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flickr.com by Day Donaldson,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歐巴馬在《2015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指出,美中兩國有競爭但必須避免對抗;
習近平則一再強調「太平洋夠寬,容得下中美兩國共存共榮」。但目前中美有90多個對話機制,卻仍無法化解戰略互疑。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認為,
美中關係正航行在未知海域,雙方不可能以朋友或競爭者清楚界定,對中國施壓過頭將破壞關係,但太快妥協或讓步,只會鼓勵得寸進尺。
中國前駐法國大使吳建民則表示,面對中美競合時代,中國人要學會平常心,從「弱國心態」向「大國心態」轉變。同時,美國也必須調整面對「中國崛起」思維,化解優越感旁落深層焦慮,主動與中國合作建構新亞太經貿安全機制,以共同促進區域和平發展。中美兩國如何增信釋疑化解矛盾,正嚴肅考驗歐習兩位領導人智慧。
從近來中美兩國在朝鮮半島競逐優勢地位、《美日防衛合作指針》修訂案、東海釣魚台、南海島嶼主權與自由航行爭議、網路安全、高科技出口管制與工業間諜案、禁止太空技術交流、烏克蘭問題、「亞投行事件」,以及美國拉緊日本、南韓、澳洲、菲律賓等軍事同盟圍堵中國,突顯中美交鋒加劇,並暴露彼此猜疑不信任問題嚴重,其中深層的5道陰影包括:
增進互利管控分歧
一、雙方內部有決策人士認為,中美只有競爭關係,沒有雙贏這回事;二、中美部分決策人士錯估彼此綜合國力虛實;三、中國部分領導人對美國輕視,進而意圖改變美國主導的國際規範;四、美國決策人士感到中國崛起壓力,並出現優越感旁落深層焦慮;五、中美決策人士尚未學會健康競合相處之道。
雖然歐巴馬與習近平均已意識到,雙方增進互利管控分歧至關重要,但是兩國在處理重大國際議題時,卻無法擺脫戰略互疑5道陰影糾纏。目前中美在經貿領域因互利而有比較穩定互信,但美國證管會大動作調查摩根大通銀行,是否透過聘用北京高層子女,以贏得中國業務的弊案,恐將激起北京當局憤怒,並導致
中美關係緊張。
同時,美國雖有意促進中國大陸成繁榮商品市場,也想鼓勵其在國際間成為積極、負責任的力量,但中國大陸在經濟、軍事、工業,以及外交各方面轉強,又讓美國有所顧忌,並企圖限制「中國崛起」。
中美建立互信的關鍵障礙,在於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意圖不明確,同時其「亞太再平衡」戰略,更是從經濟、軍事、外交等層面,展現圍堵排擠中國的規畫布局與行動;尤其,美日澳軍事同盟仍然把中國視為假想敵,中美雙方儘管將在華府舉行第七輪「戰略與經濟對話」,或是在今年9月進行「歐習會」,恐怕也無助化解戰略互疑。
共同處理結構矛盾
此外,美國防部長卡特對南海問題強硬表態,決定頻密對中國海岸線抵近偵察,讓中國人如何信任美國人的善意?換言之,美中交鋒的深層矛盾,在於雙方將各自的大戰略,定位彼此為長期競爭對手,這種結果並非不可避免,但如果不採取更積極和有效的努力,共同處理造成結構矛盾5道陰影,未來美中關係惡化的風險將大大增加。
中美必須勇敢撥開競合交鋒5道陰影,共同面對處理導致戰略互疑深層因素,朝向「互利雙贏」格局發展。
台灣將在中美健康競合左右逢源,而不致因雙方交惡陷入兩難困境。
(本文刊載於2015.6.1 旺報D3版)