19 )

在後現代社會的思潮裡,共同性的準則逐遭解構,雖然分歧化和多樣化能為社會增添自主性和活潑性,但是中心價值未能確立的前提下,理想的實 ...

社會

關於居托嬰幼兒受虐及其設置監視器的對...
王順民 ( 12月6日 16:50 )

一起關於居托嬰幼兒受虐及其監視器設置一事的對應關係,背後實有其延伸性思考之必要。 話說:因應於層出不窮的兒虐事件,新北市政府社 ...

社會

關於「社工留用加八千」命題旨趣的延伸...
王順民 ( 12月6日 16:48 )

一則關乎到從「教育—培訓—考照—聘用—推廣」到「選才—育才—用才—晉才—留才」的社工人力 ...

空氣品質指標
名家觀點
  • ( 12月6日 16:58)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上個月12日在一場研討會上提出,「接受九二共識即等於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論調;而本月21日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接受電台訪問時又再說道:「接受九 ...
  • ( 12月6日 16:58)
    激烈的美國大選終於結束,大家重新回到本身關注的問題上面,然而由於川普選上,而他的許多行為與政策難以預料,因此現在仍然有非常多的國家和個人必需針對川普未來可能的政策進行分 ...
  • ( 12月6日 16:56)
    日前傳出,剛剛在加拿大結束的CPTPP執委會會議中,台灣想要在這一次會議中能成立針對台灣入會的工作小組,再次沒能成功。本來我們政府部門宣稱加拿大與台灣關係良好,這一次由加拿大 ...
  • ( 12月6日 16:54)
    日前,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宣布說,他就任就一件事就是要簽署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課徵25%的關稅,對中國大陸進口的商品則課徵10%的關稅。結果墨西哥總統立即回應說,如果美國對 ...
  • ( 11月13日 09:13)
    國發會每兩年的人口推計公布了,有一些關於台灣的未來值得大家關切。一、二○二八年將脫離人口紅利,也就是工作年齡人口(十五至六十四歲)占比低於總人口三分之二,扶養比將高於○點 ...
  • ( 11月13日 09:13)
    最近有立委關心全民健保的財務問題並舉行公聽會,會中有學者發言「最花健保費費用的老年人,在健保的貢獻反而最小。」並建議健保財源結構應增加資本利得的徵收。有類似想法者並不少 ...
臉書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